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韓式炸雞強勢插旗台灣!韓國人在台賣炸雞,「鹹酥雞」是最大勁敵?
5大韓式炸雞強勢插旗台灣!韓國人在台賣炸雞,「鹹酥雞」是最大勁敵?
2023.11.09 | 新零售

連鎖韓式炸雞品牌接連登台,疫前已有起家雞、NENE、bb.q進軍台灣,今年六角王座與橘焱胡同則分別宣布將橋村炸雞和BHC引進台灣;但有人卻說,韓式炸雞的勁敵是台灣鹹酥雞,而韓式炸雞來台確實也要調整餐飲形式。

受韓劇影響,台灣民眾對韓式飲食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2013年知名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引爆台灣人吃炸雞配啤酒的韓流熱潮;陸續有餐飲集團把韓式連鎖炸雞品牌引進台灣市場,疫情前已有起家雞、NENE CHICKEN、bb.q CHICKEN接力登台,並達到一定展店規模,疫情後又再掀起一波代理潮。

韓式炸雞接力來台,在台灣表現如何?

橋村炸雞:已有3家直營門市,拚在台開設百店

六角國際旗下子公司王座國際今年初宣布,與韓國橋村炸雞簽訂台灣地區獨家總代理權,繼今年8月於板橋車站開出首店後,11月初已在台北101開出第2家直營店,預計12月將在信義區再展店。

韓國橋村炸雞自1991年開業至今不斷拓展版圖,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中國以及美國已開設超過1300家連鎖分店。王座總經理林子恒表示,引進橋村炸雞後,已在大台北地區開設3家直營門市,未來會發展國內加盟制度,目標在台開設百店,力拚問鼎台灣韓式炸雞龍頭。

延伸閱讀:橋村炸雞開賣,單月業績喊480萬!韓國人如何搞定台灣胃?有哪些絕招?

BHC炸雞:明年Q2開首家

餐飲集團橘焱胡同8日宣布與韓國餐飲集團BHC CO. LTD簽訂台灣地區獨家總代理權,將引進BHC炸雞來台,正式踏入韓式餐食市場,並在台灣地區發展BHC連鎖餐飲體系。

橘焱胡同強調,BHC炸雞就是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劇中女主角千頌伊所吃的韓國炸雞品牌,預計明年第2季於大台北地區開出第一家門市,全年在台灣地區開出3間門市。

BHC集團於2004成立,迄今已超過15年,旗下有5個品牌,包含韓式炸雞、韓式湯飯、韓式烤肉、牛排及漢堡等,其中BHC炸雞在全球近2100間門市,韓國當地有超過2000多家、美國1家、香港1家、新加坡1家、馬來西亞6家,台灣擬成為BHC炸雞海外第5個市場。

延伸閱讀:BHC明年Q2插旗台北!繼橋村後又一家韓國人氣炸雞,背後推手是橘焱胡同

起家雞:台灣韓式炸雞店數規模最大

而起家雞同樣是韓國連鎖炸雞品牌,在韓國、美國共有上千家門市,於2016年由好味食飲公司將此品牌引進台灣,全台已有50多家店,由於進入台灣時間早,且展店速度快,目前是台灣韓式炸雞店數規模最大的業者。

NENE CHICKEN:插旗離島

在2018年進軍台灣的NENE CHICKEN在韓國有1800間門市,海外據點遍及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日本、杜拜、加拿大、泰國、菲律賓等國家,目前全台門市近40間,且插旗金門縣。

bb.q CHICKEN:在便利商店賣出商機

全家便利商店旗下的全家國際餐飲則在2019年看準韓流熱潮持續發威,引進韓式炸雞品牌bb.q CHICKEN,初期先以便利商店複合店形式在台試賣熱銷,接著插旗南京復興商圈,目前在台展店已經達到21家左右。

韓式炸雞在台兩大挑戰:鹹酥雞、餐飲習慣不同

餐飲業者對中央社記者表示,疫情後餐飲市場崛起,各家集團踴躍引進海外品牌,韓流是目前年輕人較青睞的餐飲品項,韓式炸雞又再吹起一陣炫風,不過為適應台灣市場,韓式炸雞來台也要調整餐飲形式,例如,在韓國炸雞外帶、外送的占比更高,但台灣則較多是提供內用的店型,且相較於韓國人在炸雞店就是吃炸雞配啤酒,完了再去續攤,多數業者進入台灣市場後,會提供更多韓式料理,有湯有飯菜,變成吃一餐的概念。

另外,也有人認為,韓式炸雞的勁敵其實是台灣鹹酥雞,因此很難在台灣複製與韓國相同的規模。

業者分析,台灣鹹酥雞好吃、便宜,是台灣人的驕傲,也有不少台灣業者在海外市場拓展版圖,但在國內,鹹酥雞攤販較有地緣性,「消費者可能習慣吃的都是自家街角那個熟悉的味道」,而台灣炸雞市場,從一開始以麥當勞、肯德基等品牌的美式炸雞為主,之後有日式唐揚雞加入,而韓式炸雞近幾年更是快速崛起,展店也達到一定規模數。

而隨著韓式炸雞品牌陸續進軍台灣,是否讓讓這塊市場從藍海變紅海,他認為,每個品牌都有不同消費族群喜好,像是韓國人對於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韓式炸雞各有喜好,也不是一家全拿的局面,處於多樣性發展,「台灣韓式炸雞市場其實離飽和還有一段距離」。

延伸閱讀:拚做手搖界星巴克!六角如何挑戰天花板,讓老外珍奶、牛肉麵都愛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央社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