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創新商務獎|評審團大獎:國泰金控
台北市信義區一間商業大樓裡,色彩明亮的開放工作空間裡,有著十多間掛著「Python」、「Java」、「Ruby」等程式語言命名的會議室,乍看之下,會以為是某間新創公司,但這裡,是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打破過去外界對於銀行業排排坐辦公的刻板印象,也看得出金融產業打破過往作業模式,尋求創新的企圖心。
在今年的創新商務獎評選中,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主導的「GDP 集團數據共享平台暨集團資料共享計畫」,建立 AI 治理及 AIOps 發展框架,打造集團數據共享架構,集團內部成員,可以依照權限,透過視覺化的UI介面,共享客戶端的相關活動數據,現階段應用在內部的金融風險管理,防止洗錢、詐騙案件的發生,高度的整合應用,拿下技術創新類的金獎。
2024創新商務獎評審、勤業眾信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負責人溫紹群指出,金融業程序多、監管多,但好處是應用場景也多,一旦能將數據從單點整合達到量變,就會帶來質變,創造新的機會。
數據技術打底,打造生態圈
「中心在2016年就成立,前三年都在做打底的基礎工程,很多人看不到、也看不懂我們在做什麼,坦白說,承擔了不少壓力。」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梁明喬指出,金融業的數位轉型已經持續推動多年,但過去比較偏重在包括銀行、人壽、產險等實際業務單位,然而,各自推動的結果,產生了「數據孤島」的問題,因此,需要更整合的做法,才能提升營運效率及管理個別客戶風險,同時提供消費者一致性的體驗。
而面對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必須能有專責單位做相關的評估與導入,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的成立,為的就是能從更高更廣的視角,從技術角度,生態系資源與商業模式做更好的整合。「我們以數據驅動(data-driven as culture)為理念,結合子公司的力量與基礎,協助國泰金控打造數位數據生態圈。」
「技術其實大家不會差太多,但如果沒有好的數據,就算有再好的模型與技術,也無法發揮效應。」梁明喬分享,在整個推動過程中,可以分成幾個關鍵行動。首先,在最重要的數據方面,由於集團旗下各子公司業務項目都不同,光是銀行單位,各種數據標籤就有上百個,必須從業務共同性、治理與技術面,確保數據的一致性。而在技術選擇上,他直言,為了保持擴充彈性,且不被供應商牽制,主要技術架構開發採用開源與雲端模式,同時,也以開放的心態,與金融科技新創合作。
當然,數據與技術要到位,更關鍵的是組織人員的支援。國泰金控由總經理領軍,成成立了包括了業務,法務、資安等跨部門的治理委員會,每月定期開會,確認各事業部門推動狀況。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不但針對內部進行使用者訪談,也在各子公司多次舉辦巡迴說明會,讓內部相關人員都能正確對焦。
內外協作,建立標準架構
不只內部整合,外部法規也影響著數據專案的推動。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數據曁人工智慧發展部商業分析科專案經理徐宜安就說,特別是面對AI技術來得快又急,必須時常跟主管機關協作討論,確認不會違反相關規定。去年金管會鬆放寬境內外雲端委外規定,讓金融業的數據有了更多應用空間。
面對未來的發展,梁明喬表示,數位數據曁科技發展中心最早從數據即服務(Data as service)出發,發展到目前的生態圈整合,下一步就是瞄準以 AI 為核心的策略,包括AI 團隊的建置、技術框架制定,協助各子公司能加快AI適應的速度,讓內部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透過AI 生成自己需要的工具。「我們希望集團的每個人,不但是AI的使用者,更可以是創造者。」
國泰金控小檔案
成立於2001年12月31日,旗下包括國泰人壽保險、國泰世華銀行、國泰世紀產物保險、國泰綜合證券、國泰證券投資信託及國泰創業投資等六家子公司。目前集團客戶有1500萬,員工人數5萬人,總資產約12兆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