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NoCode 放大鏡想跟大家聊聊一個題目:Webhook 到底是什麼呢?
Webhook 提供一個「即時觸發」的資料傳送方式。說到「資料傳送」,可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API。當然,我們之前在 NoCode 放大鏡的文章裡 ,已經介紹過 API (軟體串接和資料交換的關鍵),有興趣的讀者歡迎查看先前文章。
同樣都可以進行資料傳送, Webhook 和 API 有什麼不同呢?
這次我們打算跟大家分享 Webhook 和 API 主要差異,並分享如何結合 NoCode 工具一起使用,輕鬆打造自動化流程!
本篇的內容是 NoTime NoCode 的 FB / IG 貼文 NoCode 放大鏡 -《什麼是 Webook?》的詳細介紹說明文,如果還沒看過社群貼文的朋友,歡迎前往以下連結,看看我們製作的精美圖文唷!
什麼是 Webhook? 為什麼需要了解它?
在正式開始介紹 Webhook 前,先分享為什麼會需要了解 Webhook?你可能會想說之前都看過 API 的介紹,應該了解 API 就可以了吧?
其實,雖然 Webhook 和 API 都用於資料交換,但它們各有專長。「 Webhook 」是專門設計「 即時通知 」我們某件事情發生了,這與 「 API 」 需要「 定時 」去存取、檢查資料是否有更新不同。Webhook 的設計讓我們能夠在事件發生的那一刻立即知道, 對於需要依據資料更新狀態迅速反應的情況非常有幫助 。
而且,Webhook 在「自動化」方面也很有幫助,搭配 No Code 自動化工具使用,可以 自動觸發後續一連串動作 。比如一旦收到電商平台的新訂單,系統就自動發出確認郵件並通知相關部門。這種即時觸發的自動化流程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資源,也使我們的協作更加高效。
所以,雖然 API 的確擔任了資料交換的關鍵角色,但懂得怎麼使用 Webhook 「 即時且自動化 」地處理資訊,對現在愈來愈多需要快速回應的情境,絕對能讓我們更加游刃有餘,支援更多應用情境!
情境舉例:Webhook 和 API 的差別
一直說到 Webhook 是一個「即時觸發」的資料傳送機制,以及它跟 API 的具體差異,我們就用下方的兩個情境舉例說明
API 運作流程
下方示意圖簡單解釋 API 的工作原理:
想像你正經營一間餐廳,每到逢年過節生意就非常好,客人難免需要花上一些時間等候餐點,因此 客人一直問老闆需要等多久才可以取餐,這就像是不停地向 API (老闆)發出請求,老闆回答了就代表 API 回傳了資訊。
這樣的過程雖然很直接,但如果每次都要問一次才能知道最新情況以及是否可以取餐,感覺是不是有點麻煩呢?
這就會讓我們想到, 有沒有更聰明的方法可以「自動」告訴我們「最新」的消息 ,而不需要我們一直去問老闆呢?
這正是凸顯 Webhook 價值的時候了,它可以 讓系統在有新消息時,主動通知我們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有效率地拿到資訊了。讓我們看看下一個 Webhook 的運作流程情境舉例:
Webhook 運作流程
請見下方示意圖中,Webhook 如何讓訊息傳遞變得更有效率:
讓我們想像一下,你向一間餐廳點餐後等待取餐, Webhook 相當於一位體貼的老闆,他不需要你的持續詢問,而是當你的餐點準備好後,就會主動告訴你「餐點好了,趕快來取餐唷!」
這樣的服務,讓你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的事,不用每隔幾分鐘詢問一次,無論是要喝杯咖啡,閱讀,或是和朋友聊天都可以。直到接收老闆主動的取餐通知後,你可以再決定要自己去取,或是請朋友幫忙 … 等後續流程。
所以 「 Webhook 」 與 「 API 」 就像是餐廳裡「 主動服務 」與「 被動等待 」的差異。使用 API 的話,你得不停問老闆「我的餐點好了嗎?是否可以取餐了?」,但有了Webhook,情況就完全不同。只要你的餐點一出爐,老闆 (系統) 就會自動通知你,讓你無需耗費額外的精力、資源去追蹤進度。
Webhook「主動推送資訊」機制,不僅讓你的體驗更佳,也簡化溝通流程。
它不僅能讓你即時得到最新資訊,還可以依據接收到的 Webhook 資訊,自由安排後續動作 (彈性自行串接不同流程應用)。
這樣一來,不僅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得資料管理更加即時、準確!
如果要用技術性但又親民的方式來講, Webhook 就是「 幫助不同系統間快速對話的小幫手 」。要啟用 Webhook,你會需要提供 一個網址 (URL 或 API Endpoint),這個網址是「 專門等著接收某些特定事件 」,像是客人在電商平台下單的資訊。
若電商平台支援 Webhook 機制(亦即可主動提供最新訂單資訊),你可以透過 No Code 自動化工具建立自動化流程(例收到最新訂單資訊後,Email 通知倉庫人員出貨或更新 Google Sheets 庫存紀錄 … 等),在 No Code 自動化工具裡可以針對這整套自動化流程產生一個 Webhook 網址,將此網址貼在電商平台的 Webhook 設定裡,就可以完成「當客人在電商平台下單後,立即 Email 通知倉庫人員出貨,並同步更新 Google Sheets 庫存記錄」流程。這整個過程都是「即時」的,不需要你自己手動或透過 API 定期去查詢,效率高很多,也確保資訊不會延遲!
反之,若電商平台不支援 Webhook 機制,就必須定時靠 API 抓取訂單資料,無法針對最新的訂單資訊即時處理。
使用 No Code 自動化工具和 Webhook 的關聯及好處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用到各式各樣的數位工具,能夠即時知道不同工具間的更新資訊,對提升工作效率真的超級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弄懂No Code 自動化工具跟了解怎麼配合 Webhook 的使用會很有幫助。
以前,要是想從各種數位工具裡面拿資料(比如說電商平台的訂單資訊),可能得靠API 或者是 No Code 自動化工具裡的數位工具模組來定期存取資料。
或者是當數位工具發出 Webhook 通知時,想要接著做自動化的工作流程,可能還得麻煩懂寫程式的朋友來幫忙設定 Webhook 的網址 (URL 或 API Endpoint),才能讓你串接其他的應用程式。
但現在,使用像是 Zapier、Make、n8n 這類的No Code 自動化工具,不只有預先整合好的數位工具模組節點,你還能自己輕鬆設定與創建專屬的 Webhook 接收網址呢!
這代表不管是如 SurveyCake 的問卷回覆通知 (延伸閱讀:【SurveyCake 問卷自動化】問卷填答後自動寄發個人化信件,提升顧客體驗與互動!)、LINE 的 Chatbot 關鍵字回應 (延伸閱讀:透過 No Code 打造 LINE AI Chatbot!自動產生回覆的聊天機器人,提升客服效率!),或是Shopify 電商平台的訂單更新通知 … 等,你都不需要再找工程師開發額外的 API 或程式,就能直接收資料,然後管理收到 Webhook 資料後的自動化流程,輕鬆完成整合應用!
簡單來說,把 No Code 自動化工具和 Webhook 結合起來,就像開了一條捷徑,幫你快速解決了整合數據和自動化流程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對於市場、工作中快速變化的需求也能更加得心應手~
希望你看完上面生活化的情境舉例後,有更理解 API 及 Webhook 的差異。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留言或來訊跟我們詢問唷!
本文授權轉載自:NoTime No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