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來台時正處於(IPO前的)靜默期,這次特別要告訴大家,為什麼AI時代對Arm如此重要!」IP大廠安謀(Arm)執行長哈斯(Rene Haas)興奮說道。
哈斯在2024 Computex(國際電腦展)以「加速從雲到端的AI創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這是他繼去年以來第二次在Computex發表演說。
哈斯的整場演說,圍繞在AI時代下Arm扮演的關鍵角色,尤其對AI PC有較多著墨。演講一開始,哈斯提到他和台灣的長年淵源,這是他第11次來台參加Computex,並打趣地說,最近有個CEO(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不時出現在夜市,所以昨晚他也嘗試去逛了夜市,感覺很不錯。
12年從零發展到生態系完備
哈斯表示,Arm架構是全球目前最普及的運算架構,從CPU、GPU到NPU,全球採Arm IP的晶片年出貨量已達3,000億顆,長年以來,Arm尤其以擁有9成以上智慧型手機CPU IP市占廣為人知。
電腦處理器過往一直是英特爾x86架構的天下,近十年來出現了Arm、RISC-V架構等新近挑戰者,然而未有太多火花。直到最近幾個月,微軟及各家筆電品牌廠商相繼推出基於Arm架構的「Windows on Arm」Copilot+PC,有望撼動英特爾霸主地位。
哈斯回顧,2012年推出的Arm架構微軟筆電「Surface RT」,雖然硬體規格很棒、能耗也很低,然而並未獲得廣泛成功,因為那時並沒有Arm原生的應用程式,除了有相容性問題,也未針對各個應用程式進行效能優化。
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情況已大為不同,大部分主流的應用程式,諸如Office、Chrome瀏覽器、製圖軟體Adobe和視訊軟體Zoom,都成為了Arm原生的應用程式, Windows on Arm生態系可說是逐漸發展完備 。
在會後媒體問答環節,對於《數位時代》記者詢問Windows on Arm PC市場滲透率的預期,哈斯未給出明確數字,不過他自信答道:「在未來十年,Windows on Arm PC將主導市場。」
不僅手機、PC,目標所有AI裝置都運行在Arm架構之上
在Computex前一周,Arm發表了全新軟體函式庫「Kleidi AI」,便於開發者發揮出Arm CPU的最佳效能。
哈斯介紹,Kleidi AI可用於橫跨手機、PC、智慧汽車,到雲端伺服器等所有運算裝置,目前的客戶使用案例,包括三星整合了手機的通訊與AI功能,以及通訊軟體Whatsapp、社群平台Instagram等應用程式的AI軟硬體整合。哈斯預期,未來將有更多生態系夥伴投入App及AI服務的整合,有助Arm生態系的拓展。
Arm近期也推出新一代運算平台:Arm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CSS for Client),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有助於強化裝置端生成式AI的反應速度,號稱提升30%以上的運算及繪圖效能、並將AI推論加快59%。從智慧型手機、PC到智慧汽車及物聯網裝置,Arm不斷拓展邊緣AI佈局,力求在AI時代持續擴大影響力。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