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市場進入策略,必須徹底改革並提升」。這是星巴克創辦人、前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看到星巴克上季財報之後,在領英(LinkedIn)發布的貼文。
星巴克上季業績有多差?讓已非星巴克董事會成員、未擔任公司任何正式職務的舒茲,都忍不住透過領英提出呼籲。
由財報內容可得知,星巴克上季營收下滑2%,至86億美元,每股純益(EPS)0.68美元,不及去年同期(0.79美元);財測方面,星巴克預期,2024會計年度全年營收成長,將維持在「較低的個位數」,低於先前預測的7%到10%。
星巴克連續2個季度,營收、獲利都沒達到市場預期,導致股價走跌。2024年以來(至5月9日收盤),星巴克股價累計下挫超過21%。
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民眾消費意願低
星巴克上季全球同店銷售額下滑4%,其中,第1大市場美國的同店銷售額減少3%(2020年以來首見負成長),來客數衰退7%,但平均客單價成長4%,抵銷了部分負面表現。
但星巴克第2大市場中國,狀況相當不樂觀,上季同店銷售額大減11%,來客數年減4%,平均客單價下滑8%。
星巴克在美國、中國兩地開設的門市總量,占全球門市6成以上;其中,中國門市總數已達7093家,且計畫在未來2年內,擴增至9000家。
然而,星巴克在中國,持續面臨當地連鎖咖啡業者的激烈競爭,加上中國經濟、就業市場前景不明,民眾縮減開支,也帶給星巴克不少壓力。
瑞幸咖啡搶客,中國門市超越星巴克
根據中國咖啡協會北京分會(CCAB)統計,中國咖啡消費年增率達15%。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當地業者紛紛投入,截至2023年12月中旬,中國品牌咖啡店數量,年增58%,直逼5萬家。
雖然星巴克1999年,就在北京開設中國首家門市,且持續擴張;不過,當地業者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崛起,快速拓點,至去年6月底,在中國的門市數量,已突破1萬家,「超車」星巴克(至上季共7093家),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
比起星巴克,瑞幸咖啡門市相對較小,以外帶為主,消費者可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線上預訂、結帳,到店後拿了飲料就走,減少等待時間。除了方便、省時之外,瑞幸咖啡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莫過於推出優惠活動時(例如:1杯人民幣9.9元活動),其咖啡價格,只要星巴克的一半,甚至3分之1。
瑞幸咖啡曾於2019年,在美國風光上市,之後卻因爆出財報「灌水」醜聞,股價暴跌,從那斯達克下市,還支付1.8億美元罰款,與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達成和解。不過,在開除涉案高層,並獲得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大鉦資本投資後,瑞幸咖啡捲土重來,於2022年,首次實現年度獲利。
美中消費者省錢度日,星巴克仍無降價計畫
當前中國民眾消費意願仍低,以今年「五一長假」為例,雖然中國境內旅遊人次達2.95億,較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同期成長28%,但遊客平均支出,卻下降6%。CNN報導分析,這意味著,經濟和就業前景不佳,使消費者決定削減支出。
不只中國,對於飽受通膨困擾的美國消費者來說,外食是一種「奢侈行徑」,在前述情況下,星巴克的營收,勢必會面臨更大壓力。
正如星巴克執行長納拉西姆漢(Laxman Narasimhan)所言,「當疫情大流行期間的儲蓄用罄,許多消費者會更嚴格地選擇花錢的地點和方式。」
當美國、中國兩大市場消費者,都在省錢度日時,星巴克是否會採取降價策略,吸引顧客上門?對此,星巴克財務長魯傑里(Rachel Ruggeri)明確表示,「不會」。
現階段,星巴克希望藉由菜單創新、優化服務等策略,來重振業績。但,華爾街對此持保留態度,甚至有分析師形容,星巴克就像一艘努力划槳,想回到岸邊的船,卻忽略了真正的問題,是船底破裂進水。
本文授權轉載自:財訊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