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媒報導台積電與蘋果之間的協議,台積電對此回應指出,不評論與單一客戶業務,強調3奈米良率及進度良好。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推文指出:「台積電不向蘋果要求支付 3 奈米不良品成本,這與我的理解不同。」
他提到,客戶向台積電採購晶片,大抵有兩種交易方式,分別是成品採購 (finished goods buy) 與晶圓採購 (wafer buy)。絕大部分的採購方式都是晶圓採購,因為台積電的良率夠好,好到可以忽視不良品成本,但蘋果是很特別的例子。
他進一步解釋,蘋果向來要求台積電提供全球最新先進製程生產服務,因最新的先進製程在生產初期不良品較多,故蘋果向來都是採購成品。而台積電也會將絕大部分的不良品成本分攤到每個成品的售價,最好的證明就是每年新款 iPhone 採用的新處理器成本均顯著增加,而今年的 A17 也不例外。
根據《The Information》周一(7 日)報導,台積電和蘋果已簽署一份協議,台積電 (2330-TW) 將吸收生產蘋果 A17 晶片時出現缺陷產品的成本,該協議將替蘋果在 iPhone、iPad、Mac 晶片方面節省至少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另外根據協議,雖然 A17 晶片缺陷率偏高,但蘋果仍然可以長期優先享受台積電的先進技術,而對台積電而言,蘋果訂單量龐大到足以抵銷額外成本。
報導指出,台積電的 3 奈米晶圓廠製程良率在 70% 至 80% 之間,這意味著採用新技術生產的晶片中有多達五分之一是有缺陷的,但蘋果不會替這些缺陷產品買單。
簡而言之,蘋果作為台積電最大客戶地位,台積電正在幫助這家 iPhone 製造商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節省數十億美元。
至於蘋果將在競爭中領先多遠,《The Information》報導指出,英特爾 (INTC-US) 是目前唯一一家明年有 3 奈米晶片業務的客戶。
此前有報導稱,蘋果已向台積電下單 3 奈米晶片。但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台積電之所以能夠開發出更新的技術,是因為蘋果願意盡早批量訂購新的晶片。
因此,蘋果正在資助 3 奈米晶片的開發。一旦缺陷改善、產能增加,台積電將能向其他沒有這類私下協議交易的公司出售 3 奈米晶片。
據統計,採用 3 奈米製程意味著即將推出的 iPhone 15 可能會因為這項技術提高 35% 的效能。截稿前,蘋果和台積電均未對此公開置評。
蘋果預料將在 9 月 13 日左右發布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ro,其中只有後者採用最新的 A17 晶片。
截稿前,蘋果 (AAPL-US) 盤中股價下跌 2.01%,每股暫報 178.32 美元。
本文授權轉載自:鉅亨網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