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都燒了,保溫杯裡還有冰塊!一支TikTok片,怎麼讓百年老牌搶到社群商機?
車都燒了,保溫杯裡還有冰塊!一支TikTok片,怎麼讓百年老牌搶到社群商機?
  1. 一支病毒影片在TikTok上瘋傳:一台燒毀的車,車內的Stanley保溫杯不但沒壞,連冰塊都沒被融化!短短5天吸引超過8300萬觀眾。
  2. Stanley是已經有110年歷史的美國保溫杯具品牌,擅長社群操作與口碑行銷。
  3. 2022年Stanley被評為美國戶外專業市場成長最快的裝備配件品牌,亮麗的銷售成績主要歸功於「真心聆聽女性顧客」的態度。

「這是有史以來最巧妙的廣告!」、「今年聖誕節交換禮物,可能人人都會收到Stanley~」、「求快補貨!」這幾天,有一個病毒式影片在TikTok上瘋傳,短短5天已累績超過8300萬觀看。

一位名叫丹妮爾(Danielle)的女人,所開的車因故燒了起來,汽車內裝被燒得殘破不堪,但是放在駕駛座旁的Stanley保溫杯,除了被火烤得有些黑外,幾乎完好無缺。

更令人驚喜的是,她隨手拿起來它後,竟然還出現冰塊撞擊杯子的哐啷聲,冰塊居然沒有融化!這個超乎常人認知的影片,很快就在社群平台上激起熱議。

隔天,Stanley總裁賴利(Terence Reilly)親自拍影片回應丹妮爾,表示很開心看到她平安無事,也很高興她上傳了這支影片,因為他想不到有什麼更好的例子能展現Stanley保溫杯的品質。

賴利更加碼送暖,宣布要送給丹妮爾一台全新的車,善用這次天上掉下來的行銷機會,再次點燃消費者到Stanley的衝動。連抖音官方帳號也忍不住留言:「這真是太貼心了」

很難想像,如此會操作社群與口碑行銷的Stanley,居然已經是一個今年已滿110歲的老品牌。1913年,小威廉斯史丹利(William Stanley Jr.)首創用鋼材料做真空保溫瓶來取代玻璃,因為強韌的保護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甚至成為美國B-17戰機上的標準配備,被用來空投血漿。「傑出的功能性」可以說是被刻在Stanley的品牌DNA中。

早在此影片爆紅前,Stanley就已擄獲眾多粉絲的心。「#StanleyTumbler」的標籤在抖音上已累積超過8.36億次觀看。2022年,Stanley被市場調研公司NPD評為美國戶外專業市場成長最快的裝備配件品牌,其中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它的「Quencher」系列保溫杯,就連知名歌手愛黛兒(Adele)也擋不住它的魅力。

賴利在去年曾告訴《紐約時報》,該產品2021年的銷量比上一年成長了 275 %。誰能想到2019年,Quencher只是一個官網不再補貨、必須到通路購買的「邊緣貨」,甚至直到2020年才重新上線!

它,到底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根據《紐約時報》,Quencher的浴火重生,有三位偉大的女性是幕後功臣:住在加州,42歲的勒敘厄爾(Ashlee LeSueur),定居紐約,34歲的坎農(Taylor Cannon),以及在猶他州,36歲的哈欽森(Linley Hutchinson)。她們一起經營一個名為《購買指南》(The Buy Guide)的電商網站與Instagram,向粉絲們分享自己喜歡的選品,並強調產品都兼具品味與實用性,並以品質為傲。

這個小事業從2017年11月正式開始,當時Quencher保溫杯就是她們首批推薦的產品之一。當發覺無法再在官網買到Quencher時,她們找上Stanley的全國銷售經理索羅門(Lauren Solomon),告訴她,請把這個產品批發給我們,讓我們賣吧!

《購買指南》很會善用聯盟行銷,她們與KOL合作,當網紅的粉絲用他們專屬的推薦連結下單時,他就能參與分潤。5000個杯子在短短5天內被搶購一空。

這讓Stanley重新評估此產品線的潛力並調整行銷策略,賴利將Quencher的復興形容為「一個傾聽女性聲音的故事」。

哈欽森告訴Stanley,他們把杯子推銷給錯誤的人,杯子是日常用品,它會出現車子、廚房,它被拿在手上必須與今天穿的衣服搭配,誰說只有喜歡露營、愛好戶外運動的人才需要?

在選購Stanley保溫杯時,你可以選擇喜歡的顏色、印上送給情人的一句話,甚至客製化自己的圖案,或在上面貼上貼紙、打造個人風格。女孩愛它、媽媽愛它,而爸爸和爺爺對Stanley也有感情,這是他們外出露營、釣魚的最佳良伴。

PERLab的合夥人兼全球消費者與美容主管莎阿(Namrata Shah)告訴《Retail Dive》,一個真正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的品牌或產品,必須完美地結合消費者所需要的技術、功能與情感需求,而Stanley的保溫杯就是代表之一。

【延伸閱讀】

員工都吐槽的產品竟賣破百萬個!為何120c.c.迷你保溫杯,是銀髮族最意外需求?

還覺得抖音太low?蘭蔻進軍後,冷門口紅一天狂賣5000支⋯具體怎麼做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火燒車內的保溫杯Stanley,110歲超老品牌怎麼靠IG賣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