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於今年7月宣布停產迷你電腦NUC,退出PC市場,引起一片震撼,今(2)日宣布由生態系夥伴華碩「整包接手」,成立旗下NUC事業部,從設計、製造到銷售一條龍都包辦,同時也會負責第10到13代的產品維護。
華碩和英特爾有長達30年的合作關係,英特爾高層也蒞臨現場,指出華碩的全球製造專業是生態系中數一數二,期待這次授權能將發展10年的NUC帶往更創新的領域。
英特爾迷你電腦NUC是什麼?為何「走下神壇」?
英特爾NUC是「新一代運算單元」 ( Next Unit of Computing ) 的縮寫,意味著將整台電腦的零件組裝進巴掌大小的機殼中,滿足用戶對體積小、效能高的PC需求,同時NUC還保留了擴充的彈性,用戶可以自行依照需求加裝硬碟容量,或者外接顯卡提升效能表現,推出時僅有蘋果Mac mini一位競爭者,發展10年來,是許多遊戲玩家口中的「神機」。
至於NUC在今年收攤的原因,綜合外媒報導和英特爾採訪指出有兩大原因。首先是近年慘淡的PC市場,以及旗下事業體營收表現不佳;其次則是英特爾自己「下海」做PC產品,等於打壞了和OEM廠、品牌客戶的合作關係,某種程度上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因此在精簡產品線的同時外放這項業務成為必然。
英特爾7月聲明稿:
我們決定停止對NUC業務的直接投資,並調整我們的策略,讓合作夥伴能夠延續NUC生態系的創新和成長。這項決定不會影響英特爾用戶端計算集團(CCG)或網路和邊緣計算 (NEX)業務。另外,我們也在與夥伴和客戶合作,確保順利轉移和完成我們現有的承諾內容——包括目前市場上的 NUC 產品的持續支援。
為什麼是華碩接手?
華碩和英特爾於今(2)日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告將NUC產品線納入華碩麾下,由華碩新成立的「NUC事業部」負責製造、銷售及支援現有的第10到13代的產品線,同時接手未來新產品從設計到銷售的全部環節。由華碩品牌正式推出的首款NUC將於明年1月亮相。
華碩開放平台事業群暨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共同總經理許祐嘉指出,英特爾鎖定的客戶類型和華碩完全相符,包括遊戲、商用、嵌入式系統(如店家使用的系統),在英特爾旗下10年來出貨量已經超過1千萬台,華碩將靠著電競全球品牌ROG、AIOT、雲端運算等旗下技術支援並接觸更多客戶。
英特爾執行副總裁暨PC客戶運算事業群總經理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出席活動簽約,在致詞時強調,和華碩已經有30年的合作關係,本次將NUC產品線外放,希望選擇英特爾生態系中「技術最頂尖」的夥伴,而擁有全球製造專業的華碩是最佳選擇。
責任編輯:蘇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