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迎來大更新?哪台搶先搭載M3?蘋果罕見的發布會,可以期待什麼?
Mac迎來大更新?哪台搶先搭載M3?蘋果罕見的發布會,可以期待什麼?

「One More Thing」雖遲但到,蘋果今年的最後一場新品發布會要來了。

「這一次,我們早上見」。蘋果難得地照顧了早睡人,將於台灣時間10月31日的上午8點召開線上發布會。

邀請函隱藏了不少彩蛋,比如 Apple Logo 最後變換成 Happy Mac 笑臉,也就是常見的 Finder圖示,幾乎明示這將會是一場以 Mac 為重點的秋季發布會。

而「來勢迅猛」(Scary fast)同時也在暗示著 Mac 電腦 M3 系列晶片的大幅度提升。有趣的是,發布會當日恰逢萬聖節,有網友調侃,還沒見過庫克穿著萬聖節服裝開發布會的樣子。

螢幕快照 2023-10-26 上午10.55.12.jpg
蘋果發表會邀請函藏彩蛋, Logo會變換成 Happy Mac 笑臉。
圖/ Apple官網

M3 晶片預計會是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最大的懸念在於,最先搭載蘋果新一代晶片的,是哪一台 Mac?

延伸閱讀:蘋果下週二發表會,邀請函暗示「快的嚇人」!郭明錤爆:M3晶片MacBook要來了?

傳iMac跳過M2晶片、搭載M3,性能大升級?

7 月份的時候,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提前「劇透」,蘋果可能會在 10 月份推出首款搭載 M3 晶片的 Mac。當時在他看來,M3 晶片的第一批受益者只會是下一代 iMac、13 吋 MacBook Air 和 13 吋的 MacBook Pro。

尺寸上,iMac 可能並沒有太大變化,更多是在現有的 24 吋型號進行規格升級,而大至 32 吋的 iMac 至少得到 2024 年底才會出現。

事實上,上一次新 iMac 的發布時間可以追溯到 2021 年 4 月 30 日,距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彼時 iMac 搭載的還是 M1 晶片。

兩年間,蘋果陸續推出了 M2 版本的 MacBook Air 及 Mac mini,也給 Mac Pro 及 Mac studio 升級到最強的 M2 Max 及 M2 Ultra 版本,卻始終沒有更新 iMac 。

一時間,定位尷尬的 iMac 被蘋果放棄的消息四起,有的人認為 iMac 的定位不明確,與其他產品的定位出現雷同,又或者與 Mac mini 相比,Mac mini 更強,所以 iMac 的隔年更新更多是在為其他產品讓路。

而此次發布會上,新款 iMac 一旦發布,謠言將不攻自破。對於 M3 iMac,Gurman 爆料說,蘋果幾個月前就投入生產,新款 iMac 亮相的概率極高。

M3晶片效能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發布的 M2 晶片使用第二代 5 奈米製程技術,內部共計集成 200 億電晶體,相比 M1 晶片增加 25% 之多,多執行緒處理效能綜合較 M1 晶片提升 18%,圖形處理器性能提升 35%,記憶體頻寬也增加 50%,全方位提升了晶片。

相比 M2 晶片,蘋果 M3 晶片的表現還算亮眼。據 MacRumors 報導,蘋果 M3 晶片代號為 lbiza,單核基準測試成績為 3472 分,多核基準測試成績為 13676 分。

Apple-M2-chips-hero-230117.jpg
圖/ Apple

將這一成績與 2023 款 16 吋 MacBook Pro 搭載的 M2 Max 晶片(單核 2793 分/多核 14488 分)對比會發現,M3 晶片單核成績高出了 24%,多核成績僅低了 6%。

而如果換成 M2 Pro 晶片(單核 2661 分/多核 12215 分),M3 晶片的單核成績高出了 31%,多核成績高出了 12%,表現相當優異。

有趣的是,倘若 iMac 真的搭載 M3 晶片,這也意味著 iMac 成了 M2 系列晶片唯一的「漏網之魚」,性能直接「超級加倍」,越來越相信新款 iMac 將會如邀請函所說,達到「Scary fast」的優異表現。

M3 登場,MacBook Pro 能否如期而至?

此次發布會的最大看點就是搭載 M3 系列晶片的 MacBook Pro 了。

8 月份的時候,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爆料,蘋果當時正在測試 M3 Max 晶片。新的 M3 Max 晶片將配有 16 核 CPU 和 40 核 GPU,這也將會是蘋果有史以來性能最強悍的晶片。

其中 16 核 CPU 包括 12 個高性能核心和 4 個高能效核心,12 個高性能核心用於處理影音編輯等對運算能力要求很高的任務,另外 4 個高能效核心用於瀏覽網頁等低強度應用。

作為對比,蘋果 M2 Max 僅配有 12 個 CPU 核心和 38 個 GPU 核心。此外,根據開發者測試日誌,M3 基礎款晶片將與 M2 晶片配置相同,有 8 核心 CPU 和多達 10 核 GPU 可選,而 M3 Pro 晶片起步為 12 核 CPU 和 18 核 GPU。

當時, Gurman 稱,蘋果 10 月份將會從 M3 基礎款晶片開始過渡,14 吋和 16 吋的 MacBook Pro 至少要到 2024 年才會升級到配備 M3 Pro 和 M3 Max 晶片的新版本。

今日淩晨, Gurman 的猜測來了個「大轉彎」,在 X(原 Twitter)上表示,新的高階MacBook Pro 正在批量生產中,暗示下周發布會將會發表高階 MacBook Pro。

另外,Gurman 還透露,13 吋和 15 吋新款 MacBook Air 正在開發中,會配備 M3 晶片,但要到 2024 年才會發布,同時 Mac mini、Mac Studio 的新品也至少要等到 2024 年。

延伸閱讀:蘋果自研挫敗、含恨回頭找高通內幕曝光!5G晶片落後高通3年?問題出在哪?

調轉態度的可不止 Gurman,分析師郭明錤也推翻自己此前的論斷,聲稱配備 M3 晶片的 MacBook Pro 將會是下周發布會的最大焦點。

Apple_MacBook Pro
圖/ Apple

前幾天,郭明錤還指出,蘋果不會發布配備 M3 晶片的新款 MacBook 電腦。在他看來,蘋果不發布新產品的關鍵原因是為了在明年新品發布之前清理庫存,並重新擬定 2024 年的產品與銷售策略。

鑒於沒有新產品問世,當時他還預測 2023 年第四季度蘋果 MacBook 電腦的出貨量將比去年同期下降 25%-35%,同時 2023 年蘋果全年的總體出貨量將降至 1700 萬台,整體下降 30% 以上。

結合 Gurman 最新爆料的印證,MacBook Pro 的庫存開始「枯竭」,種種跡象顯示,搭載 M3 晶片的新款 MacBook Pro 下週有望亮相。

此外,根據郭明錤的說法,如果 M3 晶片最終沒有提高 MacBook 的出貨量,那麽「2025 年全新設計的 MacBook Pro」的推出機率就會增加,同時也不排除蘋果將考慮推出「更實惠的 MacBook」。

M3 會是 Mac 的救世主嗎?

2020 年,M1 晶片首次被塞進 Mac 電腦,全新設計的 ARM 架構,強大的 CPU 處理能力、卓越的效能,專用神經網路引擎等突破創新,打破了以往筆記型電腦的性能極限。

用戶最明顯的感知大概就是,原來筆記型電腦不插電,真的能用一整天。Apple 硬體技術高級副總裁 Johny Srouji 表示:「過去十餘年,我們一直致力於為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研發更加先進的晶片,M1 晶片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打造,它將 Mac 帶入一個全新的紀元。」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研晶片構成蘋果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的確,M1 晶片在單線程 CPU 性能上,可以比肩甚至超過同期 Intel 部分行動版 Core i5 和 i7 晶片。

但是初期 M1 Mac 在複雜工作負載下的整體性能,還不能完全媲美高端 x86 筆記型電腦,這主要是因為軟體生態需要時間去優化。M2 晶片的「擠牙膏」,雖然無法提振增長乏力的 Mac 出貨量,但也為蘋果爭取到充足的過渡時間。

蘋果產品行銷副總裁 Bob Borchers 曾在採訪中表示,蘋果接下來業務增長的重點,以及目標在於,用 M 晶片規律持續的更新,來逐步取代老用戶手裡的舊 Intel Mac。但這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今年以來,寒氣彌漫整個 PC 市場。知名分析機構 IDC 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 7.6%,全球出貨量前五的廠商中只有惠普一家正增長。

蘋果 Mac 電腦出貨量也同比下降 23.1%,是當中降幅最大的廠商。可以肯定的是,強如蘋果,也難捱 PC 的寒潮。M3 晶片下周若如期而至,或將成為 Mac 在存量市場殺出重圍的重要武器。

每當蘋果發布新一代自研晶片時,對應的 macOS 大版本更新也都會進行深入的優化,以最大限度發揮新晶片的硬體潛力。

原生應用 Final Cut Pro 等專業軟體,AI 等新的創新應用場景,又會如何最大化利用 M3 的運算資源,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M3 晶片又會從哪些方面入手,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也期待能在下周發布會上找到答案。

延伸閱讀:LG找「晶片大神」助陣AI!Jim Keller遊走蘋果、AMD到英特爾,他是何方神聖?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ifanr

責任編輯:蘇祐萱

關鍵字: #Apple #MacBook Pro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