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極端氣候帶來的水災、旱災也使城市中的水資源管理議題浮出水面,台灣的缺水及短時強降雨問題則尤為嚴峻。
如何變得更加「智慧」、強化城市的永續性與韌性,並且善用 AI (人工智慧)及ML(機器學習)等技術來解決資料暴增及氣候變遷帶來的各式挑戰,則成為城市能否持續升級的關鍵。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以下簡稱「水務局」)攜手資料儲存解決方案廠商Seagate,共同討論用智慧化、數位化解決水務治理問題。
逐步升級邁向智慧水城市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6年內屢獲佳績
近年來各大城市加速城市數位轉型、推動永續智慧城市。然而,科技的進步驅動城市革新,同時也帶來資料量暴增的挑戰,2.5PB的資料量每天都從智慧城市中產生,相當於約 100 億張社群平台照片上使用的照片所占用的容量大小。
今年桃園水務局更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目標,從「智慧防災」、「智慧水管理」、「智慧治理」三大發展面向將桃園打造成智慧水城市。
在推動城市朝向智慧化的過程中,水務局面對種種挑戰,資料治理也是需克服的難關之一。智慧防災及智慧水管理需處理大量的即時資料,透過各式感測器、CCTV等管道收集資料並統一管理。
水務局過去有許多混亂、非結構化的紙本圖資,也透過數位化的圖資進行智慧治理,發展自動化 3D 管線建置功能,避免下水道設計與其他管線衝突,降低意外挖損天然氣管線、工安意外等問題。目前水務局相關系統已使用將近 90 TB 的空間容量,將來每年還會持續增加 4 TB ,整個智慧化的基礎都需要仰賴大量的資料蒐集、累積、處理與分析,希冀後續能有更多的交流解決資料治理的課題,提升市府整體的行政效率及服務品質。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局長劉振宇表示,「桃園市水務局秉持著數位五策的政策,導入數位新思維,讓桃園市成為善用科技力量、不怕水淹、具有競爭力的韌性城市。期待未來能持續挖掘資料價值,讓桃園能變得更智慧、更永續的『好水質、好韌性、好休憩、好智慧的宜居城市』」。
桃園旗下智慧水資源管理專案也屢屢獲獎。今年 5 月更憑藉「桃園市三維下水道地理資訊管理系統」受美國智慧城市連結組織(Smart Cities Connect)肯定,榮獲智慧50大奬(Smart 50 Awards),也是亞洲唯一獲得雙重獎項的城市,展現其發展智慧城市多年有成。
Seagate 數十年智慧製造旅程 AI、機器學習挖掘資料無限潛力
Seagate 台灣區總經理黃又青表示:「至2026年,全球的資料量預計將增長3倍,主要受 AI、機器學習和 IoT(物聯網)應用的驅動。智慧城市及其資料暴增的發展是可預期的,對於企業與組織來說,蒐集、儲存、管理和分析這些資料至關重要。」
Seagate 深信資料蘊藏的潛力是永續智慧城市的發展關鍵,並協助協助如桃園這樣的城市儲存、保護、利用資料。為了成功實現願景,Seagate 也透過奈米級的工程技術及材料科學賦能全球城市,並以身作則,在生產時大幅降低不必要的材料、能源等資源浪費,驅動全球的資料領域變得更加永續。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