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五哥之一的和碩在最新公布的營業報告書中,透露未來營運方向將朝向「元宇宙」模式,並不是前幾年熱門的虛擬世界,而是和碩將整合集團資源,大舉投入AI相關產業研發,布局醫美保健、5G、伺服器、車用、消費產品、AR/VR等,發展「和碩元宇宙」(PEGAVRSE)。
和碩主要業務分為資訊電子、通訊電子和消費性電子三大領域,產品包含筆電、桌電、主機板、伺服器、智慧家庭裝置、車用電子等周邊設備和零組件等。
2023年和碩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兆2,568億元,較2022年的減少4.67%,毛利率為3.67%。
對於集團營運表現,和碩表示,雖然資訊產品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受到庫存去化及終端需求疲弱影響,營收表現較不如預期,但通訊產品則受惠於產品組合和高單價機種的訂單,營收貢獻上呈現年對年成長,為和碩整體營運帶來挹注動能。
雖然手握資訊電子、通訊電子和消費性電子三大領域,但和碩要怎麼邁向和碩元宇宙?
布局AI多元產品線,甚至包括醫美雷射
答案是,就要靠和碩的「不務正業」!雖說如此,許多產品線都是目前三大領域的延伸。舉例來說,和碩正在布局醫美保健照護市場,醫美雷射技術已進展至認證階段。
這不是和碩第一次進入「美」的領域,和碩子公司晶碩就從事隱形眼鏡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還有美彤國際與晶澈科技,分別在美妝保養品品牌及美妝保養品平台通路建置發力,積極搶攻千億元的美妝商機。
此外,和碩也投入低功耗類腦神經運算,和碩表示,部分產品目前處於研發階段尚未出貨,未來可能納入消費性電子產品營收表現。
或是通訊產品部分,不只布局5G光纖,和碩還自行研發5G O-RAN企業專網,正朝向國內外不同場域的智慧製造市場邁進,低軌衛星也有相關技術研發。
資訊類的伺服器部分,則持續針對AI趨勢下的高速運算、模組化設計和智慧節能散熱控制、單向和雙向液冷散熱系統以及高效沉浸式液冷系統設計上著墨,將眼光放在CPU和GPU持續增加的熱功耗解熱需求,撘上AI伺服器「解熱潮」。
此外,和碩近期也開發新的車用電子項目,如智慧座艙、車聯網控制器以及車內系統中樞控制器,提供無人車的連網服務以及車內電子設備的可靠通訊,並在5月14日和半導體廠商恩智浦在和碩立功街的總部舉辦「和碩|恩智浦車用電子聯合實驗室」,聚焦在車用電子產品的研發,發展電氣化架構、智慧座艙以及高效充電樁等。
從醫美到車用,「和碩元宇宙」還在持續探索各種可能性。
估下半年伺服器少量出貨,貢獻營收
話說如此,在研發的產品都正是進入量產,正式售出或商轉前,老本業不能不顧。
和碩2023年由於部分產品受到終端需求疲軟之影響,以致全年合併營收較2022年微幅下滑,子公司營運表現也因為景氣疲弱影響,故2023年全年整體合併獲利較前一年衰退。
對於未來2024年營運展望,和碩與其他代工廠沒有太多的差別,就是期望消費性電子能在2024年下半年景氣回溫,刺激終端消費帶動營收。
AI PC與伺服器也是備受期待的部分,前者將會持續觀察市場走向,後者和碩預計相關產品亦會開始少量出貨,並同步積極爭取與拓展雲端服務廠商(CSP)及企業端客戶的訂單,希望後續能帶來更顯著的營收貢獻。
其他包含5G、6G、WiFi 7相關的通訊產品,則仰賴後兩者新技術的普及化程度,才有機會提振網通產品的需求。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