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60家新書店、關了120家!東京地鐵站卻開「無人書店」,是出版業寒冬解方?
開60家新書店、關了120家!東京地鐵站卻開「無人書店」,是出版業寒冬解方?

隨著來客數、銷量不斷下滑,各地書店正面臨存亡危機,為了尋求突破,東京地鐵、Metro Properties、日本出版銷售(以下簡稱日販)和丹青社共同合作,於 9 月下旬在銀座線、南北線交會的溜池山王站開設了第一間無人智慧化書店「ほんたす ためいけ」(hontasu tameike)。這間無人書店開設的契機為何?運作上導入了什麼新解方?在營運上又有何新亮點?

人事、租金成本壓力加劇,無人書店被視為突破點

根據日本全國出版協會「出版科學研究所」的調查,在過去的 20 年間,日本書店的數量下滑了 45%,從 2003 年的 20,880 間,至 2022 年僅剩 11,495 間。究其原因,主要是書店管理面臨了諸多挑戰,包含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書店經營者後繼無人等。

除此之外,市中心如車站附近的書店因租金高昂,也較其他地方更難生存。根據日販的調查,在 2016 年至 2021 年間,東京都內車站周邊的書店一共新開了約 60 家,然而宣布結束營業的,竟高達 120 家,找出突破點勢在必行。因此日販打造的書店目標,除了降低成本,也希望讓平時不怎麼造訪書店的人,路過車站的時候願意進來參觀,節流之餘達到開源的目的。日販評估,只要月營業額達 5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110 萬元),書店就能夠生存。

無人書店的模式在日本已有成功案例可借鑑。前陣子,東販集團的山下書店世田谷店就傳來了好消息,該書店雖只在晚間實行無人營業,然而在沒有店員的情況下,業績竟勢增長了 6.6%,與全日本書店平均下滑 5.5% 的慘淡業績相比,成效卓越,受此激勵東販也決定於 11 月在新宿開設第 2 家同樣商模的分店。這次成功無疑是對書店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也加強日販推行無人書店的決心。

延伸閱讀:一台AI攝影機,讓札幌藥妝銷售額大增160%!省人力還能行銷,厲害在哪?

無人書店如何經營?憑會員卡進出商店,全店採無現金支付

ほんたす ためいけ
圖/ X/【公式】ほんたっさん(ほんたす)

此次開幕的「ほんたす ためいけ」是在面積僅有 51.32 平方公尺(約 15.5 坪)的店內,提供約 4,500 本書籍、漫畫和雜誌,和 50 多款的文具。書店的最大特點為完全無人化,營業時間店內沒有任何員工,書籍的更換和維護工作,仰賴店員在營業前進行。

要使用無人書店,消費者可以掃店外的 QR-code 或直接上「ほんたす」官網,藉由 LINE 系統註冊會員並取得虛擬會員卡,往後只需在出入口掃描會員卡即可進出。支付支援電子錢包、交通IC卡、信用卡等無現金方式,也避免過多的零錢,造成營運負擔。消費者在結帳區掃描商品條碼,選擇支付工具即可結帳,店內不提供書套、塑膠袋,將營運成本最小化。

無人書店的消費回饋,也是藉由科技達成。「ほんたす」店內設有 4 台監視器,並連線到日販總部進行監控,其中 1 台還能辨識顧客,達到分析顧客特徵和客流的目標,有利書店進行後續行銷。另外,「ほんたす」通過 LINE 進行會員管理,方便統一整理消費者意見,反映在往後的促銷、產品宣傳等。

若消費者真的在店內碰上問題,則可透過收銀台上的 QR-code,以文字或視訊與日販人員聯繫。此外,在緊急情況(如火災)下,店內有設置 3 個「SOS 按鈕」,能緊急通知保全公司。南光解釋:「過去書店店員大部分時間必須應對客戶的詢問及應急情況的處理,且只能困在店內,我們希望藉此省下的時間、精力,能讓店員專注在商品採購,或強化在書籍上的專業知識上,加強消費體驗。」

ほんたす ためいけ
圖/ X/【公式】ほんたっさん(ほんたす)

瞄準上班族客群,陳列方式打破舊思維

因為溜池山王站為商業區,「ほんたす」現主攻 20~30 歲的男女上班族,主推商業書和小說、自我提升書籍、漫畫、雜誌。南光強調:「我們希望讓輕度讀者也能無壓力接觸書籍。」由於現今書店相對缺乏,「ほんたす」希望透過將書店設在車站,增加現代人對閱讀的接觸點,提升閱讀習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ほんたす」客群的男女比,大約是1:1。

為迎合現今世代的消費者,店內布局捨棄傳統形式,而是參考了「新聞媒體 APP」,力求消費者進入店內 1 分鐘就能了解各種流行趨勢。書籍的分門別類上,沒有過往的「雜誌」等標籤,而是著重顧客在選書時的思維,例如「想知道最新流行」、「最近經常聽到的新聞是什麼?」「想要改變工作方式需要的學習」「今天很疲憊想改變心情」等方式來呈現。

「ほんたす」的另一項陳列特點是使用「低書架」,讓路過的消費者能發現店內確實有其他顧客,提高入店意願,達到拓展新的目標;另也有助於防盜,低書架讓店內、外的情況一目了然,搭配出入店的掃描,安全方面輕鬆掌握。

「ほんたす」於上個月底在地鐵站內正式開幕後,日販定位其為實驗店。南光說:「我們會看看無人書店是否能吸引顧客,以及入店後的轉換率,深度進行評估。」希望透過這間店的優缺點及反饋,打造一家低成本的永續經營的書店。未來若成功,日販希望推廣此商模到全日本,帶來一波新的書店革命。

延伸閱讀:開箱真正的「無人7-11」!一個店員就能遠端開店,3個步驟讓你拿了就走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Impress Watch日本出版販売株式会社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用眼神操控未來!見臻科技如何打造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踩在AI浪潮下搶攻人機互動新契機

隨著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的成熟,讓智慧穿戴裝置邁向更精準、個人化的互動體驗。晶片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也將改變與世界互動的方式。2024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鼓勵業者開發具國際高度信任,以及可促進產業發展之晶片。其中,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的眼動追蹤技術脫穎而出,將AI與影像感測技術導入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以下簡稱AR/VR)與智慧眼鏡領域,開啟智慧穿戴裝置的新篇章。

「如果滑鼠、觸控能變成一種控制方式,那麼眼睛為什麼不行?」見臻科技執行長簡韶逸一開始便點出了團隊創立七年來的技術主軸,團隊的核心命題,正是要全力打造一種可以用眼神交流的互動介面,為市場與產業帶來全新可能性。

回首創業之初,曾是臺大電機系教授的簡韶逸,帶著一群學生、拿著第一筆資金,跳脫舒適圈勇敢創業。他捨棄了市場上常見的多紅外線光源角膜反射定位方法,轉而採取鏡頭與自家AI演算法的搭配,瞄準AR/VR並可導入智慧眼鏡,力求產品能更輕、更簡單,以期在未來進行各種場景應用。短短數年間,見臻科技就獲得到奇景、仁寶與緯創等大廠的青睞與投資,也讓過去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電影的場景,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以眼球追蹤為關鍵技術,見臻科技搶進AR/VR市場

簡韶逸表示,見臻科技的眼動追蹤技術已是一套能走出實驗室、嵌入日常眼鏡的解決方案。團隊以「最小化」、「最易整合」為目標,透過自研演算法與攝影鏡頭組成的模組與感測器元件,在維持精準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體積與功耗,成功打造出目前市面上體積最小、最適合眼鏡整合的追蹤模組。

以他們於2022年推出的首款穿戴式產品「Sol穿戴式眼動追蹤裝置(SOLGlasses)」為例,內建高達120Hz眼動資料取樣頻率的感測器、1.6M超廣角前鏡頭、陀螺儀與麥克風模組,不僅能即時捕捉視線與周邊環境的交互資料,更能協助研究者進行行為分析與情境推估。「我們也在商業市場之外為這項解決方案找到了不同切角,」簡韶逸表示,包括心理、教育、運動科學等不同領域,都有採用這項技術,掌握受測者、消費者的眼球移動,是開啟所有後續研究或商品應用的關鍵起點。

而正是這些來自研究場域的實測回饋,讓見臻科技累積了大量真實數據,能不斷優化演算法準確度,最終使得小型化模組在效能上,與傳統大型方案不相上下,甚至更具效率與彈性。「我們的模組只用了四顆零組件,卻能實現與傳統十幾顆LED方案相近的追蹤準確度,這就是AI模型訓練與架構優化的成果。」簡韶逸說。

不過,要讓眼動追蹤技術真正從單一模組擴展到大規模裝置應用,還有一道無法忽視的門檻:晶片。簡韶逸深知,若要進一步降低功耗、加快反應速度、提升模組整合性,自行研發AI晶片會是邁向下一階段的關鍵。只是對新創團隊來說,開發一顆專用晶片的難度與資源門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挑戰。此刻的他需要對外尋找技術與資源上的實質助力。

爭取政府主題式研發計畫資源研發第二晶片模組,實現穿戴裝置AI邊緣運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見臻科技以全球最小眼動追蹤技術,打造下一代智慧眼鏡互動體驗。
圖/ 數位時代

正因台灣具有完整的ICT產業鏈與研發人才,方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設計、驗證到打樣的整合流程,見臻科技憑藉著這樣的優勢,在和以AI晶片為技術強項的奇景光電合作下,開發出第一代通用型晶片模組,透過自研演算法搭配市面通用晶片,實現眼動追蹤技術的小型化與即時運算功能,「想讓終端應用與演算法深度結合、並具備低功耗、高整合特性就必須研發AI晶片」,簡韶逸說。

簡韶逸知道即使供應鏈資源易找,但身為新創仍有募資規模不大的挑戰,想要開發晶片對見臻科技來說仍是沈重的負擔。「所幸有晶創IC補助計畫的幫助,才能讓這個想法加速實踐。」簡韶逸以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作為提案,成功獲得計畫審查委員的肯定,讓團隊在研發二代AI晶片的路上可以走得快也走得穩,做好資源與風險管理。

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中,搭配自家AI模型與低功耗運算架構的嵌入,打造出邊緣裝置,能同時將AI晶片、感測器與鏡頭巧妙的隱藏在眼鏡的不同角落,包括鼻墊、鏡框或是鏡腳,這個穿戴式眼動追蹤解決方案的產品,成了一個既省電、體積又小、算力也足夠,且不需任何雲端傳輸就能完成眼動資料推算的設備。

簡韶逸表示,2023年AppleVisionPro的發表,讓眼動科技正式跨入了主流使用者介面(UI)設計,過去觀望的業者也紛紛積極詢問。而早已投入眼動追蹤技術的見臻科技,也在這個第二代晶片模組引領下,瞄準未來AR/VR的商業應用,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第二代晶片模組開發,並在2026年進入市場推廣與應用階段。

加入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共同打造人機互動新藍圖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見臻科技之所以卓越,來自一群專業且默契十足的堅強團隊。
圖/ 數位時代

為了與更多潛在供應鏈夥伴交流,見臻科技也加入了「優勢晶片研發應用生態圈」,成為其中一員。簡韶逸興奮的說,這讓團隊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對話與商機媒合的機會,並期待能透過生態圈的助攻,串連更多AR/VR供應鏈夥伴,建立從晶片、模組到整機的快速整合能力。

對簡韶逸而言,眼動追蹤技術從不只是輔助功能,而是迎接AI浪潮下一個重要的感知與控制介面。伴隨著晶片、模型與整合技術的逐漸成熟,他也預期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將是眼動追蹤技術全面進入消費市場與垂直應用的爆發期。在趨勢浪潮與團隊資源的推動下,簡韶逸正逐步實現他所描繪的人機互動新藍圖,而政府計畫資源的挹注與自身的技術實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見臻科技
- 創辦人:簡韶逸執行長
- 核心技術: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Solution)
- 資本額:新台幣2.7億元
- 員工數:3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