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砸4.5億元跨足電池!押寶「鈮酸鈦」材料,這是什麼?能解決哪些問題?
大立光砸4.5億元跨足電池!押寶「鈮酸鈦」材料,這是什麼?能解決哪些問題?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月12日宣布跨足綠能產業,攜手工研院技術團隊投資4.5億元成立「萬溢能源公司」,雙方將開發快充鋰電池負極材料鈮酸鈦(TNO),單顆電芯最快5分鐘充飽電,電池壽命達20年,預計今年建立試產線,2026年擴大產能到600噸,並攜手國內外的電池芯廠合作。

負極材料鈮酸鈦(TNO)是什麼?

一般來說,鋰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組成,傳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使用石墨,雙方開發的「鈮酸鈦」(TNO)將在未來替代石墨材料。

背後的原因,萬溢能源董事長陳金銘說明,鈮酸鈦相較於石墨具有三大優勢:

  1. 快速充電 :石墨材料充電時間2至4小時,鈮酸鈦快充僅需5分鐘。
  2. 長壽命及高安全 :壽命長達20年。
  3. 可低溫充放電 :現有電動車在低溫負10度就無法充電,鈮酸鈦負40度可以充放電。
鈮酸鈦電池
採用鈮酸鈦(TNO)材料製成的軟包電池。
圖/ 陳映璇攝影

身為光學鏡頭領導者,大立光為何跨足電池?

過去向來低調耕耘技術的大立光,這回大動作跨足電池產業,大立光總經理黃有執表示:「基礎材料領域跟大立光企業文化相容,加上集團總裁學化工出身,本來就對基礎材料長期充滿興趣。」

平面媒體報導,大立光共同創辦人林耀英畢業於中興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後,曾經擔任過中學化學老師。大立光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領導廠商,過去在材料研發已累積深厚基礎,透過結合工研院的技術團隊成立「萬溢能源」,公司資本額5億元,大立光投資4.5億元,未來將瞄準電動巴士、儲能領域應用。

大立光總經理黃有執
大立光總經理黃有執表示:「基礎材料領域跟大立光企業文化相容,加上集團總裁學化工出身,本來就對基礎材料長期充滿興趣。」
圖/ 陳映璇攝影

導入電動巴士、儲能應用,解決「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

萬溢能源預計2024年建立鈮酸鈦材料試產線,初期產能目標24噸,2026年放大產能達到600噸。為了加速電池材料的應用,萬溢能源將攜手材料廠、電池系統廠與電子廠進行合作,以降低材料成本。

由於鈮酸鈦材料具有快充的特性,初步會應用在電動巴士上,解決傳統電動巴士長時間充電的問題,以及需要快充快放的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AFC)應用。

萬溢能源
萬溢能源預計2024年建立鈮酸鈦材料試產線,初期產能目標24噸,2026年放大產能達到600噸。
圖/ 陳映璇攝影

過去一輛電動巴士搭載200度電池,只能運用晚上離峰時段來充電,一次充電時間約需5到8小時;若未來採用快充的鈮酸鈦電池,電動巴士本身就不需要裝這麼多電池,只需需約搭載75度電池,透過拉高充電次數,來提高電動巴士的續航力。陳金銘認為,「巴士應該是載人,不是載電池,使用快充鈮酸鈦電池的整體行駛距離,將會是傳統電池的2~3倍。」

鈮酸鈦快充的優勢看似好處多,以全球的角度來看,包含日本、英國、中國都有相關業者在研發,但目前尚未達到商業運轉的程度。因此,萬溢能源力拚今年達到試量產,將有機會加快鈮酸鈦商業化的腳步。

延伸閱讀:直擊全台首座固態電池廠!輝能憑什麼打造「電動車聖杯」?關鍵就在這台印刷機!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電池 #大立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