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算情緒勒索?PUA又是什麼?5種想法害你陷入自責,該怎麼保護自己?
怎樣算情緒勒索?PUA又是什麼?5種想法害你陷入自責,該怎麼保護自己?

情緒勒索(英文原名:Emotional Blackmail,又稱 FOG)是心理學家蘇珊.佛沃(Susan Forward)提出的概念, 情緒勒索可能發生於職場、親子、伴侶、朋友等權力不平等的人際關係中 ,由情緒勒索者與被勒索者所組成。情緒勒索又被稱做 FOG 理論,定義是由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y)三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它的雙關涵義,也隱含了被勒索的一方如同陷入在迷霧(Fog)當中,找不到方向的負面感受。

情緒勒索是什麼?PUA又是什麼?為什麼會造成這些不舒服的感覺?

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無意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與感受,例如挫折感、罪惡感、恐懼感,這些感覺會在被勒索者心中造成傷害。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覺,被勒索者可能因而服從對方的要求。長久下來形成惡性循環,由於無法擺脫,最終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過程中被消耗殆盡,直到心力一滴不剩為止。

近年來,談到情緒勒索時,PUA 也常一起被討論。PUA(Pickup Artist)是社群媒體上的常見用語,源自於 1970 年代導演艾瑞克.韋伯(Eric Weber)的著作《如何搭訕女孩?》(How To Pickup Girls?)。該用詞起初用於男性對女性進行各種邀約、勾引等行為所做的心理操控手法與技巧。隨著時代演進,PUA 一詞已從說明兩性關係間的操控,衍伸應用於職場中權力不平等的關係,其應用情境可能與「情緒勒索」有極高的相似之處。

延伸閱讀:公開指AI聊天機器人有「人格意識」!Google工程師慘遭開除

「一個巴掌拍不響。」非常適合用來形容情緒勒索,因為沒有被勒索者的參與,勒索不可能發揮效果。《情緒勒索》指出,並不是責怪被勒索者,只是我們往往會默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諮商心理師楊嘉玲比喻,「小偷的目標是好偷的車。」意思是,我們可以探索自己身上是否有容易「被勒索」的人格特質,進而學習如何自我保護。

最常被情緒勒索的 5 種人!如何好好保護自己?

情緒勒索1.jpg
情緒勒索怎麼自救?這 5 種人最容易遇到情緒勒索
圖/ 經理人

1. 渴望認同者

這些人視他人的認同為生存的唯一價值,當對方具有評價的權力時,他們會不顧自身的感受,滿足對方需求,只為了得到肯定,這時更容易出現被情緒勒索的現象。

受情緒勒索如何自我保護:
想避免被他人的意見綁架,要認知道自己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並承擔被誤解的風險。

情緒勒索2.jpg
情緒勒索怎麼自救?這 5 種人最容易遇到情緒勒索
圖/ 經理人

2. 爭論平息者

他們害怕任何憤怒的情緒、衝突場面,總是想要「以和為貴」。只要對方聲音變大或帶有怒意,就想趕快配合他的要求以停止對話。

受情緒勒索如何自我保護:
《情緒勒索》提到,人們會太專注在思考恐懼,不妨每天固定用 5 分鐘產出這些恐懼,時間一到就把腦袋清空。一旦感到害怕時,先把這些情感留到那段時間,可中斷負面思考。

情緒勒索4.jpg
情緒勒索怎麼自救?這 5 種人最容易遇到情緒勒索
圖/ 經理人

3. 過度負責者

經常為不是自己引起的爭執、問題負責,便會遭情緒勒索者利用。只要他們說出:「這是你的問題。」你就會輕易承擔責任。

受情緒勒索如何自我保護:
諮商心理師楊嘉玲指出,應該要養成退後一步,想清楚到底誰才應該負責的習慣,才不會承擔超出負荷的壓力。

情緒勒索4.jpg
情緒勒索如何自救?這5種人最容易遭到情緒勒索
圖/ 經理人

4. 濫用同情心者

氾濫的同情心,同樣讓人無法拒絕任何要求。比方說同事一喊出事情太多,展開悲情攻勢,你就難以冷靜、把事情全部攬下。

受情緒勒索如何自我保護:
過度協助,會害他永遠只能依賴他人,試著把你們的故事,以第三人稱描述,會更有辦法用理性的角度,釐清事情的始末。

情緒勒索5.jpg
情緒勒索怎麼自救?這 5 種人最容易遇到情緒勒索
圖/ 經理人

5. 自我懷疑者

一出現問題,會反射性地說出「對不起!」的人。這是因為他們認為,一定是自己哪裡做不好,加上沒有足夠的自信,經常陷入「自我勒索」,認為錯都在自己身上。

受情緒勒索如何自我保護:
《不受傷的練習》指出別急著道歉,先試著不做任何回應,才有辦法冷靜下來,確認對方實際希望你解決的事情是什麼。

延伸閱讀:曾狂言脫離人類掌控!Bing Chat的第二人格,瘋癲的「Sydney」將再次登場?

為什麼無法抵抗情緒勒索?

為什麼情緒勒索常讓人難以抵抗?這跟心理界線有關係。有些人的心理界限較為模糊,無法確實辨認自身感受,必須學著認知到自己的弱點,並試著改變思路。舉例來說,主管在會議中與團隊意見不合,更對專案目前成果不滿意,說出:「公司對你們這麼好,給了很多資源卻還做這麼爛。」並要求大家每個周末都要進公司的情境。如果是心理界限較為模糊的人,會有這些想法:

贊同者:「我不想要被貼上工作能力不好的標籤。」

會因為負面評價或標籤感到不安,想要盡力滿足他人要求,試圖得到正面認同。

自責者:「我們這次專案做不好是事實。」

認為自己有責任要配合對方的想法、感覺,才可以解決他們負面的情緒,以致於產生補償的心態。

自我懷疑者:「一定是我錯了,才會被罵。」

碰到問題或責難時,腦中的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是不是自己做錯了。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容易相信勒索者的要求是合理的。

濫用同情心:「主管也有他的難處。」

過度氾濫的同情心,使他們想要對任何碰到困難的人伸出援手,卻沒有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

爭論平息者:「我們不應該惹主管這麼生氣。」

害怕對方憤怒,會為了避免衝突,把自身的需求或想法藏起來,只求平息爭端。

不要因為焦慮、恐懼或罪惡感而一味滿足勒索者的需求。透過上述提到自我保護的方法,找回自己生活的掌控權,擺脫情緒勒索的惡性循環,才能避免「自我」在情緒勒索的互動過程中被消耗殆盡。

參考資料 / 《情緒勒索》,究竟出版、《心理界線》,采實文化出版、The GuardianHealthline《不受傷的練習》,野人出版、《德國之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重塑全球政府與企業的數位轉型藍圖,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股浪潮不僅預示著效率與生產力的巨大躍升,同時也為組織帶來嚴峻挑戰。如何駕馭 AI、確保資訊安全、並同時兼顧永續發展,成為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亟需面對的核心課題。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與無限機會的時代,全球網路與資安科技大廠思科(Cisco),憑藉其完整的產業生態系和豐富的跨國合作經驗,正積極扮演關鍵的賦能者角色,所推動的台灣數位加速計畫(Taiwan Digital Acceleration, TDA)也已邁入3.0階段。思科認為,值此時刻組織需要為數位轉型建立具韌性的基礎,而關鍵不只是科技,更重要的是人才培育。

AI雖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但人員更需學習駕馭AI

負責思科國家數位加速計畫(CDA),與多國政府密切合作的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談到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正在面臨融合著AI、資安與永續發展的數位轉型趨勢,而在此過程中關鍵的是,組織必須透過科技與培育人才來為此波轉型打造具韌性的基礎。

思科
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
圖/ 思科

Diedrich進一步表示,未來的職位已不再是用職務說明書來衡量,而是以工作流程為核心,人力會在不同階段介接不同科技,可能是AI、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甚至量子電腦,因此人力與科技的整合也特別重要。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也舉例,過去在地端、雲端網路設備有各自的管理平台,未來除了將化繁為簡整合為單一平台外,許多資料搜集比對的例行工作由AI取代,但關鍵的決策判斷仍會交由人力負責,因此培育員工學習AI也更加不可或缺。

過去從TDA 1.0計畫推動至今,透過思科網路學院(Cisco Networking Academy),思科與合作夥伴已經在台灣培育超過17萬名技術人才。提供從網路工程師認證(CCNA)、網路高級工程師(CCNP)到網路專家(CCIE)等,針對不同職務與層級完整的專業培訓,而去年剛推出針對AI架構的網路設計專家(CCDE-AI Infrastructure)認證,在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Diedrich強調,未來學習將成為工作中的一部份,持續在職訓練才能確保人員跟上技術的快速發展。

林岳田也指出,思科致力於人才培育不遺餘力,並從多方面投注資源。包括目前已在台灣的北、南、東部區域成立思科網路學院教師培訓中心,作為推動各區域人才培訓的種子基地。同時,思科與合作夥伴晉泰科技在2025年於高雄成立「亞灣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目標是培育5,000名AIOT人才並協助 1,500 人取得國際認證,以解決目前產業智慧轉型卻求才若渴的窘境。而在政府公部門方面,思科近期與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 (簡稱「資安院」) 合作「NPO資安共學計畫」,由思科網路學院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提供課程與平台資源,資安院負責在地招募與社群經營,共同構築永續的公益資安生態系。

思科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
圖/ 思科

完整生態系整合多元科技 一同推動AI創新

數位轉型另一項重要關鍵就是科技,尤其當今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利用AI推動創新。思科與18家合作夥伴,從TDA 1.0到3.0計畫,共同實踐30個創新專案。其中TDA 1.0著重智慧城市、企業 5G專網、資訊安全和數位醫療照護等核心領域,奠定數位轉型基礎;TDA 2.0計畫除了延續並深化前述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也因應新冠疫情下的醫療照護需求,為長者提供遠距學習、遠距醫療等樂齡生活應用,同時拓展金融韌性等創新場景。而在離岸風電計畫中,更利用5G結合VR眼鏡解決方案,協助當時因為疫情封控而無法來台支援的國外風機維護工程師,進行遠距教育訓練。

而TDA 3.0計畫中聚焦永續發展、資安韌性和AI驅動的智慧轉型,其中指標性專案之一,便是以高雄港為場域的智慧港口解決方案。提供從貨輪進港到貨櫃卸貨、起重機遠端操作監控等全自動化營運,可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並確保安全。同時此方案中也兼顧永續發展需求,透過感測器可將各種機具設備的碳排資料回傳,完整監控能源使用情形。

人員短缺不只是運輸業也是許多產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思科與合作夥伴針對醫院推出行動醫療推車,就是利用AIOT、無線/有線網路整合結合Webex視訊系統等,能協助遠端醫師迅速掌握病情,在第一時間提供專業判斷,或協助護理師迅速正確完成數據輸入工作。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也強調,科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化繁為簡,透過整合算力、網路、資安與儲存功能的AI PODs一體機伺服器,讓許多TDA 3.0專案能專注於應用開發,加速落地部署。

黃志明進一步表示,思科能協助企業導入部署各項AI創新方案,得力於生態系中有擅長應用開發、技術架構、顧問諮詢等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彼此在開放、包容的平台上運作,因此能協助企業加速智慧轉型並提升企業價值。

思科
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
圖/ 思科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