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個部門,撐起輝達全村的希望!深度解讀Nvidia火熱財報背後訊息
【觀點】一個部門,撐起輝達全村的希望!深度解讀Nvidia火熱財報背後訊息

8月23日,輝達(nVidia)發表2024年會計年度第二季(2023年5月1日-2023年7月31日)財務報告,營收、獲利以及對第三季財測等數字,非常亮麗,大幅超越許多分析師的預測。

輝達第二季營收高達135.07億美元,季成長88%,年成長101%,高於分析師預估的125億美元。

黃仁勳
輝達第二季繳出亮麗財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預測第三季營收將達160億美元,優於先前分析師預測的126億美元。
圖/ 蔡仁譯攝影

今年5月,輝達發布第一季財報時,對第二季營收即表達樂觀的看法。當時輝達預估第二季營收可達110億美元(正、負2%),較第一季成長53%,與2023會計年度第二季的67.04億美元相較,成長64%。

「資料中心」部門撐起輝達的營收,更超越過去的老大哥英特爾

輝達在第一季財報的樂觀財測,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股價隨之攀高,頓時成為市場的焦點,輝達的A100、H100 GPU供不應求,DGX AI超級電腦系統也成為熱門的產品。

輝達第二季財報出爐,營收大幅超越財測,顯示全球各大公司、機構等,加緊採購輝達產品,努力建置自己的AI運算平台。

撐起輝達第二季營收激增的功臣是「資料中心」部門的營收,A100/H100、A800/H800等GPU皆列在此部門之中。

第二季輝達資料中心部門營收達103.23億美元,較第一季的42.84億美元,成長141%,較2023年第二季(會計年度)的38.06億美元,成長171%。

輝達第二季的營收,已經超越英特爾第二季的營收(129億美元),輝達資料中心部門的營收,更是大幅超越英特爾資料中心部門的營收(40億美元),這是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狀況。

以往英特爾是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獨霸資料中心市場,如今光環退落,被輝達「超車」,令人訝異不已。

延伸閱讀:黃仁勳時代還會繼續?敢喊輝達Q3營收160億美元,關鍵就在A100!

AI助力,讓「通用用途運算」典範轉移至「加速運算」平台是超越關鍵

輝達之所以能夠「一飛衝天」主要是拜「典範轉移」之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稱「平台」約每15年轉移,目前正是平台轉移之際。首先是「AI平台」轉移成「生成式AI」平台,開啟AI的新境界。

其次是由於「AI平台」的轉移,促成「運算平台」的轉移,新的運算時代已經來臨,由「通用用途運算」平台轉移「加速運算」平台。

這種「運算平台」轉移的意涵是傳統CPU的重要性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GPU在運算平台的角色愈來愈重要。

NVIDIA 推出液體冷卻式 GPU
輝達財報之所以能夠一飛衝天,主要是拜典範轉移之效。首先是AI平台轉移成生成式AI平台,其次是由於AI平台的轉移,促成運算平台的轉移。
圖/ Nvidia 提供

由此可推演出輝達的市場前景愈來愈佳,而英特爾則必須推出新產品系列,因應加速運算平台趨勢,否則市場前景會愈來愈黯淡。

輝達淨利成長更驚人,但除資料中心部門其餘乏善可陳

輝達不僅營收成長驚人,淨利的成長更是令人驚豔。

第二季依「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AP),淨利達61.88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843%。毛利率達70.1%,較去年同期增加26.6個百分點。稀釋後的EPS達每股2.48美元,年成長率高達854%。

在優越財報的激勵下,輝達股價持續上漲,股價屢創新高。

8月29日輝達股價盤中達490.81美元,創歷史新高。以收盤價487.87美元計算,輝達市值衝高到1.204兆美元,居全球第六,僅次於蘋果、微軟、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lphabet(Google控股公司)以及亞馬遜公司,是全球「兆美元市值俱樂部」的最後一名。

台積電
目前輝達GPU供應鏈的瓶頸,為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的產能不足,無法滿足輝達的需要。
圖/ 邱品蓉攝影

坦白說,輝達第二季財報,全賴資料中心部門,其餘部門乏善可陳。

「遊戲部門」營收為24.86億美元,年成長21.7%。「專業圖形應用部門」營收為3.79億美元年減23.6%。「汽車部門」營收為2.53億美元,年增15%。「OEM及其他部門」,營收為0.66億美元,年減52.9%。

展望第三季,輝達預測營收將達160億美元(正、負2%),優於先前分析師預測的126億美元。以160億美元計,年成長率達170%,因基期已高,季成長率為18%。

輝達業績瓶頸,卡在台積電CoWoS的產能嚴重不足

輝達業績「火爆」的向上趨勢,將可延續到明年。市場對輝達AI GPU A100、H100、A800、H800的需求高漲,處於嚴重供不應求的狀況,到明年都無法滿足。

目前輝達GPU供應鏈的瓶頸,為台積電先進封裝CoWoS的產能嚴重不足,無法滿足輝達的需要。

預估今年台積電CoWoS產能約12.6萬片,明年可望擴增到24.5萬片,為了應付暴增的需求,之後會持續擴增。今年7月,台積電決定在銅鑼科學園區投資900億元,設立先進封裝廠,預計2027年開始量產,月產能達11萬片。

延伸閱讀:台積電砸900億在銅鑼擴廠,全為CoWoS!CoWoS是什麼?

原本台積電的CoWoS產能,足於應付客戶需求。然而ChatGPT問世後,激勵生成式AI百家齊放,大家爭先恐後,投入生成式AI市場。為了建立基礎設施,輝達GPU成為必備的設施,頓時市場瘋搶A100/H100、A800/H800。

美國管制高階晶片輸出中國,這將對輝達的業務前景造成重大影響。目前A100、H100供不應求,即便是降階版的A800、H800(配合美國管制高性能晶片出口中國)也造成中國客戶的「瘋狂」下單

美政府對中國晶片禁令的分寸拿捏,將影響美商在中國的市場地位

目前美國政府尚未宣布「升級版」對中國高階AI晶片的禁令,因此目前中國市場的管制,對輝達沒有影響。

不過輝達認為,中國市場占美國科技市場約三分之一的比重,中國作為美國零組件供應來源,以及美國產品終端市場的地位,是無可取代。

目前中國業者已經開始生產自有晶片,並且與輝達在市場具領先地位的遊戲、繪圖、AI處理器等領域競爭。如果中國無法向美國購買晶片,中國只會加快自行製造晶片,美國必須非常小心。

中國是科技產業全球非常重要的市場,如果美國公司無法與中國做生意,將對美國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讓美國失去在中國市場領先的地位,而且可能一去不回。

半導體是美中「科技戰」的核心,美國不會輕易卸下已頒布的管制,然而在商業的考量下,「過度」限制美商在中國的業務,將造成美商的損失,如何取得平衡,端賴美國政府的「智慧」。

美國商業部長雷蒙多近期訪中,企圖建立兩國經貿合作的工作小組,希望能在管制與市場間,建立溝通管道。然而美、中兩國各有盤算,美中的半導體市場爭議恐無法在短期內,取得令雙方滿意的解方。

延伸閱讀:輝達股價冷掉了?外媒點出黃仁勳最大致命傷,為何是台灣?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林美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