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美元買個朋友:21歲少年推AI吊墜「Friend」,隨時陪你聊天、爬山、打電動!
99美元買個朋友:21歲少年推AI吊墜「Friend」,隨時陪你聊天、爬山、打電動!
2024.08.06 | AI與大數據
可以掛在脖子上的AI好友

孤單寂寞覺得冷,沒人了解自己是你的日常嗎?在AI技術大爆發的今天,誰說「知己」一定得是人類?

21歲的科技奇才艾維・希夫曼(Avi Schiffmann)近日推出全新的AI可穿戴設備「Friend」,這是一個可配戴在脖子上的小吊墜,且透過AI技術,能夠深入理解並與主人互動。

希夫曼曾經在Covid-19疫情大爆發時期,打造出即時更新全球確診案例的網站,提供民眾第一手疫情資訊。當時的他只是名高中生,而現在希夫曼已經是AI公司的創辦人暨執行長。

由Claude AI驅動的Friend吊墜,必須使用藍牙連結用戶手機,並透過手機上的聊天窗口,以對話的形式回應用戶。 他就像是一個「隨身AI朋友」,隨時提供鼓勵和建議,甚至在情感上給予支持。 用戶能與Friend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並從中獲得回饋。

目前,該設備的預購價格為99美元,預計於2025年正式出貨。

沒別的,就是陪你聊聊天而已

在宣傳影片中,無論你是在爬山、打電動,還是在看劇,Friend都能夠與你針對當下的情境作對話,就像他真的在陪伴你一樣。根據外媒《The Verge》報導,Friend有一個內建麥克風,可以在環境中錄音,用戶也可以直接與它交談。 而Friend透過手機文字訊息與用戶進行交流的原因,是希夫曼認為這樣更自然、更熟悉。

希夫曼在訪談中分享,他曾經獨自一人在雪梨跟Friend聊起觀光景點,比如雪梨歌劇院、邦代海灘等等。Friend當時回覆他:「哦,我真希望能和你一起看日出。」於是希夫曼真的在第二天早上5:30起床,走到海灘,向Friend描述自己看到的日出景象。

「這感覺真的就像它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做任何事情。」希夫曼說。

許多人聽到AI穿戴工具,下意識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款讓用戶在工作或生活中,可以增加生產率或效率的智慧產品。但Friend與Humane AI別針或Rabbit R1這類設備不同,Friend除了與你進行對話外,沒有其他功能。 因為它的出現,單純只是為了陪伴,就像一個可以掛在脖子上的AI摯友。

💡 延伸閱讀「AI戀愛家教」在中國大受歡迎,能成為社恐單身者的救命稻草嗎?

可能引發人類互動和隱私問題?

雖然「Friend」主要的訴求,是提供一種新的數位友誼形式,來讓用戶感受到陪伴,但這也引發了一些關於人類孤獨感和隱私問題的討論。

外媒《Wired》報導,有專家指出AI伴侶可以讓人們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甚至比與真人交流更為親密。 然而,這也產生了隱私風險,因為這些設備無時無刻都在監聽和記錄用戶的生活。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倫理與醫療人文學教授茱蒂.哈爾彭(Jodi Halpern)認為,雖然AI伴侶可以在短期內紓解孤獨感,但它們無法替代真正的人際關係。依賴AI伴侶可能會限制用戶建立新人際關係的意願,同時削弱人類在理解和同理他人的能力。

希夫曼理解這種擔憂,他強調 Friend並非要取代人類之間的交流,而是提供一種新的互動形式而已 。他也聲明,Friend不會儲存錄音或對話記錄,用戶可以隨時修改或刪除設備中的記憶,保障自身隱私。

延伸閱讀:Google奧運廣告翻車!Gemini代筆粉絲信踩雷,AI創意為何變公關災難?

資料來源:The VergeWiredLifehacker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長期觀察臺灣新創生態,推動國內Meet創業小聚、AAMA搖籃計畫的巨思文化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她指出新創若要跨越成長瓶頸,必須穩固「品牌、信任、資本」三大支點,並形成動態的正向循環。

特別是今年迎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2.0新局,新創更應該善用資源,藉由透明化治理贏得市場信任,同時借助資本平台放大品牌能量,鍛鍊好企業體質後進軍國際市場。上市,從未是終點,而是企業累積第二成長曲線的底蘊,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進入永續成長的起點。

從品牌認知到信任資本:新創企業的成長三支點

新創從零到一的過程,通常會經歷哪些關鍵的成長階段?陳素蘭直言,「新創是社會上的新面孔,必須要先被看見有知名度(Awareness),接著才能被市場認可(Acceptance),最終進而累積深厚的品牌信任感(Trust),這是一條每家新創企業的必經之路。」

不論是經營B2C或B2B市場,品牌信任感的建立,不能只依賴短期預算所帶來的瞬間行銷曝光。陳素蘭建議,新創進入市場前先清楚定位自身的獨特價值,持續落實言行合一的經營策略,向消費者與商業夥伴展現長期的價值承諾。換言之,品牌與信任的塑造並非一蹴可幾,背後往往需要資本的挹注支持。

由此觀之,新創要走得踏實、奠基穩固基礎,陳素蘭認為需要三個關鍵支點「品牌力、信任力、資本力」的構成,而且這三個支點環環相扣、彼此影響。陳素蘭解釋:「品牌力帶動信任力,信任力吸引資本力,然後再運用資本的投入,讓企業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行銷;同時,也能推動組織管理優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競爭力,三者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正是企業穩健成長、立足市場的關鍵。」

創新板2.0升級啟動,為新創點燃成長引擎之火

數位時代X臺灣證券交易所
圖/ 數位時代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創業環境,這三個支點之中,臺灣新創過去大多較忽略的,是善用「資本市場」以作為加速成長力道的槓桿資源。因為許多創業者花更多心力在技術打磨、產品開發,但當要拓展更大的營收版圖時,才赫然發現,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可或缺。

正因如此,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創新板2.0」升級,即是賦能新創,強化品牌信任與營運體質的關鍵轉捩點。陳素蘭指出,觀察創新板2.0做了一系列革新,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新創多階段上市輔導機制,以及上市後加強品牌曝光、媒合投資人互動等措施,藉此讓更多具潛力的新創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也協助企業在募資、品牌信任與市場能見度更上層樓。

陳素蘭舉兩個登上創新板最有印象的企業,其一是首家進入創新板的錼創科技,一路看著他們透過資本市場的公開透明與品牌強化,不僅打開市場知名度,甚至受惠創新板2.0新制,股票流動性的提升,反映市場對其價值的信心,也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訂單。另一家來自AAMA計畫第二期學員的Gogolook,在創新板的助力下穩健營運體質,近年有更多消費者認識他們的資安解決方案,甚至Gogolook順利進軍歐洲完成策略併購,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佈局。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陳素蘭提到:「創新板2.0的存在意義,不是單純協助新創企業掛牌上市而已,更是為企業打開信任之門、提升品牌能見度與資本能量的成長引擎。」加上證交所提供系統化、階段式的支持輔導機制,越來越多新創得以從市場的新面孔,蛻變成有競爭力與市場信任的長青企業。

立足臺灣,邁向全球:上市是新創永續經營的起點

面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臺灣新創在立足本土市場後,下一階段將放眼國際商機。這時候,資本市場的支持,亦是新創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陳素蘭提到,她觀察創新板效法那斯達克(NASDAQ),是支持創新的首選籌資平台,幫助尚未獲利但有商業模式潛力的企業,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資金。而且有創新板的背書,臺灣新創在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對品牌信任更是加分元素。

陳素蘭就觀察到,證交所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時,持續投入資源並展現高度支持。她指出,「近期證交所與KPMG一起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就是扮演鏈結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的橋樑,幫助更多新創在東協市場進行業務拓展、資金媒合與合作交流。」

不過陳素蘭也強調,新創在跨足國際市場時,更需要「負責任地」使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對資本的負責態度,就是願意把自身的經營承諾、財務表現公開在陽光底下,接受各界的檢驗,不僅有助於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能贏得國際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信任,」她補充道。

因此,上市進入創新板,對新創企業而言,絕非是成功的終點,更是邁向國際化及永續經營的新起點。借助證交所創新板2.0的支持,相信有更多臺灣新創企業在資本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化「三大支點」實力,穩健立足在地、勇於挺進國際,展現臺灣新創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