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搭大眾交通工具,可以透過交通卡(如悠遊卡、一卡通)記錄碳足跡,隨時追蹤減碳的效果,但如果平常在實體零售通路購買商品,除了使用環保餐具、會員載具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計算減碳量呢?
「我們可以從『消費』開始統整、計算每個商品的環節。民眾可以透過支付行為,知道自己買的東西有多少碳排量,或是購買的品項是不是低碳商品,將這些資訊記錄下來,累積資料後就會相當可觀。」全盈支付總經理劉美玲解釋。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全盈+PAY開出支付業的減碳第一槍,在自家的App中打造「減碳贏家」功能,將商品項目、合作通路統統量化。當民眾消費時,可以一目了然共累積多少減碳——像是利用環保杯/循環杯可以累積100公克減碳,購買友善食光的飯糰手卷可以累積150公克減碳紀錄等。
這些減碳的計算,都由「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打造而成,未來也將持續擴大編列範圍,民眾將可以透過全盈+PAY的「減碳贏家」頁面找到相關的減碳紀錄。
換言之,相比交通上的減碳,消費場域則是「金流帶動碳流的管理」,而全盈支付就化身為「減碳行為與消費場景間」串連的橋樑——尤其消費行為無所不在,如果碳記錄涵蓋食衣住行育樂,那麼未來將可以協助民眾更有能力掌握生活中的碳排狀況,企業也可以鼓勵同仁減碳生活。
全盈支付率先組建全台首個串聯產業學界、橫跨產業的「低碳支付生態聯盟」,共同響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這項解決方案有什麼亮點?消費者減碳後,還能做什麼?
亮點一:消費涵蓋食衣住行育樂,「減碳」要量化、綠色通路也要廣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號召更多企業加入減碳永續。全家和全盈展開夥伴合作,就是希望讓每一個企業都能一起實踐永續的理念,讓企業員工一起來完成減碳任務。」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全盈支付董事長薛東都表示。
全台門市數達4,180家、累積1,670萬會員的全家便利商店,延伸出全盈支付打造出「零售消費生態圈」,掌握消費行為的大數據;如今更展開異業合作,試圖將通路上販售的品項「量化」——當消費者購買相關商品時,可以將「購買清單」變身為「減碳的累積紀錄」。
舉例來說,消費者如果在全家便利商店使用全盈+PAY,購買友善食光鮮食商品、借用循環杯、騎乘微程式E-Bike電輔車,或是於合作通路屈臣氏自備環保購物袋,均可獲取相應的「減碳紀錄」。
另外也可見到全家體系以外的消費場景包含其中。劉美玲說,全盈+PAY自從和元大銀行合作後,多數民眾也常透過元大銀行存款帳戶連結至全盈+PAY電子支付帳戶,因此諸如支付款項、匯款轉帳等金融服務,也可以獲得相關的減碳計算。
她也透露,現階段來說,包括O'right歐萊德綠建築總部、奉茶行動飲水站等線上線下場景也能減碳,未來使用玉山悠遊聯名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可累積「減碳紀錄」,全盈的目標是將減碳消費的層面涵蓋更深、更廣,讓低碳行為的門檻變得更低。
亮點二:先找企業員工一起測試,預估第四季全面開放
全盈+PAY獨創的「減碳贏家」服務,已在全台累積1萬7,000個以上低碳場景。初步階段先以「企業邀請制」,讓企業員工參與減碳行為,提升員工在企業永續行動參與率及永續素質。
劉美玲指出,目前首批參與減碳贏家「員工參與」方案的企業,包含全家便利商店、玉山銀行及Appier體驗如何減少一次性廢棄物、或是加以利用友善食光的膳食而不浪費,先讓合作夥伴測試這款新興產品,並依據回報的意見同步更新、最佳化更好的版本。
雖然目前還算是沙盒實驗的「企業邀請制」,不過就進展看來,全盈+PAY「減碳贏家」已橫跨金融、零售、科技資訊、化妝品製造與交通運輸等五大產業,預計最快可在今年第四季逐步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並期許3年內號召至少100家企業加入。
亮點三:有了「減碳紀錄」,下一步可以兌換獎勵!
當消費者有了這些減碳的紀錄後,還能做什麼呢?
劉美玲介紹,透過綠色消費行為累積的「減碳紀錄」,用戶可選擇用於響應企業永續行動(如員工旅遊、綠色參訪),或者兌換「低碳支付生態聯盟」成員提供具碳足跡標籤認證的永續產品與服務。
比方說,屈臣氏目前已經提供綠色商品優惠券,用戶可以透過減碳紀錄進行兌換;或是向萬事達卡兌換植樹行動的計畫。
據了解,全盈支付正計畫與球隊企業合作,舉辦碳中和相關的運動賽事、或推出明星球隊聯名的綠色商品,民眾也可透過減碳紀錄來兌換低碳消費優惠券。
此外,當低碳消費行為可以量化為減碳紀錄,也可讓同樣身為消費者的企業員工,透過永續消費行為獲得減碳紀錄,進一步運用在響應企業的永續行動。也就是說,不論未來減碳紀錄是否有機會成消費者自己的「碳權」,都可以成為企業促動低碳永續行動的解決方案之一。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