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米蘭車展,拉開電動機車新時代序幕!直擊台日中如何佈局?
一場米蘭車展,拉開電動機車新時代序幕!直擊台日中如何佈局?

迎來第 80 屆的 2023 EICMA 米蘭國際二輪車展在 11 月 12 日落幕,今年的參展廠商共吸引全球 45 個國家、2036 個品牌廠商參與,比起 2022 年多了 2 家,使用了 8 個展館,我們很幸運的在風光明媚的天氣進行採訪,現在人已經回到台灣,本篇以直擊的形式整理了我在現場看到的所有車款與心得。

在米蘭會展中心舉辦的 2023 EICMA 米蘭國際二輪車展,壹哥看到許多廠商們都紛紛加入電動車市場,而 KYMCO Ionex 是我所見過在換電、充電解決方案當中最完整也是最前衛的廠商。

光陽:端出三個電動車解決方案

正如前篇介紹,光陽董事長柯勝峯公開了Ionex電池即服務解決方案、Ionex BMU、Ionex能源站等三個電動車解決方案,分別解決了開發電動車所需要的電池系統問題、電動車電池計量模組與智慧電車解決方案所需要的技術核心,還有電池交換站的配置。

至於電動車方面,KYMCO Ionex 在 EICMA 2023 展出的陣容幾乎在台灣都有看過,包括 i-One Fly、S7 Rex、S6 Rex 商用車款,還有此次車展亮相的 i-Tuber電動機車系,i-Tuber電動機車系列搭載高達 3,600kW 輪轂馬達,最高可達到 70km/h 車速(EU L1e-B 為45km/h),透過 Ionex雙電池達到 100公里續航力。i-Tuber 全車系配備 LED燈具與LCD儀表板之外,車燈也同樣採用微下沉設計,方便上方放置菜籃等車架。

光陽米蘭車展
圖/ 光陽

全新的 i-Tuber Carry加載了前置物架外,也重新設計坐墊與寬敞後置運載架,提供強大載物能力,可針對純商務使用族群提供更多元的載貨能力,同樣也是瞄準個人與B2B運輸,甚至可滿足企業的多樣化營運需求。

原始車款標配的雙人座椅特別做了加厚設計,椅墊也符合人體工學,同樣可以搭配簡約後架等配件,讓駕駛輕鬆切換日常通勤、外送物流、載客等需求。

延伸閱讀:更平價電動機車來了?三陽推油電混合車PE3、光陽未來賣「不含電池價格」2輪車

機車界的特斯拉、未來感的摩托車都來了

在 KYMCO 隔壁攤位的EyeLights 展出了 100% 法國製造的首款電動超跑Rocket One,0-100 km 加速僅需 2.6 秒就可完成,宣誓要作摩托車界的「特斯拉」。

IMG_2494.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再往旁邊一探,義大利二輪品牌 Lambretta,展出了一款名為 Elettrica 的電動概念車,正面的六邊型 LED 頭燈就像來自未來的機器人,左右兩邊的手把內藏的彈出式的煞車系統,手把的尾端是琥珀色方向燈。

再來看車身,我覺得全車設計很有偉士牌的即視感,但是卻以流暢的曲線來營造未來感,座高 780mm,搭配浮起來的青色馬鞍型坐墊只能單人騎乘,搭配車身從車前飾板下緣延伸到車體側邊的內藏式線條,現場工作人員說是義大利設計師經過上千次嘗試的堅持。Elettra配備 12 吋車輪,前方採用經典的雙避震器、後輪則是由單避震器,動力方面配備 11 kW 永磁馬達和 4.6 kWh 電池組,使用 220V 充電,20% 快速充電到 80% 需要 35 分鐘,共有Ride、Sport 與 Eco 三種模式,Sport 模式的最高時速可達 110 km/h,Eco 模式底下續航里程可達 127 公里。

IMG_2509.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日本車廠端出哪些新品?

Kawasaki

開展那天,我還順便參加了 Kawasaki 的全球發表會,全新的 Kawasaki Z 7 Hybrid,相信只要是車迷都不陌生,它配置與Ninja 7 Hybrid 相同的動力系統,採用電子式換檔系統,配置 451cc 雙缸引擎以及油電系統,並且能在燃油、純電或是油電混和的三種模式下任意切換,新增的 e-boost,搭配雙鋼引擎與油電系統,能讓它在 5 秒內輸出 68.5 匹馬力,不過官方並未說明純電模式的動力輸出,所以不太能算是純電動力重機,概略來說,Kawasaki 還是透過 Z 7 Hybrid 在電動車領域試水。

HONDA

HONDA 以「Next Level Riding」為名,在二輪車展上展出的一款名為「E-Clutch」的電子離合器。經過同業解說,這東西相當厲害,甚至可望改變整個傳統車商的動力生態。 它讓車廠可以保留舊有離合器拉桿的設計,然後可以在一般騎手在騎乘起步、加速、減速的變化之中,精準地進行最佳的離合器控制,而且還可以隨時手動切換為一般的手動換檔,強調無需對現有引擎佈局進行太大的改變即可安裝。

IMG_2628.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我在展館另外一邊還發現 HONDA EM1 e:,實際看到這款風靡日本的電動速克達真的頗為吸引人,車身看起來圓潤可愛,車型與現有台灣已經上市的電動車款相比,也算是頗有看頭,腳踏空間非常大,還有可以載物的後貨架設計,也配備了 LED 車燈跟 USB充電孔。

相對 Gogoro 跟 Ionex 現有車系來說,HONDA EM1 e: 最大的缺點還是車廂空間跟動力,概略從現場的展示來看,HONDA e-Tech 並沒有確實在米蘭車展上提出更全面的換電解決方案,之前轟動科技界的可折疊式電動摩托車 Motocompacto,在這次活動上也並未展出,我只能說 HONDA 這間傳統車商,在今年的米蘭二輪車展上已實質上的在電車領域有所著墨,但是並不深。

延伸閱讀:Honda復刻話題電動機車Motocompacto,可變身一卡皮箱,你敢騎上街嗎?

YAMAHA

YAMAHA 他們在今年的米蘭二輪車展上,也展出了多款市售版電動車,像是在 2022 年 11 月發表的YAMAHA NEO’s,目前也隨著 YAMAHA 油車的通路送入了歐洲市場,售價 2999 歐元。另一台 YAMAHA NEO’s Doppoia Batteria 是當前 YAMAHA 的廣告主打車款,坐墊高度795mm、車身總長1,875mm,車重不含電池90公斤,電池一顆8公斤,他們在歐洲推出單電池版本跟雙電池的續航版本,續航版本配置了50.4V/19.2Ah雙電池,總續航里程約 68Km,透過 220V 充電20-80% 可在 4 小時內完成,可惜的是因為配置雙電池的關係,車廂空間非常有限。

IMG_2663-2.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IMG_2670.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紅色」二輪車來勢洶洶,主打智慧車款

已經確認在台灣試水的 CFMOTO 旗下 ZEEHO 極核電車,這次在米蘭二輪展展出了 Cyber Concept、AE6+、AE8 NEON 與 AE8 ART 特仕塗裝版本等車款,以及CFMOTO RIDE、車輛互動系統MMI、Advanced Rader輔助系統之外,今年公開了 3 款全新的電動摩托車,包括 ZEEHO C!TY SPORT、C!TY CROSS 和 C!TY MOTARD 企圖心相當大,試圖想要切入城市旅行與越野需求,基本上都是配置 60V-32Ah (1.92kW),平均速度25 公里/小時的情況下最大續航里程為80 公里,透過標配的 700W充電器可以在 3 小時內充電 80%,不過他們在去年推出的 ZEEHO Magnet 概念車也同樣是雷聲大雨點小,今年嘗試的電動越野是否能獲得贊助商青睞,則不得而知,可以確認的是,ZEEHO 電動車的設計、製造生態鏈與開發技術已經到了可以因應各式需求的水準。

IMG_2731.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除此之外,今年有許多中國廠商大舉「進軍」米蘭二輪車展,強調「中國智造」,像是這一家 KEREN,就是來自中國浙江的可人電動,在品牌訴求、機身外型設計與配色上都非常的有設計感,算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智慧雙輪,這次展場上展出的是 SRT 3、SRT 5、SRT 7 以及這次相當吸引我的 KEREN Stardust,車身淨重約 53公斤,配置48V24AH鋰電池,滿電時間約 6~8 小時,最高時數 35km/hr,總續航里程為 80 公里,是為短程代步需求所設計。該車款最大的特色就是車子的前方飾板改為全透明設計,可人稱之為「光盾」,整個光盾內藏許多小型的 LED 燈泡,未來可以搭配手機 App 來控制光盾的樣式,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官方宣傳影片,還挺有趣的。

根據現場工作人員跟我說,旗下 SRT 3、SRT 5、SRT 7 電動車以及電輔車款,自去年 9 月已經在台灣送驗,並有台灣代理商以嘗試性質的形式跟他們合作,最快預期在 2024 年會有少數的產品在台灣上市,至於KEREN Stardust 今年夏天發表後也有廠商表達興趣,至於是否引進台灣還未知。

IMG_2749.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這間 TAILG台鈴電動車,是今年我在EICMA展場上看到除了 KYMCO Ionex 之外,真正展出換電系統解決方案的廠商 ,他們有換電站,也有類似像 KYMCO 今年剛發表的 iTuber 商用解決方案,他們在今年的車展上公開了新品牌TLG與GTS、CTS、TL6等車款。

在換電站方面,他們有五項訴求,分別為「用戶資安」、「30秒的換電時間」、「50% 的換電效率」、「雲端連接」以及「app管理」。而在商用解決方案方面,全新的 Multifunctional Scooter 搭載 BOSCH 5000W 電機,擁有 90Km/h 最高時速,擁有約 80km 的續航,可承重超過 150 公斤,配備 72v44ah 電池,可以在 10分鐘內充飽 80%電力。

三陽PE3採用鋁電池充電、燃油引擎發電

SYM 三陽今年則發表一款名為 PE3 的特殊車款,預計 2025 年量產。強調是首款採用「鋁電池增程技術(ART科技)」,這項技術是由電動馬達、鋁離子電池組、Z.R.S.G.燃油引擎組成,跟油電車不太一樣的是,它是透過引擎發電,而且有一顆獨立的電動馬達,藉此提供輔助電力來延長車子行駛里程,除了透過燃油引擎發電,它本身也可以使用插座來充電。

根據三陽提供的 WMTC測試,PE3 的油箱最大容量為 3L,不燃油的話一度電可騎 35 公里,而透過ART增程技術搭配一般燃油引擎騎車,平均一公升可行駛 90 公里,也就是說,最大行駛里程可達 305 公里(90×3+35 km)。從某個角度來看,或可看成三陽踏入自研電動車的第一步,不過這樣的車款在售價上肯定也會受到挑戰就是。

三陽董事長室經理吳奕成
圖/ 三陽

今年 Gogoro 仍未參展 EICMA,倒是同數 PBGN 聯盟的宏佳騰在今年的展場上有參展,他們提出的是比較適合歐洲大陸的長途騎乘的解決方案Ai-2 Gather與威速登商用車款,全數都是可充電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Gogoro宣布史詩級更新:Apple錢包當鑰匙、支援尋找功能!怎麼用?有什麼限制?

Senmlan Motor 旗下的 CINECO,在米蘭二輪車展上並沒有深度著墨電動車領域,持續展出電動越野EX2 以及已經準備要在中國地區上市的 ES5,CINECO ES5 頂規 keyleess 版配置多達三顆 60V 31Ah 電池,平均車速 20 公里/小時的續航里程最高 230 公里,採用皮帶傳動系統,最高時速可達102公里/小時,0-5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3.2秒,其他方面配置前後全LED照明車燈、彩色TFT數位儀表板、巡航控制、騎乘模式控制和 1080P 前相機鏡頭。

SUZUKI 攤位上許多人圍著兩台重點車款,一台是 GSX-8R街跑,另一台是定位在多功能旅行車的 GSX-S1000GX。GSX-S1000GX 配備高達 999cc 的水冷直列四缸引擎,首度導入SHOWA SFF-CA 電子懸吊,可以搭配同樣首度搭載的SAES (SAES:Suzuki Advanced Electronic Suspension)主動監測懸吊行程與即時狀況,採用6.5 吋的 TFT 全彩儀錶版,配備了SCAS(Suzuki Clutch Assist System)離合器輔助系統,前後車燈都是配上了 LED 燈…那麼跟電動車有什麼關係呢?一點關係也沒有,就是一個字:「帥」,所以放入本篇。

IMG_2638.jpg
圖/ 壹哥的科技生活

我在配件商 MIDKLAND 的攤位上還看到了《創:光速戰記》裡面的模型車,我聽說這些車已經被高價標出,沒想道 MIDKLAND 的老闆居然就有兩台。坦白說我是因為這台摩托車走進去這攤位,不過他們展出的藍牙通訊設備非常有特色,現場工作人員說這是最新款的藍牙對講機R1 Mesh,透過雙 Mesh 控制器,最多可以支援 6 個人連接通訊,最多99人同時在線收聽,最遠通訊距離為 2.2 公里,如果是藍牙通訊則是可以在 500 公尺內達成最多 3 人以藍牙形式連接通信,這項技術是全球首發,我現場有試聽了一下,收音品質很好,而且機身很輕巧,同時展出的還有 2K 解析度的行車記錄器 Bike Guardian Pro。

今年大會還特別加入了電競主題,還找來專業電競選手舉辦表演賽跟粉絲互動,我覺得可能是希望藉此帶來一些科技元素,同時吸引更多人關注 EICMA 這樣的展覽。

而跟日本車展一樣,EICMA 2023 也有電動自行車的試乘區以及在每個館零星開放的限定商店在這裡可以購買各種摩托車配件、服裝、頭盔、零件和相關設備。

總結來說,2023 EICMA 米蘭國際二輪車展確實多了許多電動車元素,也看到中國廠商大動作參展,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二天晚間台灣媒體待得比較晚,在會場入口有著各式各樣的中國旅行社舉著旗子等待著他們的貴賓。從科技的角度來看,中國就像當年跳過 PC 聯網時代,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乃至於在智慧型手機品牌有家喻戶曉的華為、小米、OPPO。

如今在 2023 年這個時間點,除了全球車廠開始陸續投入電動車市場,各式各樣的中國電動車品牌林立,再讓我感受到中國政府大推「中國智造」的心態。然而就像我在本篇所介紹的,至少可以很大聲的說,來自台灣的 KYMCO Ionex 是我所見過,最認真在做電動車的傳統車商,他們在今年 EICMA 裡所提出的電動車解決方案,是相當開放的電車平台,確實能夠成為其他傳統車商,或者有志於進入電動車領域的廠商,快速進入電車領域的最重要的一步。

在採訪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時,他認為對於 Ionex 來說,很幸運的是台灣政府很早就在推廣電動車,這讓 Ionex 能在電動車時代來臨之前,先做好準備。他也不擔心其他同業的競爭,因為 Ionex 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平台商,這些廠商未來都是 Ionex BMU 的潛在客戶,主要原因在於 Ionex 有可信任的能源解決方案、可靠的公版電池,這是一個完整的智慧電車解決方案。而對 Ionex 來說,發展電動車絕對不是他一家廠商說了算,大家各自在專精的事業上發展,才有成功的可能。整體來看,走在 EICMA 2023 的國際舞台中,我是很以台灣為榮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壹哥的科技生活
責任編輯:蘇祐萱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