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博客來10億投資董事不知?統一超回應了!大股東張天立:想跟羅智先談創新
內幕|博客來10億投資董事不知?統一超回應了!大股東張天立:想跟羅智先談創新
2023.08.24 | 新零售

統一超小金雞博客來過去單季獲利就逾億元,首季卻虧損741萬元、上半年虧26萬元。 這一虧,讓博客來創辦人、第二大股東的張天立出面喊話,也掀開茶壺內風暴。

8月15日,統一超轉投資、台灣圖書通路龍頭博客來副總經理何禮旭宣布一項消息——未來3到5年,博客來將投入10億元升級資安系統與平台,且不排除在台北市信義區開24小時實體書店。

這項投資讓不少人跌破眼鏡,原因是博客來今年第一季出現7年來最大虧損,稅後淨損741萬元,雖然第二季獲利轉正,上半年仍虧26萬元,比起過去每年稅後淨利約4億元、甚至單季就能賺進超過1億元,營運表現明顯下滑,連大股東統一超董事長羅智先都被驚動。

統一超持有博客來逾5成股權,其實,第二大股東、博客來創辦人張天立家族的持股也有四○%,雖然張天立自2007年因與統一超經營理念不合、離開博客來後,就鮮少參與公司事務,但深陷虧損仍大手筆投資,讓這位「前老闆」有話不吐不快。

張天立
博客來創辦人張天立。
圖/ 蔡仁譯攝影

高層地震 四月空降新執副

「我問了幾位董監事,沒人聽過這項投資計畫。」張天立向《今周刊》透露,博客來7名董事中,有三位是張天立家族成員,他們對這筆金額高達資本額5倍的投資毫不知情,顯然何禮旭在宣布前,並沒有經過董事會同意。除此之外,博客來幾名幹部也表示這項消息是他們第一次聽到,先前幹部會議從未討論過,就連待了十幾年的資深幹部,也沒被告知。

8.24更新:
統一超回應,博客來營運策略依市場需求且依法推動,業務推展計畫依董事會同意核定後進行。

10億元投資計畫沒在董事會、幹部會議討論,就公開宣布,何禮旭這個高達資本額5倍的新投資,就像細小線頭,輕輕一拉,便扯出近兩年博客來的茶壺內風暴。

據了解,羅智先雖然會親自盯博客來業績,但背後營運、高層人事操盤者,其實是統一超總經理黃瑞典。作為大股東,博客來由黃瑞典掌權合情合理,然而,在他帶領下,博客來總經理卻在兩年內換了三任。

在前總經理高明義外傳與黃瑞典鬧不合而退休後,黃瑞典2021年找來江呈欣,沒想到上任才1年,江呈欣就因清潔工「假承攬真雇傭」勞資風波被調職。博客來隨即又請前財務長張頌宏接任,結果首季財報出爐,公司驚見虧損,統一超再透過獵頭公司找來曾是外送平台foodpanda零售事業部總監的何禮旭,今年4月起擔任博客來執行副總經理。

何禮旭_博客來副總經理_2023_08_04_蔡仁譯攝-5.jpg
博客來副總經理何禮旭。
圖/ 蔡仁譯攝影

知情人士透露,何禮旭到任前,張頌宏都不知情,甚至在她就職當天,黃瑞典就對幹部表示,以後要遵循何禮旭的指揮,職等高於何禮旭的張頌宏疑似被架空,「何禮旭先前的職位都做不到1年,這樣真的沒問題嗎?」該人士也表達質疑。

營運危機 用陸軍思惟管空軍

第二個危機,是博客來的營運策略。回頭檢視何禮旭上任後做的改革,包括顧客問卷調查、升級網頁、App視覺介面,像是放大商品頁圖片、開發電子書功能等。不過,電商專家並不認為,這些作法能帶領博客來轉型,即使未來砸十億元更新系統,消費者也不見得買單。

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博客來的問題是,明明定位成網路書店,卻把各種品類混在一起賣,原本想買書的人,點進去卻跳出其他廣告,「購物網講究氛圍,結果全站熱銷榜前9名是書,第10名卻跑出星巴克咖啡捲、肥皂,這不是很奇怪嗎?」

博客來
羅智先也曾說博客來「逐漸遠離消費者而不自知」。
圖/ 博客來

博客來的挑戰,羅智先並非不清楚,他向本刊談及博客來虧損時曾表示:「逐漸遠離消費者而不自知,」更承認,「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最容易被它的營運慣性所摧毀。」

張天立就比喻,統一超從實體零售起家,就像陸軍,而身為電商的博客來則是空軍,「你用陸軍的思惟與制度,要怎麼管理空軍?」 言下之意,就是建議羅智先改變對博客來的管理方式,包括整頓經營層、了解消費者真正想要什麼,以及從營收占比4成的百貨類下手,來對抗大型綜合電商的競爭。

大敵壓境 被momo逼折扣戰

法人指出,博客來虧損的原因之一,是momo圖書商品的削價競爭,由於momo早在百貨商品稱霸,它進一步搶攻圖書品類後,把博客來殺得措手不及,博客來甚至被迫大打折扣戰,因此強化百貨品類的經營是它活下去的關鍵。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則認為,如果百貨商品的量和種類都拚不過別人,那麼從原有核心為基礎找到市場定位、目標客群,就非常重要。

「博客來畢竟是我生的小孩,就算離開,我還是很關心它的發展。」張天立在採訪中不時強調,自己與羅智先並沒有過節,在他阻攔統一超前總經理徐重仁賣掉博客來時,羅智先不但力挺,還在他創辦讀冊生活後不計前嫌,讓讀冊的商品也能在統一超商取貨付款,「羅智先非常大器,我很感謝他。」

張天立說,當初離開博客來時,最擔心他們沒有持續創新,「希望可以當面與羅智先對談,提供博客來創新建議!」

延伸閱讀:曾被統一超踢出門!博客來創辦人張天立十年自癒路獨白

065
momo在圖書類品項大打折扣戰,讓博客來吃不消。
圖/ momo

推絕版專區、甩搶書痛點,張天立在讀冊搞創新

張天立掛在嘴邊的「創新」想法,並非空口無憑。他在2009年創立、現為全台最大線上二手書買賣平台的讀冊(TAAZE),正走在成長軌道上,去年光是二手書,就賣出超過100萬冊,疊起來相當於68座台北101大樓的高度;新書的銷售量更超越二手書,今年上半年就比去年同期成長五成。 不僅如此,讀冊仍持續探索消費者需求。舉例來說,張天立就在今年8月設置「即將絕版書區」,他帶著公司主管拜訪國內前20大出版社,徵求出版社把版權在半年內到期的圖書,拿到讀冊網站上販售,對他們來說,也讓這些書多一個曝光及銷售管道。結果,甚至有出版社把即將絕版書獨家供給讀冊。

同樣在8月剛上線的「二手書徵求LINE VIP通知」則打破過去二手書搶購規則。以前不少已絕版或價格實惠的二手書,一上架就被「秒殺」,消費者得自己關注書籍動態,一收到上架通知還要上網「比手速」、先搶先贏。現在讀冊則依照消費者過去買、賣書的頻率、金額等,計算出不同權重,再抽籤決定買家,權重高者中籤機率愈高,但新會員也有機率中籤,讀冊則會把該書保留12小時給中籤者,並發送LINE通知給中籤者下單結帳。

「這個機制很棒」、「再也不用苦苦盯著通知信」,沒想到,這項機制上路後,讀冊的客服信箱,就收到許多消費者的感謝。張天立說,採取權重計算、抽籤的方式,除了解決消費者要注意通知、自己搶購的痛點,也能吸引會員多使用讀冊,因為這會提升他們的分數,未來想買熱門二手書,中籤率更高。 張天立還透露,接下來將推動「企業閱讀」,由讀冊選書,希望把閱讀的樂趣帶進企業,養成員工閱讀習慣。

另一方面,讀冊也成立新團隊,負責百貨類選品,雖然圖書賣出佳績,但張天立坦言,單靠賣書還是難以撐起營運,「百貨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 對此,王志仁指出,在圖書市場持續萎縮下,網路書店想擴大規模,第一種作法就是「搶別人的」,例如把讀書氛圍做得更好,吸引其他家的會員來光顧;而進軍百貨市場,則是另一種選擇,但他也提醒,如果定位失焦,「普度用品也賣、衣服也賣,我是不看好。」

延伸閱讀:【圖解】羅智先旗下新大將,她喊10億元升級博客來系統!3大改革挽回虧損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錢玉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摩爾定律極限!台灣奈微光用矽光子技術打造「會聞的晶片」,開創感測新藍海
突破摩爾定律極限!台灣奈微光用矽光子技術打造「會聞的晶片」,開創感測新藍海

在後摩爾定律時代,台灣奈微光不僅是開發出一款新晶片,更在於證明了創新不必只沿著摩爾定律持續追求製程極限,採取橫向發展同樣能找到市場著力點,台灣奈微光正運用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製程,打造出全球少見、能「嗅聞」世界的感測平台,這場從臺大實驗室技術啟程的冒險,正讓臺灣半導體產業看見另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

跨足大健康與車用,奈微光用矽光子打造感測新藍圖

台灣奈微光所研發的矽光子感測晶片樣品,針對多波段應用所設計的多樣化解決方案。
台灣奈微光所研發的矽光子感測晶片樣品,針對多波段應用所設計的多樣化解決方案。
圖/ 數位時代

正當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相投入奈米級製程競賽,追求更小、更快的晶片時,台灣奈微光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我們的核心技術就在於光子 IC 設計。」台灣奈微光董事邱俊榮說明,他們所做的是「光的晶片」,與傳統專注於電子電路的 IC 完全不同。

長久以來,市場上若要製造中長波紅外光的光源,普遍會採用化合物半導體。然而,化合物半導體不僅成本高、良率較低,且在光譜調控上存在不少挑戰,台灣奈微光則突破性地利用 CMOS製程,直接從矽基底打造出中長波紅外光光源,顛覆了以往的作法。

邱俊榮強調,這都要歸功於臺灣半導體 CMOS 製程的高度成熟與優異良率,讓台灣奈微光能在成本上取得絕對競爭力,打破中長波紅外光技術高昂的門檻。「我們是透過 CMOS的半導體製程設備,把晶片延伸到矽光子光源與矽光子感測器。」他指出,「這就是台灣奈微光最核心的差異化。」台灣奈微光的矽光子技術,也催生出最具顛覆性的應用──微量氣體的連續偵測。傳統上,偵測微量氣體多依賴大型設備,或是藉由薄膜與電化學感測器,體積龐大、造價不菲,且難以持續監測,必須等待薄膜變化才能得到數據,台灣奈微光則運用中長波紅外光,透過氣體吸收特定波長時產生的能量變化,實現即時且連續的濃度偵測。

在應用面,台灣奈微光鎖定「大健康」與「汽車」兩大領域:希望未來能將這項技術導入智慧衣等穿戴裝置,持續監控呼吸與體內氣體變化,也可應用於電動車市場,偵測鋰電池異常釋放的氣體,為車輛安全嚴格把關。

挑戰摩爾定律侷限橫向創新,打開感測市場新局

台灣奈微光持續以矽光子技術挑戰摩爾定律的侷限,開創感測市場新局,展現臺灣半導體橫向創新的實力與決心。
台灣奈微光持續以矽光子技術挑戰摩爾定律的侷限,開創感測市場新局,展現臺灣半導體橫向創新的實力與決心。
圖/ 數位時代

這項突破性的感測能力,也展現出台灣奈微光對半導體產業發展脈絡的深刻洞察,傳統的半導體產業長期依循摩爾定律,追求單位面積內電晶體數量的極大化,也就是線寬持續縮小、功能不斷堆疊,屬於典型的「縱深式」發展,然而,隨著製程推進至1奈米世代,單台曝光機設備高達4億美元,資本支出急遽膨脹,物理極限與成本效益成為產業面臨的重大挑戰。

台灣奈微光選擇另闢蹊徑,他們將半導體製程的應用「橫向」擴展。邱俊榮指出,即便在傳統 IC 領域中,微米級製程線寬早已鮮少被提及,但在感測器等應用領域依然蘊藏廣大潛力,台灣奈微光正是運用這些「尚未被徹底開發」的微米級製程,結合自家的矽光子技術,開發出光源與感測器晶片,創造全新的應用價值,這意味著,臺灣半導體產業不只在奈米級製程領域具備領先地位,還能進一步將既有資產延伸至更多元的應用場景,而不必一味追逐最先進的製程節點。

「我們不是照著摩爾定律的方向往下挖掘,而是打開另一種可能,只要做一些物理上的調整,就能產生中長波的光源,還能偵測中長波紅外光,甚至在同一顆晶片上就可同時偵測到紫外光。」邱俊榮強調,這正是對半導體生命週期的延伸。他也提到,台灣奈微光的目標並非爭奪市場,而是藉由技術替換,協助既有產品升級、實現價值加值(value-add)。

不過,若要讓這項劃時代的光感測技術真正落地並普及至廣大市場,仍需面對商業化與規模量產的多重挑戰。為了推動晶片功能從單一走向多元,並提升其多波段的精確調控能力,台灣奈微光申請了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 IC 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期望加速技術成熟與市場部署。

AI時代新戰局,台灣奈微光技術應用的無限可能

此計畫的核心目標,是讓單一晶片實現「多波段(multi-band)有效控制的微分辨識」。過去,台灣奈微光所開發的晶片多以單一功能為主,而透過晶創 IC 補助計畫的資源,將協助他們推進晶片功能的多元化。

這項技術的挑戰,在於如何精準控制多個光譜的發射。邱俊榮形容,以前的設計就像一次將所有光譜全部釋放,現在則能做到「要A動、BC不動」或「C動、AB不動」等更細膩的調控,要達成這種「誰要動、誰不動」的精準控制,必須增添新的光罩設計與更複雜的驅動機制,雖然這意味著更高的開發成本,但能顯著簡化後端機構,加速產品量產與推向市場的進程。

台灣奈微光預計在2026年6月前完成這項技術開發進入投片階段。儘管從投片到實際市場落地仍需時間,但他們已開始與紡織、電動車鋰電池、半導體廠房氣體偵測等產業客戶溝通布局,力求縮短市場開發週期。同時,在迎接AI的時代,數據品質與廣度更是關鍵。邱俊榮認為,台灣奈微光的矽光子感測技術,能為AI提供更精確、即時與連續的數據。透過晶片同時測量多種身體參數並實現每秒連續偵測,將提供豐富且精準的「身體密碼」數據,不僅能協助AI進行更深入的演算找出過去未能捕捉的變化規律,更將賦能AI在大健康等領域做出巨大貢獻。

目前,台灣奈微光正積極與半導體廠房氣體偵測廠商、大健康品牌客戶及跨產業夥伴合作。展望未來,台灣奈微光不僅要透過晶創IC補助計畫將晶片功能多元化,更將持續深化技術,證明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只在極限製程上領先,更能橫向開拓無限的市場潛力,為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感測應用突破。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台灣奈微光
● 董事長:張坤昱
● 核心技術:CMOS製程的先進矽光子光源晶片模組與感測晶片模組
● 資本額:新臺幣4.5億元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