【圖解】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啟用,魏哲家:根留台灣!張忠謀點出護國神山關鍵
【圖解】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啟用,魏哲家:根留台灣!張忠謀點出護國神山關鍵

台積電位於新竹的全球研發中心28日正式啟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總裁魏哲家和董事長劉德音都到場致詞並給予祝福。全新的研發中心將乘載台積電未來20至30年的研發能量,劉德音於致詞中更表示,台積電將更積極探索2奈米、1.4奈米及其以下的技術。

張忠謀2大重點看台積電致勝關鍵

張忠謀在致詞開始便向研發和經營團隊致上敬意,分別說明兩個團隊對台積電的貢獻和重要性,重溫他認為科技企業應具備的基本觀念。

首先,張忠謀表示,科技企業必須技術自主,「這是台積電一路來都堅持的,很多科技公司沒有自主技術。」當今地緣政治局勢讓先進製程登上風口浪尖,他也開玩笑表示,研發團隊的努力讓台積電今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謝謝你們。」

張忠謀於1999年做出自主研發技術的決定,從技術自主到領先是條漫長的路,台積電走了將近30年,到7奈米才有相當信心喊出:「我們技術領先。」張忠謀表示,把研發工作建立起來是相當龐大的工作。

「不是沒有誘惑。」張忠謀分享,一開始飛利浦(Phillips)也曾試圖說服台積電使用飛利浦的技術的技術,最終台積電拒絕,才能擁有今日的成績。

張忠謀也表示:「我們營收的8%,都是用來研發,這個數字已用了二十幾年,沒有改過。」原以為待營收衝高後能逐步降低研發支出,「但研發團隊沒有讓步。」台積電研發約為55億美元,張忠謀指出對比麻省理工學院(MIT)全年20億美元的預算,意味著台積電投入巨大。

延伸閱讀:【圖解】台積電砸900億在銅鑼擴廠,全為CoWoS!為何說AI晶片命繫CoWoS?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落成典禮,期許台積電的研發能更上層樓
圖/ 直播截圖

其次,張忠謀指出,負責製造晶片的營運部門和研發的密切合作,是台積電的致勝關鍵,張忠謀笑說:「王英郎和張宗生今天還坐在一起,像雙胞胎一樣。」王英郎目前為台積電晶圓廠營運副總;張宗生則為台積電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

最後,張忠謀也給出對新研發中心大樓的期許,分享過去曾看過一本書,提到英國海軍在19世紀非常厲害,但直到20世紀才成立海軍部大樓,「但海軍之後開始沒落了。」透過這個故事,張忠謀半開玩笑提醒團隊,別步上英國海軍的後塵。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
台積電相當重視研發,近十年來幾乎都撥出營收的8%,作為研發經費
圖/ 邱品蓉攝影

駁外移說!台積電強調:根留台灣

台積電對研發的重視有目共睹,劉德音指出,台積電研發歷史可回朔到30多年前,於工研院電子所設立研發,1990年自建廠房時遷到台積二廠,1996年到三廠,2003年到十二廠待了20年。今日的全球研發中心的落成,會更積極探索2奈米、1.4奈米及以下的技術。

劉德音也帶給研發同仁一席話,2003年開發90奈米,今天遷入新的研發中心,開發的是2奈米的技術,「希望至少待20年以上。」他並表示,今天搬進新研發中心的同仁,會給出20年後產品的答案。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於今日起用,圖為研發中心內部
圖/ 邱品蓉攝影

魏哲家則在致詞時直言,研發中心的啟用就是要向全台灣展示,台積電是根留台灣,「台積電是因應客戶要求於世界各地開產線,但很多人質疑台積電把生產線往外移,延緩台灣發展。」本次研發中心的落成盛會,便是要向全台展示台積電對台灣的重視和投入。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研發中心設計構思許久,希望至少能再用20年
圖/ 邱品蓉攝影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
圖/ 邱品蓉攝影

同時,魏哲家也感謝政府支持,指出台積電在人才、水電和土地上,長期仰賴政府支持,否則台積電也難以達到今日規模。台積電承諾,未來對於綠能的目標,也會竭盡全力達到。

延伸閱讀:美國廠痛一次就夠了!台積電德國設廠等什麼?劉德音親曝2大原因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顛覆零售行銷!SAP Emarsys如何助品牌在智慧零售時代,面對品牌轉型挑戰
AI顛覆零售行銷!SAP Emarsys如何助品牌在智慧零售時代,面對品牌轉型挑戰

2025 SAP Emarsys 行銷高峰會日前盛大登場,對談聚焦「AI × 智慧零售 × 個人化數據」三大核心議題,邀集零售、顧問與科技領域專家齊聚一堂,透過一系列主題演講與實務對談,深度剖析品牌如何在生成式 AI 與數據浪潮下加速轉型、強化顧客關係。

現場不僅邀請SAP Emar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林彥菁分享AI時代下,如何善用工具抓住消費者的心,並邀請到Deloitte勤業眾信科技與轉型服務事業群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SMCP區域數字化發展及營運總監黃灝良、萬達寵物行銷長何文君、SAP Emarsys資深客戶成功經理李婉琪,以及SAP Emarsys台灣商務代表陳聖文,藉由應用實例與行銷科技實戰經驗,為品牌在AI時代,協助開啟更具洞察與行動力的轉型藍圖。

SAP
Deloitte勤業眾信科技與轉型服務事業群資深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
圖/ 數位時代

吸引消費者難度飆升,靠SAP Emarsys落實超個人化

2025年2月,Deloitte與SAP攜手完成一份全球消費性產品互動報告,當中提及5大關鍵趨勢,包括:吸引與留住消費者越來越難、AI與個人化成為創新的主推力、消費通路多樣化與不確定性、Dark Data造成的困擾,以及Z世代行為的轉變。

張益紳引述報告內容指出,77%的行銷人員認為必須改變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76%認為要比以往更快速地適應市場變化,而這些都指向同個方向:「AI是提升效率、洞察行為的關鍵工具」。AI時代品牌要突圍,就必須將個人化體驗升級,走向「超個人化」,把每個消費者視為獨立個體,藉由SAP Emarsys等行銷科技工具,企業可更快速落實個人化體驗,真正讓AI成為品牌與顧客之間的橋樑。不過他也提醒,AI雖然能提升效率,但最終仍須仰賴人工把關品質。

談到個人化,李婉琪說到,許多企業初次導入SAP Emarsys所服務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數據來源過於分散,「比如線上、線下、LINE、會員資料都分開,要做 Machine Learning 就會有難度。」因此,SAP Emarsys團隊會先協助客戶整合多元資料,讓後續的AI分析與客戶旅程規劃更有效率。

她建議企業在選擇AI工具時,「必須清楚導入這套工具的核心目的,也要看這個平台未來是不是有持續優化、能整合、夠穩定。」SAP Emarsys的服務剛好都符合這些特點,能讓品牌無後顧之憂。

SAP
SAP Emar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林彥菁
圖/ 數位時代

SAP Emarsys在AI應用已有具體實踐,助顧客加快行銷速度

隨著全球零售加速進入數據驅動時代,該如何在短時間內抓住消費者眼球?林彥菁剖析:「從行銷人員的角度,現階段品牌只有黃金9秒的時間跟客戶互動。」 品牌必須從各式平台,抓住客戶的忠誠度,行銷人員也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設計策略與顧客互動。她舉例,像「登記保固」可以促進忠誠度,「QR Code」可帶來二次銷售,甚至從一個人的購物行為延伸到另一個人、從線上帶到線下,都是行銷人員可以觸發互動的時刻。SAP Emarsys提供「行銷自動化」的平台,能串接不同管道,幫助品牌跟客戶互動。

SAP Emarsys在AI應用上,已有不少具體實踐。包括提供15種以上的「預設報表模板」,能夠節省資料整理時間,並導入「自然語言儀表板」,讓企業的非技術人員也能自定義查詢與分析。AI能搜尋最合適產品、推薦熱門主題行銷內容。SAP也計畫推出新產品「SAP Joule」,整合ERP、供應鏈等,透過Agent溝通生成指令,幫助企業快速達成預期業務成果,協助品牌發揮AI整合應用的效益。

林彥菁強調:「AI或現在經常在討論的ChatGPT,就是可以幫大家做到「Time to Market」或者「Time to Value」,節省大家操作的時間。」SAP Emarsys的角色,就是幫助品牌整合跨通路資料、串接SAP生態系產品,並透過AI與行銷自動化功能,節省客戶團隊日常操作與內容產製的時間,加快行銷反應速度。

SAP
萬達寵物行銷長何文君
圖/ 數位時代

SAP Emarsys合作,萬達寵物繳出漂亮成績單

沒有好的AI工具有多痛苦?黃灝良指出其在剛加入這個品牌時發現的4個核心問題,包括資料分散、CRM與顧客資訊斷裂、前線銷售缺乏工具與洞察、競爭對手在數位轉型領先等。他強調,在公司內同樣是「轉換」,每個部門的定義卻不同,「同企業要唱同一首歌,講同一種語言才行。」因此,資料定義、公司管理非常重要,而且智慧零售不是只有科技,更關鍵的是用數據建立信任。他說:「我們要求團隊每一次與顧客互動,都要成為一個可以產生轉換的行動。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要先與他互動建立關係。」

目前有不少企業都已經享受到使用SAP Emarsys的好處。何文君指出,旗下擁有超過126間「寵物公園」實體門市的萬達寵物與SAP Emarsys合作後,寫下亮眼的成績單,包括:客戶流失率下降、回購率成效翻倍、高忠誠黑卡會員人數也因此倍數成長。

萬達寵物透過SAP Emarsys的系統,針對會員的年齡、養寵類型、交易商品、品牌偏好、來店頻率、購買時段等資料建模,描繪出一條條購物旅程腳本,建立超過1000種會員輪廓。何文君認為,好的CRM就像GPT,能不斷學習、測試、優化,萬達寵物在與SAP Emarsys的CRM上合作能成功,也仰賴有好的系統支撐,加上有耐心的團隊,去debug解決問題。

SAP
SAP Emarsys台灣商務代表陳聖文
圖/ 數位時代

SAP Emarsys解決企業個人化行銷的痛點,助品牌在AI時代進化

整場活動中,雖然不斷提到AI時代個人化的重要性,不過陳聖文也提醒道:「如果線上、線下資料整合不全,就會形成數據孤島,讓個人化非常不精準。」數位時代總編王志仁也形容數據孤島就如同「地圖上看2公分,但實際行軍要200公里。」表面上資料彷彿已經齊備,實際上部門之間缺乏整合,數據無法流通、無法即時應用,導致企業決策像是在迷霧中摸索前行,耗時又低效,而SAP Emarsys的系統能整合非常多資料,包括原生的ERP,以及品牌的官網、APP等,讓內部的黃金數據不會被遺漏。

陳聖文指出,最重要的還是「原生雲」的整合、將線上、線下過去的資料都先整回來,再去想如何與消費者做溝通,將LINE、網站、廣告全都當成溝通場景。他也提醒,若設定的時候有一個節點沒處理好,就可能成資料孤島。畢竟,在AI驅動的行銷時代,唯有將資料真正整合,讓每一次溝通都建立在用戶行為之上,品牌才能精準觸及受眾、創造實質轉換。SAP Emarsys也會持續協助零售品牌,在AI時代更進化。

歡迎下載 SAP Emarsys: 全球消費性產品互動報告 | 台灣版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