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冰雪奇緣園區》開幕!光是「結冰魔法」就做3年,為何讓艾莎降臨香港?
全球首座《冰雪奇緣園區》開幕!光是「結冰魔法」就做3年,為何讓艾莎降臨香港?

近日,全球第一座《冰雪奇緣》主體園區,在香港迪士尼正式開幕,該園區費時7年、集結140位幻想工程師傾力打造,連迪士尼執行長都現身祝賀。

歡迎來到艾倫戴爾(Arendelle)!」在廣場的中央,立著一座雪花造型裝置的噴水池,街道上一排北歐風情的房子毗鄰而建,隔著湖泊,對岸還有一座宏偉的藍色城堡,與遊客遙遙相望。

放眼望去,整座國度終年被白雪皚皚的冰山環繞,北方山頭上一座冰晶組成的宮殿,格外顯眼。

如此夢幻的國度,出自今年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最新園區「魔雪奇緣」(World of Frozen),它是當前全球首座、也是唯一一座動畫《冰雪奇緣》的主題園區,11月20日正式對外迎客。

該園區從既有的香港迪士尼擴建,在原先的空地上打造全新地景,共有兩大新遊樂設施,包括能鳥瞰園區的雲霄飛車「雪嶺滑雪橇」,以及穿梭在《冰雪奇緣》場景的小木船「魔雪奇幻之旅」。

香港迪士尼 冰雪奇緣
圖/ 香港迪士尼

無論大人、小孩,對於迪士尼經典動畫《冰雪奇緣》,都不陌生。它在2013年上映,隨即席捲全球,讓小女孩都搶著扮演劇中兩位主角——艾莎與安娜公主,主題曲〈Let it go〉更傳遍大街小巷。

距離《冰雪奇緣》上映已10年,為何選在這個時機點,在香港迪士尼打造主題園區?

「我認為首先要追溯到《冰雪奇緣》故事的力量,這個系列在全球市場上非常成功。」香港迪士尼樂園行政總裁莫偉庭(Michael Moriarty)不諱言。

延續故事影響力 看中香港樂園兩優勢

在2013、2019年上映的《冰雪奇緣》與《冰雪奇緣二》,分別在全球交出12.8億美元、14.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分居影史第21及第13名,成為迪士尼的經典之作。

在《冰雪奇緣》上映10周年之際,為了延續該系列的影響力,除了未來計畫上映的《冰雪奇緣三》 ,園區的擴建自然勢在必行。

在11月16日的預告開幕儀式上,華特迪士尼公司執行長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更親自到場致詞,說明迪士尼對該園區的看重程度。

艾格表示,「《冰雪奇緣》是迪士尼史上最成功的品牌之一,足以證明我們擁有出色的說故事能力,這正是迪士尼過去百年的基石所在,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以全新的方式,將這個故事帶入生活,來開啟我們的下一個百年。」

至於為什麼在眾多迪士尼樂園中,選擇了香港?莫偉庭指出,一來是香港團隊確實擁有能力,創造身臨其境的體驗;二來是香港新園區的腹地,恰好被大嶼山環繞,能與人造雪山連成一脈,對造景設計來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根據路透報導,香港迪士尼樂園兩大股東——香港政府與迪士尼,2018年至2023年的擴建項目資金共計14億美元,其中就包括增設《冰雪奇緣》和《漫威》主題園區。

專責樂園設計與規畫的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師(Walt Disney Imagineering)鄧杜文 (Michel den Dulk)與焦雅欣,分別為主導「魔雪奇緣」專案的執行創意總監及高級監製。

鄧杜文回憶,該專案自2016年就開始構思,前3年研發,建設部分則花費4年至5年,前後歷時7年才大功告成。

問及其中最具挑戰的環節,焦雅欣不禁苦笑,「幾乎每個細節都很難。」舉例來說,前期光研究要用什麼材質,呈現艾莎的結冰魔法,就花了近3年,「要讓材料看起來透明或半透明,以及內部有冰的紋理,這需要經過許多模型與材料測試,我們嘗試過玻璃、樹脂、透明FRP(玻璃纖維強化塑膠)、玻璃纖維等各種材料,才終於找到解方。」

再來,景觀布局也是此次工程的重大突破,「大嶼山,另一個特別的香港元素就在這裡。」香港人焦雅欣興奮地表示,這是香港迪士尼首度將樂園外的風景融入設計,讓其與手工雕刻出的逼真人工景觀,彷彿融為一體,「這為客人創造了一個360度、完全身臨其境的環境。」

發聲機器人登場 艾莎、安娜微笑迎客

除了景觀設計外,遊樂設施也加入新科技,在「魔雪奇幻之旅」中,艾莎、安娜等主角化身的發聲機器人(Audio-Animatronics),一邊唱歌、一邊手舞足蹈,甚至還會看著你微笑。焦雅欣透露,這項技術表面看似簡單,背後卻隱含極其複雜的工程,「我們每一秒都會根據觀眾的前進速度進行計時,透過不同的觸發器,加上對人物進行編程,讓你經過時,就好像角色正在看著你。」

上述這些工作,當然不可能僅靠二人之力,而是透過全球超過140名幻想工程師通力合作,包括特效師、概念設計師、插畫師、音樂製作人等。

「我們就像在管弦樂團中擔任指揮的角色,如果你把所有音樂家放在一個管弦樂團,但沒有指揮,你會聽到可能有點脫序的音樂,所以我們的工作是確保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一致。」鄧杜文這樣形容。

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創意長珍妮佛李(Jennifer Lee),同時也是《冰雪奇緣》系列電影的編劇兼導演,在見證園區的誕生後更是感動落淚,「我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這些故事從想法開始,變得比我們預期的更加深刻,能有人關注,甚至把這些角色帶入他們的生活,這真是震撼人心,艾倫戴爾就在這裡!」

香港迪士尼樂園市務總監徐淑筠,2020年加入香港迪士尼後,負責制定香港、中國與國際市場的長期策略規畫,包括樂園設施、體驗活動、產品、餐飲及酒店等全方位市場策略。

她強調,該園區規畫上有許多突破,除了樂園本身,還包括《冰雪奇緣》配套的音樂、食物、住宿等沉浸式體驗,「我們還開發140多種周邊商品,其中有90多種更是香港樂園的獨家商品,只有在這裡才買得到。」

為了讓觀眾更身歷其境,樂園甚至花4個月時間訓練演藝人員,讓他們扮演動畫中的角色與居民,不時在園區內遊走、表演,遊客能透過與這些角色交流,更加認識艾倫戴爾。幸運的話,說不定還能湊巧碰見巡視城鎮的艾莎與安娜。

台灣遊客第3多 與百貨、旅行社合作

事實上,由於地理位置接近,台灣遊客人數長期位居香港迪士尼的前三名,僅次於中國、泰國。因此,徐淑筠此番也花心力布局台灣市場,包括與SOGO百貨台北忠孝館合作,讓六公尺高的雪人雪寶(Olaf)裝置進駐;也與台灣旅行社可樂旅遊合作VIP旅遊套裝行程,預計首批台灣遊客逾千名。

在媒體宣傳上,他們更不遺餘力,從全球邀來四百位媒體與KOL(意見領袖),搶先體驗和曝光。

看好新園區開幕帶來的效益,加上觀光業疫情後開始復甦,外國遊客正慢慢回流,儘管香港迪士尼不願透露遊客人數、產值目標,仍樂觀看待明年香港樂園的成長走勢。

隨著香港迪士尼新園區正式開幕,接下來擅長造夢的迪士尼,也計畫將《冰雪奇緣》主題園區擴展到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地,現階段具體詳情仍然保密。

但從迪士尼今年9月發布的投資計畫來看,未來10年將增加1倍、達6百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投資樂園、體驗與產品部門,其中就包括擴大、增強樂園及郵輪航線等項目,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對樂園的投資將會日益增加。

艾莎揮出的魔法棒,能否再次點亮全球迪士尼票房與樂園業績新高,外界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10年內投資翻倍!迪士尼加碼600億美元投資主題樂園,為何看好這隻「金雞母」?

本文授權轉載自:今周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浪潮下的眼睛革命:信驊科技如何用一顆晶片,看見產業未來
AI浪潮下的眼睛革命:信驊科技如何用一顆晶片,看見產業未來

當前智慧製造與AI應用正加速深入產業現場,影像監控的功能已從單純的錄影與回放,進階為結合AI技術的即時感知與判斷系統,為產業升級提供核心助力。以伺服器管理晶片(BMC)站穩腳步的信驊科技,這回瞄準更具應用想像力的產品:全景影像處理晶片,並透過結合AI與邊緣運算的技術升級,推進為「沈浸式影像AI視覺晶片」。

「我們希望從『看到』進化到『理解』。」信驊營運長謝承儒說。回首三年半前,他帶著在半導體產業的深厚經歷加入信驊,接下當時仍在探索商業模式與初始階段的Cupola360全景影像晶片(以下簡稱Cupola360)。面對信驊在既有伺服器管理晶片領域的成就,想在這個明星產品之外開拓新天地,無疑是技術與營運思維的雙重挑戰。而這場轉型,不僅是產品的升級,更象徵IC設計公司在AI時代中角色的重新定義。

從「賣晶片」到「賣方案」,破格思維為產品找到新出路

過去的監控系統畫面多以分割格呈現,資訊破碎且不直覺,常讓管理者疲於辨識。信驊推出的Cupola360,試圖以更貼近人眼的視覺邏輯,重構監控系統的觀看方式。不同於傳統攝影機拼圖式的影像拼接,這顆晶片能即時整合來自多個方向的畫面,以最符合人體的視角,提供使用者一體成形、無縫切換的全景視覺體驗。

「Cupola360就是扮演眼睛的關鍵角色。」謝承儒說,晶片若是單獨販售,對於終端使用者來說不僅延長了產品落地時間,也無法將Cupola360的優勢有最大程度地發揮。「你不能用過去那套賣IC的方法賣Cupola360。」想打破框架,謝承儒不僅掌握產品特性,也從自身經驗洞察產業現場在視覺巡檢上的關鍵痛點,進而找到最佳切入點。

他進一步指出,在高科技製造業、傳統工廠乃至大型設施管理中,人工巡檢普遍存在低效、不易標準化的問題。人員巡檢耗時費工,且常因操作不一致、記錄不完整而產生誤差,嚴重影響管理者對產能、設備稼動率甚至異常狀況的判斷。謝承儒舉了一個例子,倘若工程師未確實記錄與機台互動的時間,管理者可能錯估產線使用率,進而做出錯誤的投資與調度決策,這無形中都將造成企業營運的巨大成本。

意識到這些痛點,謝承儒為Cupola360找到了市場的定位與價值,成為管理者的現場分身,同時亦可解決巡檢不便、人為記錄失真、跨廠區監管成本高昂的問題。為降低市場導入門檻,信驊團隊自己打造攝影機硬體與軟體平台,將360度視野、即時影像拼接與AI模組整合成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潛在客戶能一眼看懂產品的功用,並快速理解如何落地應用。

AI加持下的現場分身,不是監控更是判斷與決策工具

Cupola360 整合 AI 模組,從影像即時判斷到工業應用。
Cupola360 整合 AI 模組,從影像即時判斷到工業應用。
圖/ 數位時代

如今,Cupola360不只能為娛樂活動現場帶來全景的體驗,更成功打進製造產業工廠端,如鴻佰科技AI伺服器燈塔工廠、臺鍍科技熱浸鍍鋅廠等,協助第一線人員提升管理效率。「但我們想讓Cupola360從看清楚邁向懂得判斷。」謝承儒說。正是這樣的推進,讓團隊必須整合AI技術,同步拉高產品開發所需的成本資源。因此信驊選擇申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希望藉由計畫補助加速升級,並串連更多場域端的合作資源。

「我們是個資源相對有限的團隊,晶創IC補助計畫幫助我們打通開發節點,鏈結更多場域與合作夥伴,讓產品不只存在於實驗室,而能快速落地。」謝承儒說,即便是上市公司,面對新產品線的龐大研發投入與市場開拓,政府計畫的協助仍至關重要,尤其在建立產業生態系、提供資源整合方面,扮演了加速器的角色。

信驊在導入AI技術後推出的「沈浸式影像AI視覺晶片」,除維持即時全景拼接與低功耗優勢外,進一步整合AI推論能力與客製化模型載入平台。這意味著客戶可以針對不同場域,如車流偵測、人流分析、機台運作識別等,快速導入符合需求的演算法,並大幅減少對雲端資源的依賴。

謝承儒表示,信驊不是在做監控,而是在幫助產業看得更清楚並做出更精準的判斷決策。這些應用遠不止於人流統計或安全監控,更深入到營運管理的核心。例如,工廠產線上不同操作人員的互動時間、無效待機狀態,甚至是否專心工作,都能透過Cupola360搭配演算法清楚掌握。而在公共空間的場域中,它能精確計算人流密度、移動熱區;在智慧城市的街口,則可協助辨識違停車輛、交通瓶頸與車流動線,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這套解決方案具備極高的彈性與擴充性,對於強調資安保密的客戶,信驊只提供晶片與模組,讓系統整合商或客戶自行決定部署邏輯;對沒有開發能力的客戶,則能直接採用信驊設計的完整方案。謝承儒更透露,Cupola360未來將積極與混合實境(MR)技術結合,在全景影像上疊加即時數據,提供超越肉眼的感知與資訊視覺化,讓管理者能從遠端「親臨現場」,並快速掌握一切所需的資訊。

走入百工百業現場,加速產業轉型腳步

謝承儒期望,讓AI晶片成為各行各業的「第二雙眼」。
謝承儒期望,讓AI晶片成為各行各業的「第二雙眼」。
圖/ 數位時代

「我們讓邊緣運算最需要的算力留在最該發揮的地方。」謝承儒自信地說,只要有了沈浸式影像AI視覺晶片,設備就能擁有一雙能處理各種外界訊息的眼睛。這項產品不只為信驊開啟第二成長曲線,也向業界展示來自晶片設計起家的台灣公司,也能走向平台思維與系統整合的道路,成為真正能解決痛點、創造場景價值的科技夥伴。

從晶片到平台,從靜態監看到即時判斷,從單一市場到百工百業,Cupola360不只是信驊的一次勇敢挑戰,更是AI時代下一場「重新定義看見」的產業實驗。隨著這雙「AI之眼」在各行各業加速落地,也讓人們對於一個更智慧、更高效的未來擁有更加清晰的想像。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信驊科技
- 創辦人:林鴻明
- 核心技術:伺服器遠端管理系統單晶片、電腦與視訊延伸系統單晶片、360度影像專用處理晶片
- 資本額:新台幣3億7800萬元
- 員工數:135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