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Go、弓箭傳說2⋯在紅什麼?為何輕度遊戲更吃香?一文拆解台灣手遊市況
卡皮巴拉Go、弓箭傳說2⋯在紅什麼?為何輕度遊戲更吃香?一文拆解台灣手遊市況

今年台灣年底最讓人驚奇的,應該就是《卡皮巴拉Go!》和《弓箭傳說2》,現在這兩個遊戲都在台灣iOS暢銷榜的前五名,也盤據了許久。

兩遊戲都有輕度好上手的形象、配上縝密且令人上癮的數值體系,並利用Roguelike關卡堆疊技能的方式塑造各種爽快感。

有趣的是,台灣可以說是全球這兩個遊戲表現最好的市場。《卡皮巴拉Go!》在中國的暢銷榜大約20名上下,日本則逐步下滑到80名左右。

這似乎代表台灣整體的手機玩家,更趨向輕鬆快速獲得爽感的使用者行為,而且也有更高的意願,為了獲取爽感進行付費。

目前看來, 需要花大量心力去獲得樂趣的遊戲,在手機上可能會越來越不吃香 ,更不用說很多大IP的遊戲在玩法上沒有創新,間接也造成玩家沒有驚喜感,影響到口碑的傳播與樂趣的養成。

大IP失靈?優化、容量成2大痛點

今年包括《幽遊白書》、《聖鬥士星矢、《RO》等大IP新手遊的表現,都沒有像往年有席捲市場的態勢,這些經典IP不論在記憶度或是玩法上,可能對玩家已經缺乏新鮮感。過往幾年成功的套路,在今年明顯受到挑戰。

也有幾款大作如《逆水寒》、《無限暖暖》遊戲品質很優秀,但感覺在手機上的適配性似乎都沒做到最好。尤其是《無限暖暖》,用手機玩和PC玩幾乎是2A和3A等級的差異,《逆水寒》也有不少玩家提到PC的體驗比手機好太多。

對於3A手遊大廠而言,做跨平台的新遊戲幾乎已經是標配,但為了追求性能與表現力,手機端的優化反而會被壓縮,除了畫面與UI操作以外,動輒10G~20G以上的下載容量需求,都會讓手遊玩家在心理上與空間上,都有強烈的負擔。

這也讓遊戲市場二元化區分的更加明顯,要耗時費力的遊戲玩家更趨向主機/PC,而手機的玩家更趨向簡單上手。

輕鬆舒壓是手遊重點趨勢

手遊這幾年往重度發展的趨勢,看來已經超過了這些只想要紓解生活壓力玩家的負擔。碎片化、更好上手、簡單無負擔的遊戲更讓人願意留在手機中,現在每個月營收超過1億美元《Pokemon TCG Pocket》,就是最好的案例。

有的大廠也發現了這個趨勢,NC的《君主之旅》首次把天堂的IP,融入這一兩年中國流行的放置開寶箱玩法。

但老實說,我覺得這遊戲如果沒有IP加持,應該成績會蠻慘的。開寶箱的爽感表現非常差,獲取相關道具的反饋感也沒有驚喜,可以說是沒太大亮點,感覺像是NC的一個嘗試,不過出乎意外成績似乎還不錯。

與騰訊網易越做越重度不同,NC的轉向更像是對市場的一種妥協,對於12年來首次在季度財報中出現虧損的天堂巨頭來說,似乎也是不得不的一種選擇。

快速獲利,比長遠經營更重要?

另外聊聊中國的小遊戲。這兩年對岸小遊戲整個大爆發,原本預期台灣應該會受到大量類似遊戲的霸榜入侵,後來發現這些小遊戲都有一些不良的體質問題。

首先是優化普遍不佳,這些遊戲進入台灣都從Web端直接玩改成App版本,幾乎每一款都有優化bug問題。

另外就是這類遊戲很講求前期的快速回收,對於留存較不看重,靠著小遊戲的流量紅利不斷滾營收 ,但這個市場條件在台灣不存在,使得當這類遊戲無法順利取量成本飆升時,就會發現LTV倍率(顧客終身價值)不如預期。

這時若再加上優化問題影響營收,一開始減少廣告預算,遊戲生命週期馬上就會走向衰退。

甚至我認為, 小遊戲興起的這兩年,反而對中國遊戲業的發展是一種傷害,因為它把所有中小遊戲廠商的創新動能,都拉入一個只追求前期快速賺錢回本,忽視長期留存體驗的行業標準中。

傳統行銷式微!創新才是生存之道

最後聊一下遊戲的行銷宣傳。今年有個感覺, 用戶的訊息接收碎片化越來越明顯。

以前遊戲上線找張惠妹或蔡依林當代言人,整個產業都會傳開,大家都會聚焦關注這些代言人是怎麼表現廣告的。現在即使找周杰倫當代言,整個業界似乎也沒太多人關注。

每個玩家有自己習慣看的YT頻道、習慣追蹤的KOL,習慣的娛樂獲取方式。外界訊息如果不夠強烈、特殊、且密度高,很難進入每一位玩家固定的訊息圈。

每個玩家的訊息圈都略有不同,已經無法像以前一樣「代言人+電視廣告+大預算」進行取量,就能簡單接觸所有人。 當遊戲缺乏口碑,訊息傳播又局限在固定的大家都熟悉的媒介,FB/YT/IG都已經擠到不能再擠時⋯⋯,找不出新的、或足夠廣的訊息傳遞方式,就很難獲得足夠的關注度,再好的創意或再知名的明星都可能無效。

遊戲業每年的成功典範都會換過一次,台灣手遊市場今年的狀態就是一灘死水中,唯有創新者能生存。

這個創新不只是玩法,連廣告投放、預約、創意、媒體渠道、聯動、KOL、爽感體驗、訊息傳遞方式等,都需要有不同的做法,才能持續堅持在這個行業中。

延伸閱讀:【觀點】《黑神話》是如何煉成的?日本遊戲開發者為何吃驚?從2命題思考3A大作迷思

本文授權轉載自: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Hami書城、OMIA學東西到AI繪本,春水堂科技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優化營運效能
從Hami書城、OMIA學東西到AI繪本,春水堂科技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優化營運效能

春水堂科技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導演張榮貴創辦,以網路動畫《阿貴》揚名並且獲得國際市場關注;2006年,春水堂科技成為中華電信集團的關係企業,業務核心從多媒體創作轉向數位閱讀與學習,目標是以內容科技創新打造華人市場最優質的數位閱讀與學習生態系。

為優化產品服務體驗,春水堂科技除因應客戶需求優化產品服務,亦透過人工智慧等技術賦能產品,例如,打造AI店長並串聯Hami書城,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閱讀介面詢問書籍資訊、查詢關鍵字與獲得書單推薦等,以及跟中華電信研究院合作、協助出版商推出AI影音繪本產品等;為確保服務品質,在正式推出新產品服務前,春水堂科技會進行各種驗證與測試,這時候,公司的網路連線品質是否足以因應變得至關緊要,事實上,這也是春水堂科技會採用並持續升級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的原因。

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優化營運效能

對春水堂科技來說,穩定與安全的無線網路不僅是IT環境,更是驅動員工生產力與推進韌性營運的關鍵,因為,春水堂科技的員工都是以筆記型電腦辦公,隨著連網裝置設備越來越多,既有WIFI AP與Controller不敷使用,春水堂從品牌信譽、產品功能、資安防禦、維護管理、合作夥伴等指標選擇適切的產品,最終於2019年10月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11優化無線網路環境並獲得亮眼成果。

爾後,隨著員工人數增加、連網裝置數量與種類倍增,以及辦公室空間格局調整,原本的AP11架構難以滿足日益複雜的需求,春水堂科技決定升級無線網路架構:導入3台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25,為下一階段的營運升級鋪路。

鉅晶國際
圖/ 鉅晶國際

春水堂科技系統管理部資深經理楊文斌將升級無線AP的原因歸結為三點:「首先是連網裝置激增:每位員工都有筆記型電腦與手機,同一個時間最高有150台裝置連接無線網路,如果不升級,會直接影響連線品質,甚至拖慢營運流程順暢度。」其次是智慧辦公需求擴展:隨著辦公室空間的重新規劃,例如新增電子白板、電子看板、冷氣控制器等智慧設備,必須重新規劃無線網路AP才能確保裝置的正常穩定運作。

例如會議室的電子白板與散落四處的智慧電視、冷氣控制器等設備,需要重新規劃AP架構以確保裝置設備的正常運作。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升資安防禦能量:除了延續AP11的WPA2/WPA3加密機制、Enhanced Open(OWE)加密傳輸,以及透過SSID隔離訪客與員工網路,AP25還新增了應用層閘道(Application-level Gateway)來過濾特定應用層通訊,以及入侵偵測(Intrusion Detection)功能即時監控並攔截潛在攻擊行為,將防護層級再向上推一階。

「目前,我們的無線網路架構整合了3台AP11與2台AP25,還留有1台AP25為新會議室預留部署彈性,可以因應需求隨時開通無線網路,為企業持續成長做好準備。」楊文斌如是總結。

鉅晶國際
圖/ 鉅晶國際

三大關鍵,春水堂科技將持續深化與HPE與鉅晶國際的合作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25後,再也沒有員工反應無線網路的連線問題,使用者對無線網路服務的滿意度提升,再加上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在性價比與管理維護的優勢,春水堂科技將持續深化與HPE跟鉅晶國際的合作關係。楊文斌面帶微笑的說:「從目前的筆電、手機到未來的智慧手表等穿戴式裝置設備,員工的連網需求只增不減,再加上AI繪本等新服務的穩定度測試,可以預期,我們對無線連網的需求將不斷攀升,需要HPE與鉅晶國際給予相應支援。」

展望未來,春水堂除攜手HPE與鉅晶國際打造穩定、安全、可擴展的無線網路環境,還會因應業務需求擴展合作深度與廣度,讓春水堂科技可以精準且快速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創造台灣數位閱讀與學習生態圈的多贏。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