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聯拚第三家小金雞IPO、瞄準細胞治療!《再生醫療法》卡關,怎麼應對?
訊聯拚第三家小金雞IPO、瞄準細胞治療!《再生醫療法》卡關,怎麼應對?

受益於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國內第一家專攻細胞治療的上市櫃公司——訊聯生技在今(2023)年上半年的營收達新台幣5.53億元,年增17.26%,營業利益是0.68億元,稅後盈餘0.55億元,每股盈餘1.16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25元。

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在今(9)日的業績發表會上指出營收成長的5大關鍵,分別是:間質幹細胞(MSC)臨床案例營收成長60%、外泌體(exosome)的產品與代工業績成長201%、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在上半年的業績成長225%、特管法加速累積收案,以及基因檢測事業透過全方位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逆勢成長2成。

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
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
圖/ 林芷圓

不受法案卡關影響,訊聯持續推動60案細胞治療計畫

成立於1999年,訊聯生技提供各項細胞、外泌體、基因、檢測、醫美保養品等產品技術,至今服務超過50%新生兒、95.5%生殖醫學中心,合作超過500家醫療院所,並且拓展至海外17國。

所謂「細胞治療」,意思是將個體自身的細胞(自體細胞)或其他個體的細胞(同種異體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或加工程序後,引入患者體內,以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之目的,在臨床上常見的應用場景例如臍帶血、骨髓移植等。

雖然國內的《再生醫療法案》持續卡關,但根據訊聯生技《致股東報告書》,該公司目前有超過60案細胞治療計畫進行中,涵蓋神經內科、骨科、風濕免疫科、整形外科、皮膚科、醫美、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等7大領域。

此外,他們已經將人類《特管法》的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經驗,平行應用到寵物細胞治療,並與各大獸醫學研機構合作,同步展開多項動物細胞治療的田間試驗與學術研究,包括大型動物的退化性關節炎及脊椎損傷、馬匹肌腱韌帶損傷、貓慢性腎衰竭等。

布局下一個十年:訊聯指出4大戰略方向

展望未來,蔡政憲提出4個戰略方向,期許在競爭市場中佔據優勢。

第一,著手布局集團旗下的「訊聯細胞智藥」成為集團內第3家上市櫃公司,以此搶攻廣大的再生醫療製劑商機。

第二,訊聯將在今年擴建PIC/S GMP(全球公認的國際標準)再生醫療製劑廠。蔡政憲補充,他們將專注輸出「外泌體」相關的製劑,並且將目光投向日本、韓國、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美國等海外市場。「理由是『外泌體』的市場價值在2021年已達1635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是31.5%,而且它易於運送與局部應用(如護膚、生髮等),是細胞治療中最具潛力輸出國際的產品。」

外泌體市場
訊聯生技將擴大外泌體(Exosome)應用,從檢測診斷、治療到新藥開發。
圖/ 訊聯生技提供

第三,旗下子公司「訊聯基因數位」會持續深耕精準健康、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等基因檢測,目標實現9成的市場滲透率。

第四,除了專注在生技醫療產業,訊聯將會投入智慧研發技術,包含實驗室數據管理、科學模擬,跨界協助新冠中藥、AI製程優化、5G材料、電動車電池等,目標擴大收益。

訊聯生技計畫投入智慧研發技術
訊聯生技計畫投入智慧研發技術。
圖/ 訊聯生技提供

延伸閱讀:CDMO還是亮點、亞洲成長最強勁!全球生醫有哪些趨勢?一文盤點

責任編輯:錢玉紘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