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確定落腳日本仙台,補貼金額待日本政府公布
力積電與日本SBI控股株式會7月時宣布,將共同設立一家籌備公司,擬在日本境內籌設12吋晶圓代工廠,對於設廠地點,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先前透露,不太可能設在熊本跟台積電當鄰居,原因是交通不便,如今落腳處確認,力積電選定日本宮城縣黑川區大衡村的第二北仙台中央工業園區為預定廠址。
力積電表示,經過與候選地點的市政府廣泛討論和多次現場考察,綜合考慮了多項因素,包括:供水、排水、高壓供電、物流能力等基礎設施的穩健性,以及園區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周邊生活環境的品質、以及未來產學合作的潛力,最後選定仙台北部第二中央工業園區作為廠址。待日本政府公告對此晶圓廠投資案的補貼金額後,相關各方將再確認這項合作備忘錄生效,並依計畫展開建廠作業。
力積電指出,SBI正致力於與日本政府、宮城縣、合作夥伴與相關金融機構密切配合,洽談在日投資各項細節,待具體化後將公布更多訊息。
《日經新聞》日前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計畫補助台積電新廠9,000億日圓之外,也計畫對首度進駐日本的力積電的設備投資1,400億日圓。
對於首度赴日本設廠,力積電董事長有何看法?以下為2023年9月報導。
黃崇仁:熊本好鄉下,台積電一去就「爆炸」了
黃崇仁周四(9/7)下午以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身分,出席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的車用半導體未來論壇。
他在會場外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到力積電是否也要去熊本設廠,他說「欸,熊本的交通比竹北還爛呢!」
黃崇仁回憶,他早年在做半導體時,與多家日廠合作過,其中最早就是三菱在熊本,後來SONY買了東芝工廠,也在熊本北部。
因為工作關係,他去過熊本多次,發覺馬路就好小,到了熊本好驚訝。
「鄉下的地方,台積電一去就『爆炸』了,房子變貴,什麼都貴,(就像)突然變成一個小竹北。」
爭取日本政府補助?「大家都有機會」
至於力積電設廠日本,是否也會爭取政府補貼,黃崇仁只說「這我還不能comment,但我們在日本做,大家都有機會」。
日本政府已經敲定提供4000億日圓補貼給台積電的熊本廠,也提供補貼給記憶晶片製造商Kioxia及Western Digital,讓這兩家製造商在日本擴產。
日方也補貼美光在廣島廠擴產。
雙方將共同設立籌備公司,展開12吋晶圓廠規劃及建廠作業
今年7月初,力積電與日本SBI控股株式會社於周三(7/5)達成協議,擬共同在日本境內籌設12吋晶圓代工廠,結合當地產、官資源,共同參與日本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計畫。
雙方將共同設立籌備公司,展開12吋晶圓廠規劃及建廠作業
力積電7月初宣布,這項協議是由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與SBI董事長北尾吉孝於東京簽訂。
雙方未來將在此協議框架下,共同設立籌備公司,並透過該公司陸續展開12吋晶圓廠相關的規劃及建廠作業。
日本政府在2021年6月制定半導體、數位產業戰略,表明在日本國內重建半導體完整供應鏈的必要性。
力積電參與振興日本半導體供應鏈,並推進產銷國際化
根據力積電聲明,北尾吉孝指出,2030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兆日元,此刻日本企業與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台灣企業合作,是日本振興半導體產業的絕佳時機。
黃崇仁則表示,力積電是唯一具備記憶體與邏輯技術能力的專業晶圓代工公司,將以自行開發之22/28奈米以上製程及晶圓堆疊(Wafer on Wafer)技術,以滿足未來AI邊緣運算所產生的多重應用,同時補強本土車用晶片的缺口。
透過SBI與日本產、官、學各界發展更深入的合作關係,參與振興日本半導體供應鏈,同時也進一步推進力積電的產銷國際化。
力積電正評估3~4個潛在場址 預計廠房動工後兩年投產
路透則報導,SBI董事長北尾吉孝在記者會上說,「現在是進入晶片製造的最佳時機」,SBI將成立一家公司,協助建廠規畫、募資及爭取政府補貼,並協助力積電找到建廠地點,以及實驗室的地點。
他也提到,力積電在評估三、四個潛在地點,並估計廠房動工後兩年就投產。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