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超微遭爆會計異常、延後發布年報,股價5天嚇跌29%!發生什麼事?
美超微遭爆會計異常、延後發布年報,股價5天嚇跌29%!發生什麼事?

美國知名賣空機構興登堡(Hindenburg Research)本周發布報告,指控美超微(Super micro)財務披露存在「明顯的會計異常」。該指控指出, 美超微「未披露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涉及梁家兄弟台美兩地公司的交易。此外,興登堡還發現美超微可能透過合資公司,出口高技術產品給參與新疆民族壓迫行動的中國國企。

針對興登堡的指控, 美超微聲明指出,將推遲提交年度10-K財報從6月30日至8月30日,原因是需要進行「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審查。

受此影響,美超微股價在28日當天下跌19%、近5個交易日內下跌逾29%,28日收盤443美元,遠低於3月份的1188元歷史高點,也使美超微董事長梁見後個人財富淨值單日蒸發逾8億美元(約新台幣257億元)。

梁見後_美超執行長_2024_06_04_蔡仁譯攝-12.jpg
在興登堡提出指控後,美超微股價在28日當天下跌19%、近5個交易日內下跌逾29%;右為梁見後、左為黃仁勳。
圖/ 蔡仁譯攝影

興登堡是什麼機構?如何靠賣空獲利?

興登堡是一家專注於賣空(short selling)的美國投資研究公司,該公司通過其網站公開報告,指控公司欺詐和瀆職行為。而在發佈報告之前,興登堡通常會先進行放空操作,並在報告發佈後,從股價下跌中獲利。

近期於8月初,興登堡指控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主席Madhabi Puri Buch和她的丈夫持有一家離岸基金的股份。而Gautam Adani的兄弟、Vinod Adani的合夥人也大量投資了該離岸基金,使印度億萬富翁阿達尼(Gautam Adani)的主力企業阿達尼企業(Adani Enterprises)股價跌近5%,旗下能源事業都下跌在3%到8%之間。

興登堡之前的最知名的狙擊對象是Nikola電動車,稱該公司是「建立在數10個謊言之上的欺詐行為」,並認為其創始人米爾頓(Trevor Milton)對大部分欺詐活動負責。報告發佈後,Nikola的股票下跌了40%,更促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展開調查。

nikola badger2.jpg
興登堡之前的最知名的狙擊對象是Nikola電動車,稱該公司是「建立在數10個謊言之上的欺詐行為」。
圖/ Nikola

興登堡指控美超微4大問題

一、會計操縱問題

興登堡指出,美超微涉及多次會計操縱行為,其中包括收入認列不當和短報費用,使得營收、利潤和毛利率被墊高。事實上,2020年美超微就曾因會計違規而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處罰,涉及超過2億美元的不當收入認列和費用短報。

二、家族企業問題

美超微與CEO梁見後兄弟所控制的兩家關聯企業大訊科技(Ablecom)和肯微科技(Compuware)存在許多未充分披露的交易,這些交易可能被用來操縱公司財務數據。

此外,報告指出美超微未揭露一些有業務往來的關係企業,包括梁見後的小弟梁建章所擁有的兩家生產伺服器零部件的台灣公司。

三、售後服務問題

報告也指控美超微的產品品質存在問題,並且售後服務差,導致多家重要客戶流失,包括特斯拉、CoreWeave和Digital Ocean等大客戶。問題包括伺服器硬件故障率高、固件問題以及產品未經充分測試便發貨等。

四、治理與法規問題

報告也指出,美超微的公司治理存有嚴重問題,包括在會計醜聞事件後重新聘用曾參與該事件的高管。另外, 美超微與一家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國有企業「烽火」(Fiberhome)的合資企業也引起違法質疑。 儘管這家中國公司因參與對新疆少數民族的壓迫行為被列入制裁名單,美超微仍繼續向其提供高技術產品。

另外,美超微元件也通過新成立的香港空殼實體運往俄羅斯最大的軍民兩用晶片進口商。該俄羅斯進口商現在受到OFAC的制裁。

在興登堡27日釋出報告後,美超微仍未針對上述指控做出回應,僅表示 「不評論外界對該公司的傳言和猜測。」

美超微推遲年度10-K財報,審查內部控制

在興登堡提出指控後,美超微僅聲明指出「將推遲提交年度10-K財報至8月30日」,原因是需要進行「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審查。不過,該公司並未調整早前公佈的2024財年及第四季度的收益報告。

根據該報告,美超微在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內,淨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一倍,達到53.1億美元,主要受到人工智慧(AI)硬體需求強勁的推動。

美超微專注於銷售AI伺服器解決方案,其伺服器機櫃可以配備多達八張GPU及液冷技術,比傳統風扇更有效地散熱。美超微也生產資料中心系統,如可在單一機箱內結合兩台計算機的雙子伺服器(Supermicro Twin SuperServer)、可大量部署在資料中心機櫃內的刀片伺服器(SuperBlade)、閃存儲存設備(All-Flash NVMe Servers)等。

自3月歷史高點至今,梁見後身價蒸發逾6成

儘管受到財務指控影響,AI硬體需求旺盛仍為美超微業績帶來顯著增長。自今年初以來,其股價在AI硬體需求的推動下仍大幅上漲55%。然而,股價在近5個交易日內下跌近3成後,目前仍未能重返3月份的歷史高點。

《彭博》指出,這對美超微和梁見後而言是一大轉折,梁見後的財富幾乎是來自他對美超微的持股。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因當時市場對AI伺服器的強勁需求,梁見後的身價在3月時一度衝上90億美元(約新台幣2901億元)。

不過,截至週三,梁見後的財富淨值已經回落至約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28億元),自高點萎縮62%,使得今年增幅縮小至約15億美元(約新台幣483億元)。

延伸閱讀:輝達財報超出預期,為什麼股價卻跌了?黃仁勳遇到哪5大挑戰?
梁見後是誰?帶領美超微股價一年飆近1,000%!解密你不知道的梁見後

責任編輯:李先泰

資料來源:《興登堡》、《siliconangle》、《路透社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