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家外商不玩了,台灣風場「棄標潮」怎麼回事?3大難題解析:綠電要怎麼走下去?
一年一家外商不玩了,台灣風場「棄標潮」怎麼回事?3大難題解析:綠電要怎麼走下去?

由經濟部主導的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於4月10日截標,但有三家開發商不參與投標,分別是西班牙電力集團伊比德羅拉、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商台亞風能、新加坡再生能源開發商韋能能源。

雖未透露具體退出的原因,但業界分析,以「一年退出一家」的速度來看,已釋出外商對於台灣離岸風電政策信心度降低的警訊。

台灣離岸風電「棄標潮」怎麼回事?

台灣離岸風電政策分為3階段,包括先示範(提供補助引導業者投入)、次潛力(開放業者申設潛力場址)、後區塊(政府主導區塊開發),目標在2025年,離岸風電總裝置量將達5.7GW(百萬瓩)。目前推進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競標選商,預計2026~2035年共10年釋出15GW併網容量,並分兩階段選商(如下圖)。

區塊開發第一階段,分3期選商,第1期(稱3-1)選商已於2022年12月完成,現在進入第2期(稱3-2)選商時刻。

離岸風電選商
圖/ 經濟部能源署

但過去一段時間,多家風電開發商頻向立委、經濟部陳情,希望3-2期選商作業能暫緩,建議今年底再開標,給予廠商多一些準備時間。但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表態,有廠商表示不要展延,法律上也找不到理由延期。

經濟部因此維持3-2期選商如期進行的決定,西班牙電力集團伊比德羅拉已在4月3日開出第一槍,表示不會參與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投標。緊接著在4月9日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商台亞風能宣布,「經審慎評估後不參與3-2期選商。」

台亞風能_新聞稿_1018_S__94986286_0_0.jpg
台亞風能原本積極準備離岸風電3-2投標,卻在4月9日臨時宣布放棄投標。
圖/ 台亞風能

為何風電開發外商不玩了?離岸風電商面臨哪些難題?

不只今年才出現風場棄標潮,過去幾年來已有多家外商低調退出,例如德國安能集團(EnBW)於2022年初退出台灣市場、德國萊茵再生能源(RWE Renewables)2023年5月退出,日商捷熱能源(JERA)也在同年退出海鼎風場計畫。

今年則是西班牙電力集團伊比德羅拉表態不參與3-2期投標,伊比德羅拉台灣總經理劉忠祐在聲明稿提到,「我們感謝這段期間在地夥伴與我們並肩作戰,我們將持續關注台灣市場,並期待能與夥伴們在國際市場上維持合作關係。」目前伊比德羅拉在台灣未開發任何風場,離開台灣市場將是接下來面對的選項。

為什麼接連有開發商傳出棄標,台灣離岸風電市場為何難做?歸納主要有3挑戰。

首先是投資回報因素 ,過去兩年全球經濟在高通膨、高利率的環境下,再生能源投資成本大幅增加,但售電收入卻不如預期。

特別是區塊開發競標,風電開發商為了取得風場容量,都以零元投標,代表風發展不需要政府提供保證收購,風電開發商會自行找買主,洽談購售電合約(CPPA)。但綠電生意沒有想像中好談成,多數國內企業認為綠電很貴,一位離岸風電業內人士指出,「站在企業的立場,買綠電一簽20年,一度電逼近5~6元高價,企業也很難做決定。」

當離岸風電進入到自由化電業市場,但能夠支撐的綠電價格不足,加上建置成本上揚,開發商在跟企業洽談CPPA合約就會相當痛苦。

【圖一】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重要里程碑!大彰化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首座風機開始發電,從獲配容量到首次發電
台灣離岸風電已進入自由化電業市場,但目前開發商在跟企業洽談購售電合約面對不少挑戰。
圖/ 沃旭能源

其次是國產化問題 ,從選商的辦法來看,3-2期採「自助餐」方式,開發商可以自主選擇承諾在地化零組件項目,若選的項目越多,得獎機率越高。但有開發商認為,離岸風電在地化採購上, 台廠在交貨期、價格,到服務量能產生高度不確定性,和國際上有一定的落差

最後是海域空間規劃 ,台灣在電網建設上,風場併網容量不足,可能導致風機即使安裝完成,也無法發電的窘境;其他包含與漁業溝通定置漁網、避開通訊海纜等問題,讓業者在前期規劃場址就遇到不少難題。

延伸閱讀:台灣離岸風電最大金主!沃旭、中鋼融資首選都是它,中信銀為何積極投入?

有哪些開發商參與3-2期投標?

離岸風電3-2期選商收件在4月10日下午5點截止,能源署透過新聞稿宣布,共有6個開發團隊,8個風場親送申請案,分別來自台灣本土、歐洲、美洲等地開發業者,包含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富崴能源、科理歐永續能源(Corio Generation)、德能英華威集團、風睿能源(SRE)參與投標。

事實上,規劃參與3-2期的廠商,多數在台灣已有其他風場在運作或開發中,如沃旭、CIP、風睿能源等業者。

富崴能源則是新面孔,為正崴集團旗下森崴能源轉投資子公司。富崴能源在2020年成功標下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計畫,承攬台電二期的離岸風電統包工程(EPC)及五年運維作業,是台灣首家本土離岸風電統包工程公司。

如今富崴能源的野心變得更大,將攜手森崴能源共同參與3-2期投標,正式跨足離岸風場的投資建置,成為離岸風場開發商的角色。

富崴能源
今年富崴能源的野心更大,將與森崴能源共同參與3-2期投標,正式跨足離岸風場的投資建置。
圖/ 富崴能源

雖然退出或投入台灣離岸風電市場,回歸各公司的商業考量。不過已有開發商提醒,3-1期開發已出現延宕的情況,能否如期在2026~2027年併網還是問題;一旦併網延期,對接下來3-2、3-3期投標廠商,會影響到參與的公平性,同時也會拖慢台灣的綠電發展。

延伸閱讀:童子賢:得核融合者得天下,為何比AI還狂熱?

責任編輯:林美欣

本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