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不潮了?超受Z世代、Alpha世代歡迎的Alo Yoga在紅什麼?
lululemon不潮了?超受Z世代、Alpha世代歡迎的Alo Yoga在紅什麼?
2024.09.19 | 新零售

運動服飾品牌lululemon不潮了?

lululemon近期正面臨北美市場的成長困境。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6月發布財報前,lululemon的股價一度下跌40%,主因是北美市場成長遲緩以及產品長的離職。儘管其財報顯示全球營運表現優於預期,但北美市場的同店銷售在2024財年第一季停滯,第二季甚至下降了3%。這樣的情況顯示lululemon越來越依賴海外銷售來支撐成績。

此外,今年7月lululemon也一度下架收到許多負面評價的新系列產品Breezethrough。

然而,lululemon的困境或許不只在於自身。根據全球投資銀行傑富瑞 (Jefferies)的報告,北美的運動服飾市場成長正在放緩,且已有穩定利基市場的小型競爭者正對著lululemon緊咬不放,其中之一就是崛起的瑜珈服飾品牌Alo Yoga(以下簡稱Alo)。

Alo Yoga嶄露頭角,威脅lululemon

和lululemon市場定位相近的Alo,在近年成為了前者不可輕忽的對手。

北美運動休閒服飾市場占比
2024年4月北美運動休閒服飾市場占比,其中Alo Yoga占4~5%。
圖/ 重製圖表

根據紐約數據分析公司Earnest Analytics,自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Alo在運動休閒服飾市場中的份額成長了1%,約佔4~5%,就銷量而言與Adidas和Under Armour等品牌差不多;而lululemon雖然仍佔大宗,卻沒有成長,維持20~25%,整體版圖的變化不大。

但lululemon與Alo是直接的競爭者。根據Earnest Analytics的報告,有63%的Alo購買者也會購買lululemon的商品,兩者的客群有很大部分重疊。

此外,根據資產管理公司Berstein的數據,在Alo的所有美國門市中,有84%都開在距離lululemon門市約800公尺的距離內,Alo來勢洶洶。

瞄準Z世代,Alo Yoga的成功策略

雖然Alo和lululemon的產品乍看之下相當雷同,且主要客群都瞄準富有、重視生活時尚的新中產階級女性,Alo卻在兩點細微之處作出了差異化:瞄準更年輕的客群,以及讓品牌更往時尚靠攏。

策略一:深耕更年輕Z世代和Alpha世代

當喜愛lululemon的千禧世代年齡層逐漸上升,Alo將眼光放在更年輕的Z世代和Alpha世代身上,其首要策略就是耕耘品牌在社群流行的影響力。

Z世代現年約14-27歲之間,身為數位原生代,具有追逐流行、容易受到網紅影響的特性,而現年約14歲以下的Alpha世代為千禧世代的兒女,也高度受到網路影響。

根據全球行銷權威Philip Kotler在2021年出版的行銷專書《行銷5.0》,Z世代和Alpha世代更偏好「吸睛程度高」的品牌。

Alo Yoga官方社群平台貼出社交名媛Kendall Jenner及其他網紅的商品實穿照

事實上,Alo起初走紅便是因為美國社交名媛及模特兒Kendall Jenner、Hailey Bieber和Bella Hadid等在疫情期間被狗仔隊拍到穿著Alo的服飾外出,年輕女孩對「It Girl」(指因社交生活風格而聲名大噪的年輕女性)的關注和嚮往因此讓Alo成為流行追捧的新寵。

根據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Danny Harris的說法,2022年Alo的銷售額相較於前一年幾乎翻倍,突破10億美元。

這些名流們其實都是Alo的非正式合作夥伴,他們並非Alo的品牌代言人,卻定期收到免費的產品,也常被邀請參觀公司總部,其在年輕族群——尤其是Z世代和Alpha世代——的高度影響力讓他們成為了Alo行走的廣告。

延伸閱讀:Z世代意思是什麼?嬰兒潮、X、Y、Z、α世代差在哪?一張圖理解「五代差異」

策略二:讓網紅成為行銷推手

現在,Alo的官方社群平台也經常上傳名人、中小型網紅穿著自家服飾的照片,試圖利用網紅示範打進網路世代的心。

此外,Alo也嘗試用科技創新的方式連結年輕世代,例如曾在2022年推出專屬NFT,以及在遊戲平台Roblox上推出虛擬店面和商品。Danny Harris表示,擁抱創新讓Alo在運動服飾市場中做出差異,「我把Alo看作是特斯拉,而其他品牌像是福特或通用汽車。

Alo Yoga官網商品
Alo Yoga商品結合機能與時尚設計。官網的產品挑選指南以「運動類型」作為分類指標之一。
圖/ Alo Yoga

另一方面,同樣以瑜珈服飾為主要產品,Alo卻將運動機能與時尚更緊密結合,貫徹了「Studio-to-Street」(意即可以直接從瑜珈教室穿到街頭)風格的精神。

當lululemon更常被定位成運動機能商品時,Alo更像是時尚單品。一名洛杉磯27歲女性財務專員Kayla Harrell告訴《華爾街日報》時尚專欄,「以前我會穿lululemon,但它其實更像只是單純的瑜珈褲和上衣,而且沒那麼可愛。」她表示自己現在會改穿Alo,認為Alo更「實穿」。

Alo在Instagram上主要發布時尚內容的帳號 @alo現在擁有235萬名粉絲,是繼品牌主帳號 @aloyoga的344萬粉絲後,最大的支線帳號。該帳號上,比起單純放模特兒穿自家商品做瑜珈的照片,更多的是名人、網紅以Alo的商品穿搭所拍的街拍照。

時尚與機能的融合:Alo的優勢

除此之外,Alo也在2022年和時尚界掛鉤,成為該年紐約時裝周的合作夥伴,以一系列的身心靈健康活動推廣品牌和產品,今年更將跨足歐洲,在倫敦時裝週舉辦類似活動。

延伸閱讀:Z世代為何不愛Google,卻偏愛2款App找答案?一句話曝關鍵:「眼見為憑」更重要!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1《華爾街日報》2《Retail Div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助你高效升級專業實力, 香港科技大學 Digital MBA 為專業人士打造高效進修路徑
助你高效升級專業實力, 香港科技大學 Digital MBA 為專業人士打造高效進修路徑

星期六早上9點,一位科技公司的策略長在家中啟動筆電,準備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線上直播課程。這是他報讀線上MBA課程後的第6週,平常全力投入公司業務、晚上與假日則用於進修科技與商業管理等相關議題,在緊湊的生活中,持續充實知識、拓展視野。

這位策略長並非特例,而是全球許多專業人士的縮影。根據多項國際調查,線上MBA課程的報名人數近年持續攀升,也有越來越多學校加入線上MBA的行列。線上MBA,不再是疫情期間的權宜方案,而是兼顧效率與彈性的理想進修模式。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 (Part-time Hybrid Mode) ,早在數年前便瞄準此趨勢,率先推出亞洲首個數位MBA課程(以下簡稱DiMBA),結合國際師資、混合式學習模式與沉浸式學習課程,為新世代管理人才量身打造職場升級的最佳路徑。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李兆基商學院大樓。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港科大 MBA 連續2年勇奪亞太第一寶座

提及港科大,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全英語教學環境、國際化師資和多元學生背景,尤其在科技創新與商業管理兩大領域,更是具備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佈的「2025大學影響力排名」報告中,港科大再次蟬聯全球第19名,持續引領亞太區高等教育發展。

港科大不只整體表現備受肯定,MBA課程更是表現亮眼,其以「培養立足亞洲、放眼世界的領導人才」為課程使命,致力於協助商業菁英養成全球視野與在地洞察力,因而深受業界領袖與學生的一致肯定。不僅超過14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香港第一,在《彭博商業週刊》全球最佳商學院MBA排名中,更連續2年抱走亞太區第一名的殊榮,成為想要提升商業領導力與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士進修首選。

這樣的聲譽和實力,也清楚體現在學員背景多元化上。根據港科大統計,DiMBA課程的前三屆學員來自美國、加拿大、台灣、新加坡、日本及韓國等20幾個國家,涵蓋製藥、區塊鏈、投資銀行、旅遊、零售等多元產業背景,並服務於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包括萬事達卡(Mastercard)、花旗(Citi)、摩根大通(JP Morgan)、滙豐(HSBC)、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國際)、騰訊控股、迪奧(Christian Dior)、國泰航空 、 UNIQLO(優衣庫) 等。

那麼,為什麼港科大DiMBA課程能夠吸引眾多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中高階專業管理人才?關鍵就在以下5大課程特色。

特色1、全球頂尖師資陣容
港科大DiMBA課程的師資團隊橫跨全球25個國家,且兼具學術深度與實務經驗。除了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UCLA等全球知名院校的知名學者外,更不乏曾任職於跨國企業的業界領袖,將第一線的管理經驗與洞察帶入課堂,讓學員得以融合理論與實務,拓展全球視野。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實體授課現場。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特色2、彈性教學模式,兼顧工作與學業
港科大DiMBA的課內容涵蓋完整的商業核心知識及多元選修課程,學員可依據個人興趣與職涯規劃,深入探索AI人工智慧、區塊鏈、ESG永續發展等最新商業趨勢,培養跨領域競爭力。

至於教學模式則依課程內容彈性設計。以理論知識為主的課程,採用「50%預錄影片+50%線上直播」的混合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先觀看預錄影片、研究真實商業案例,並在之後的直播課程中,與來自各地的同儕討論和交流。講述溝通和領導等關鍵軟技能,或是以案例研究為核心的課程,完全以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教學品質,讓學員可依照個人步調安排進度,在不影響工作與生活的前提下靈活學習。

特色3、台港往返方便快速,輕鬆重溫校園生活
雖然課程大都可以線上完成,但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安排,參加實體課程,體驗校園生活。往返香港與台灣的單程交通時間不到兩個小時,因此,學生可以輕鬆前往港科大體驗世界一流的先進設備,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和菁英進行面對面互動交流,使MBA之旅更加豐富。

特色4、全球沉浸式學習,拓展國際視野與實戰力
為提昇學習成效並強化國際競爭力,港科大DiMBA課程特別設計全球沉浸式學習(Global Immersion Week)活動,並與英美等眾多國際頂尖學府合作,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與世界級師資近距離交流,及親訪Amazon、華納兄弟等全球頂尖企業,近距離了解實務運作與創新策略。

整體內容涵蓋三大學習面向,第一:動態工作坊,由國際頂尖師資引導的互動式課程,深入探討科技、創新與創業等關鍵議題;第二:企業參訪,深入知名企業實地觀摩,瞭解其營運模式與最佳實務操作邏輯;第三:文化體驗,透過導覽與各式活動,理解當地文化、歷史與商業生態,從生活視角理解市場脈動。

對學員來說,參與全球沉浸式學習活動可以獲得2大助益:一是與全球業界領袖、校友及同儕深度交流,建立國際人脈;二是透過與國際教授和領導者的對話汲取經驗,不僅有助於提升領導力與決策力,也能帶回具體可行的創新構想,推動組織轉型與業務成長。

香港科技大學MBA
DiMBA學生到UCLA美國參與海外交流。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香港科技大學MBA
DiMBA學生到UCLA美國參與海外交流。
圖/ 香港科技大學MBA

特色五、激發創新與提昇領導力,港科大DiMBA成職場最佳跳板
港科大DiMBA課程打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在專注工作的同時,也能彈性提升管理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為鼓勵多元背景的優秀人才加入,港科大更設立多元種類的獎學金制度,包含任職於商業科技創新領域、社會與公共服務產業、對企業有重要貢獻、或具女性領導者身份等優秀的申請者,提供專屬獎學金的支持。

對於渴望在職涯中精進自我、擴展人脈、掌握未來趨勢的中高階人才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兼具效率與深度的進修旅程,更是一個放眼國際、重塑個人競爭力的最佳跳板。

台灣豪敏有線公司執行長趙蔓𡩋 (DiMBA 2023級)認為,港科大DiMBA課程靈活而嚴謹的設計,讓職場人士能夠跨領域學習到有價值的知識,再加上同學們的背景多元又專業,使得課堂討論經常出現大膽、打破傳統的視角,有助於思維的轉變和激發創新潛能。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校友:趙蔓𡩋。
圖/ 香港科技大學

曾在中華區微軟工作的台灣菁英黃開宇 (DiMBA 2021級),在加入港科大DiMBA 課程時,已有20年以上的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工作經驗,為了提高商業視野和策略思維及加深領導技能,選擇就讀港科大MBA,並將課程中學到的最新商業技術和知識,與自身原有知識和技術結合,不僅讓自己的思考方式更多元、更懂得如何發揮創造力,在領導能力上也更上一層樓,從而更有信心去迎接未來更多工作上的挑戰。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Digital MBA校友:黃開宇。
圖/ 香港科技大學

港科大DiMBA第三輪招生將在今年8月27日(三)截止 ,現在報名,明年2月就可以開課,把握機會開啟知識升級之旅!
或參加 8月5日(二)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辦全球現場諮詢活動 ,您也可以花30分鐘與招生團隊會面,深入了解港科大MBA課程,實現職涯夢想,就趁現在!

港科大DiMBA課程打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在專注工作的同時,也能彈性性提升管理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主修課程可以線上完成,但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安排,參加實體在港選修課,體驗校園生活。 DiMBA課程特別設計全球沉浸式學習(Global Immersion Week)活動,並與英美等國際頂尖學府合作,在為期一週的時間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與世界級師資近距離交流,親訪全球頂尖企業,近距離了解實務運作與創新策略。

了解更多:立即申請港科大DiMBA課程
8/5(二)港科大全球現場諮詢在台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