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生活在股東會上釋出多項正面消息,包含大型店年營收可望突破40億,24小時店鋪營收翻倍成長,加上北車新店即將開幕,2024年有機會轉虧為盈,在在顯示大型綜合書店產業擺脫疫情陰霾,重回成長軌道。
台灣的大型書店漸入佳境,那麼日本市場是否也復甦了呢?
從日本蔦屋書店模式,觀察大型書店營運挑戰
說到日本的大型綜合書店,一定要提到蔦屋書店。經營這個蔦屋書店品牌TSUTAYA BOOKSTORE的母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CCC),在2019年3月創下146億日圓的營業利益高峰後,受到疫情衝擊,2020年營業利益減至 90 億日圓,2021年更虧損68億日圓,一直到2023年3月期,CCC終於轉虧為盈,營業利益達 11 億日圓,看似已走出疫情低谷。
然而,CCC跨足多項事業,比較難看出書店事業的變化。若要單獨觀察書店業務,則可關注旗下加盟商TOP CULTURE的財務數字。
TOP CULTURE擁有50家以上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受到疫情影響,TOP CULTURE在2022年10月期,營業利益虧損1.5億日圓,2023年10月期,預期可追隨CCC復蘇的腳步,但沒想到虧損卻擴大至8億日圓, 顯示以 TSUTAYA BOOKSTORE為主的TOP CULTURE,並未跟上擁有綜合業務CCC的步調。
相較於誠品生活在台灣漸入安定,TOP CULTURE 還在努力調整中,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TOP CULTURE的書店業務在疫後無法脫離困境?
讓我們從日本的環境來推測大型書店產業面臨的挑戰。
嗜好多樣化,書局集客變難
「過去這幾年,你的休閒活動有什麼變化嗎?」
日本財團法人針對日本人的休閒活動做了連續性調查,這個休閒調查把日本人參與休閒活動的人口數做了前20名排行的統計。
先看2014年,排行第一為國內觀光的5,400萬人,第二為外食的5,000萬人,第三為讀書的4,990萬人,第四為開車遊玩的4,870萬人,第五為逛街的4,510萬人。
再看2022年,排行開始有了新變化,前五名分別是,國內觀光的4,080萬人,影視鑑賞(包括串流)的3,660萬人,讀書的3,490萬人,外食的3,410萬人,第五為開車遊玩的3,300萬人。從這8年的變化可看到的是:
1.讀書人口減少約3成
還只想靠書籍來吸引顧客的話,由於分母變少,來客難維持。
2.影視鑑賞爬到第二名
手機串流的便利性以及免費內容,消費者參與的門檻很低。
3.進入前五名的門檻變低
14年要進入前五名,至少參與人數要4,510萬,但到22年進入前五名只要3,300萬人,多樣的休閒管道,分散消費者的參與人數。
從上面的調查可發現,因為休閒活動的變化,只靠書局是很難維持之前的集客力,必須要搭配其他的休閒組合才能吸引到消費者。
也因為如此, 有各樣生活提案的大型複合書局才能吸引到一定數量的來客。
借鏡TOWER RECORDS的轉型前例
實體書店面臨客源減少的困境,除了透過多元生活提案吸引消費者,提升閱讀體驗的附加價值與豐富感,也是不可或缺的策略。
對比受到更大衝擊的實體唱片行業,日本TOWER RECORDS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鏡。當書店覺得的買書人變少時,實體唱片行業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
然而,日本TOWER RECORDS在2024年2月期的最終利益竟高達18億日圓,令人驚訝。在實體音樂產品銷量低迷的情況下,日本TOWER RECORDS如何創造驚人的獲利?
這顯示,即使在數位時代,實體店仍有其獨特價值。日本TOWER RECORDS的成功,或許能為書店的轉型升級提供寶貴的靈感。
日本TOWER RECORDS高層認為, 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資產,是員工所擁有的音樂知識。
轉型關鍵1:人才深度
過去,日本 TOWER RECORDS透過一系列深度介紹,將顧客從對專輯的喜愛,延伸至對藝人、區域性藝人產品,甚至冷門的復古作品,成功實現顧客終身價值最大化。
日本TOWER RECORDS將音樂細分為多個小類別,並將其包裝成獨具個性的主題產品,每家店再深耕自己擅長的產品線。透過分類、時間與店鋪的獨特性,讓顧客持續感受到新鮮感,無形中建立專業形象,與串流音樂做出差異化。
然而,要做到如此精細的產品推播與推薦,人才的深度至關重要。書店與音樂產業有許多相似之處,若要提升產品魅力,人才組織的再進化與專業人員的養成,將是大型書店在尋求升級時,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轉型關鍵2:合作大型資本
單靠書局已無法吸引足夠的人潮,因此導入新的生活提案成為趨勢。然而,無論是調整既有店鋪或擴大賣場空間,都需要資金投入。特別是大型店鋪的改造,一次性費用將大幅影響企業財務規劃,若需改造的店鋪數量多,投資金額更非一般企業所能負擔。
擁有超過50家蔦屋書店的TOP CULTURE,在其中期經營計畫中也提到,將結合策略投資人,透過增資導入外部資金,以減輕店鋪改造等財務壓力。
這樣的發展脈絡,與實體唱片業的轉型有著相似之處。 日本TOWER RECORDS在經歷一連串變革後,最終透過資本合作,加入7-ELEVEN集團,成為生活提案控股的一員。
疫情後的書店產業,正持續進化。結合生活提案、多元人才與資本合作的新型態書店,或許將成為未來主流。
您是否也期待這樣的書店新風貌?
本文由商社男的外食迷宮授權刊登、編輯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