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今年正式宣告進入「Apple Intelligence」時代,未來的iPhone、Mac或iPad使用體驗,將被AI助手、機器學習等新型態應用引領前進。
但很遺憾的是,並非所有蘋果用戶都被「邀請」進入這場派對,iPhone只開放15 Pro或15 Pro Max兩款機種,連同代推出的iPhone 15都不能使用,去年9月才上市的手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宣判為過時的機種,相比之下,Mac用戶只需要一台2020年以後推出的Apple Silicon電腦即可,iPhone在全產品線中,標準顯得相當嚴苛。
是什麼限制了iPhone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AI時代的標配「NPU」,是原因嗎?
也許有人會先推測,是NPU(神經網路處理器)阻撓了iPhone的AI進展,因為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等科技大廠都強調,配備NPU是這波生成式AI對終端裝置最重要的要求。
NPU是什麼?
過去的手機和筆電演算主要依賴的是CPU(中央處理單元)和GPU(圖形處理單元),其中CPU擅長處理複雜任務,GPU則專精於圖形處理的工作。然而, AI技術還需要NPU的能力,因為NPU擁有大量小核心,擅長同時處理大量重複性任務,且能耗更低,這是生成式AI運算不可或缺的關鍵 ,因此成為新一代AI PC、AI手機必備的規格。
但這是iPhone 15 Pro以下的機種不能使用Apple Intelligence的原因嗎?
知名科技媒體《WIRED》記者安德魯‧威廉斯(Andrew Williams)就點出,iPhone其實早從2017就在使用NPU了,當年推出了第一代Apple ANE(Apple Neural Engine),配備在iPhone 8和iPhone X中,它其實就已經是NPU,代表蘋果在AI還沒成為流行語之前,就已經開始在iOS搭載部分功能。
目前最新的iPhone 15系列當然也有NPU,搭載的A16晶片NPU性能為17 TOPS(每秒兆次運算),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雖然根據微軟定義, AI PC基本規格需要達到 40 TOPS,不過對蘋果來說,iPhone運行AI只需要 11 TOPS就夠了,剩下的算力只要搭配雲端(Private Cloud Compute)就能使用。
「也許Apple Intelligence並沒有和以前的AI那麼不同,只是比過去多出一些功能罷了。」安德魯說。
蘋果AI只能用在iPhone 15 Pro!記憶體不足,可能才是關鍵
因此,其實真正的關鍵並非NPU,其實答案也許很單純, 是因為「RAM記憶體」不夠大 。
郭明錤指出,目前 iPhone 15系列中,只有 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 機型配置了8GB記憶體,15僅有6GB記憶體,並不足以支援Apple Intelligence所需的運算需求。
RAM記憶體對AI手機的重要性為何?
為什麼RAM這麼重要?當AI模型是在本地離線運行而非連接網路傳到雲端,它們必須暫時存儲在RAM或vRAM(虛擬記憶體)中,會耗費相當大的容量,以ChatGPT使用的NVIDIA H200舉例,光是單張就有141GB的vRAM,而它們需要數百張這樣的顯卡來運行服務。
就算是目前最高規格的iPhone 15 Pro Max,8GB的RAM也只能用到小型且相對簡單的AI模型,根據蘋果官方網站的說明,能離線運行的功能有照片回顧、照片場景辨識、Siri建議、語音辨識和翻譯等功能。
「稍微推理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能離線在本地運行的功能,其實不包含生成式AI。」安德魯說,這些可以本地運行的功能,看起來就是其他品牌手機都已經具備的,但令人興奮的生成式AI,例如聊天室中的圖片生成、mail中的文稿生成等應用,都還是要仰賴雲端。
郭明錤指出,目前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至少需要配備3B大小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等到未來蘋果推出更多AI應用,可能還要升級到7B,到時候絕對需要更大記憶體才能執行,也許未來用RAM大小就可以區分蘋果高低階機種。
因此,各界相當關注iPhone 16的配置,是否能獲得完整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還是僅限於Pro系列,作為機種升級的賣點,謎底在今年9月就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