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台灣新創進軍韓國!一個糖尿病管理App,如何拿下台灣、日本市占冠軍寶座?
又一家台灣新創進軍韓國!一個糖尿病管理App,如何拿下台灣、日本市占冠軍寶座?

又有一家台灣新創進軍韓國市場。

慢性病數位照護平台智抗糖(Health2Sync)在20日宣布,與長期合作夥伴、法國胰島素製藥公司賽諾菲(Sanofi)的市場策略合作已經擴展至韓國。

智抗糖團隊表示,此次合作是賽諾菲的智慧胰島素筆蓋SoloSmart™ 與智抗糖App數據首次在韓國市場整合,協助患者自動記錄個人化的胰島素施打資訊,搭配日常的血糖、飲食、運動和藥物紀錄,進一步執行糖尿病照護與管理,也是雙方繼台灣、日本、埃及之後,在第四個國家展開合作。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從今(2024)年5月份開始有當地夥伴做業務拓展,目前在韓國的註冊用戶數大約是2萬人,在當地診所與醫院病患的活躍度則接近75%。」智抗糖行銷經理李心文回應現階段成績。

這家新創公司是什麼來頭?

Health2Sync 智抗糖與賽諾菲攜手拓展韓國市場,推動智慧胰島素筆蓋 SoloSmart™ 與
智抗糖與賽諾菲攜手拓展韓國市場,推動智慧胰島素筆蓋 SoloSmart™ 與智抗糖App 數據整合。
圖/ 智抗糖提供。

智抗糖串接藥廠數據、打造App,協助糖友做健康管理

智抗糖成立於2013年,共同創辦人鄧居義(Ed)本身來自醫生世家,家族有糖尿病史。因為多次看著身旁長輩奮力對抗糖尿病,需要定期扎針刺出指尖血來檢測血糖濃度,促使他持續尋找市場上更好的治療方法。

直到市場上出現外型約50元硬幣大小、白色的連續葡萄糖監測儀,成功讓鄧居義的雙眼為之一亮。

鄧居義說明,透過感測器來減輕患者測量血糖時的負擔,真正要做的是將美國醫療大廠亞培App與智抗糖App之間的連續血糖監測(CGM,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數據串接整合,以此進行更加透徹的血糖數值變化分析與觀察,協助患者控管好糖尿病。

亞培的連續血糖監控系統FreeStyle Libre
亞培的連續葡萄糖監控系統,是透過一根軟管針與NFC感應技術,用來測量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再運用公式進一步推算血糖數值。
圖/ 智抗糖提供

「無論在台灣或日本,智抗糖的糖尿病管理軟體App都是市占率第一,且全球註冊用戶數突破百萬人。」鄧居義表示,智抗糖的App能夠提供患者隨時輸入血糖、血壓、體重及日常活動(如飲食、運動、藥物使用)等數值,再提供一目了然的血糖趨勢圖,方便患者檢視健康動態。

「智抗糖App透過簡單的視覺化圖表呈現連續血糖數值,讓患者可以清楚察覺哪一時段的血糖值控制不佳;同時用文字訊息提醒患者血糖異常原因、病情改善方式。如此一來,有助於控制病情。」鄧居義強調,患者必要時候還是需要透過抽血、扎指尖血等方法,以取得更加準確的血糖值。

智抗糖App產品圖.jpg
智抗糖App產品圖。
圖/ 智抗糖提供

智抗糖複製成功模式:與知名藥廠合作,正式進攻韓國市場

「我們非常期待這次和賽諾菲在南韓的合作。」鄧居義分享,智抗糖App從今年起開始支援韓語,「相信過往的合作經驗與成功模式能複製到其他市場、幫助更多的糖友。」

智抗糖
智抗糖團隊與賽諾菲團隊在韓國合影。
圖/ 智抗糖提供

截至今年8月份,智抗糖App在全球擁有136萬名註冊用戶。

台灣用戶數約50%、日本占30%、美國占5%、中東地區占5%,香港與馬來西亞占2%,「剛開始拓展的韓國市場目前有2%用戶數,但活躍用戶數已經超越去年上線的中東地區。」李心文補充說明。

智抗糖團隊表示,期待在未來整合各種裝置與數據,包括連續血糖監測(CGM)、血糖機(BGM)、運動和睡眠追蹤器以及智慧穿戴裝置等,打造糖尿病與慢性管理的即時監控生態系,「透過慢性病數位解決方案,促進全體健康、降低國家醫療支出。」

延伸閱讀:Z世代CEO來了!這股創業新勢力特質是什麼,為何讓前輩也大讚?

責任編輯:林美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打開信任之門,強化品牌韌性! 證交所創新板2.0引領新創以三大支點躍向國際資本市場

長期觀察臺灣新創生態,推動國內Meet創業小聚、AAMA搖籃計畫的巨思文化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她指出新創若要跨越成長瓶頸,必須穩固「品牌、信任、資本」三大支點,並形成動態的正向循環。

特別是今年迎來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2.0新局,新創更應該善用資源,藉由透明化治理贏得市場信任,同時借助資本平台放大品牌能量,鍛鍊好企業體質後進軍國際市場。上市,從未是終點,而是企業累積第二成長曲線的底蘊,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進入永續成長的起點。

從品牌認知到信任資本:新創企業的成長三支點

新創從零到一的過程,通常會經歷哪些關鍵的成長階段?陳素蘭直言,「新創是社會上的新面孔,必須要先被看見有知名度(Awareness),接著才能被市場認可(Acceptance),最終進而累積深厚的品牌信任感(Trust),這是一條每家新創企業的必經之路。」

不論是經營B2C或B2B市場,品牌信任感的建立,不能只依賴短期預算所帶來的瞬間行銷曝光。陳素蘭建議,新創進入市場前先清楚定位自身的獨特價值,持續落實言行合一的經營策略,向消費者與商業夥伴展現長期的價值承諾。換言之,品牌與信任的塑造並非一蹴可幾,背後往往需要資本的挹注支持。

由此觀之,新創要走得踏實、奠基穩固基礎,陳素蘭認為需要三個關鍵支點「品牌力、信任力、資本力」的構成,而且這三個支點環環相扣、彼此影響。陳素蘭解釋:「品牌力帶動信任力,信任力吸引資本力,然後再運用資本的投入,讓企業能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強化市場行銷;同時,也能推動組織管理優化,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品牌競爭力,三者之間形成正向循環,正是企業穩健成長、立足市場的關鍵。」

創新板2.0升級啟動,為新創點燃成長引擎之火

數位時代X臺灣證券交易所
圖/ 數位時代

相較於國際市場的創業環境,這三個支點之中,臺灣新創過去大多較忽略的,是善用「資本市場」以作為加速成長力道的槓桿資源。因為許多創業者花更多心力在技術打磨、產品開發,但當要拓展更大的營收版圖時,才赫然發現,資本市場的力量不可或缺。

正因如此,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創新板2.0」升級,即是賦能新創,強化品牌信任與營運體質的關鍵轉捩點。陳素蘭指出,觀察創新板2.0做了一系列革新,包含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提供新創多階段上市輔導機制,以及上市後加強品牌曝光、媒合投資人互動等措施,藉此讓更多具潛力的新創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也協助企業在募資、品牌信任與市場能見度更上層樓。

陳素蘭舉兩個登上創新板最有印象的企業,其一是首家進入創新板的錼創科技,一路看著他們透過資本市場的公開透明與品牌強化,不僅打開市場知名度,甚至受惠創新板2.0新制,股票流動性的提升,反映市場對其價值的信心,也進一步吸引更多國際訂單。另一家來自AAMA計畫第二期學員的Gogolook,在創新板的助力下穩健營運體質,近年有更多消費者認識他們的資安解決方案,甚至Gogolook順利進軍歐洲完成策略併購,並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佈局。

從這兩個案例當中,陳素蘭提到:「創新板2.0的存在意義,不是單純協助新創企業掛牌上市而已,更是為企業打開信任之門、提升品牌能見度與資本能量的成長引擎。」加上證交所提供系統化、階段式的支持輔導機制,越來越多新創得以從市場的新面孔,蛻變成有競爭力與市場信任的長青企業。

立足臺灣,邁向全球:上市是新創永續經營的起點

面對全球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臺灣新創在立足本土市場後,下一階段將放眼國際商機。這時候,資本市場的支持,亦是新創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陳素蘭提到,她觀察創新板效法那斯達克(NASDAQ),是支持創新的首選籌資平台,幫助尚未獲利但有商業模式潛力的企業,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資金。而且有創新板的背書,臺灣新創在進入海外市場的時候,對品牌信任更是加分元素。

陳素蘭就觀察到,證交所協助新創拓展海外市場時,持續投入資源並展現高度支持。她指出,「近期證交所與KPMG一起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就是扮演鏈結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系的橋樑,幫助更多新創在東協市場進行業務拓展、資金媒合與合作交流。」

不過陳素蘭也強調,新創在跨足國際市場時,更需要「負責任地」使用資本市場的資金。「對資本的負責態度,就是願意把自身的經營承諾、財務表現公開在陽光底下,接受各界的檢驗,不僅有助於建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能贏得國際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信任,」她補充道。

因此,上市進入創新板,對新創企業而言,絕非是成功的終點,更是邁向國際化及永續經營的新起點。借助證交所創新板2.0的支持,相信有更多臺灣新創企業在資本市場穩健成長,持續深化「三大支點」實力,穩健立足在地、勇於挺進國際,展現臺灣新創追求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堅實動能。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