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饗疑食物中毒升至39人!北市打槍復業申請,旗下饗A Joy、旭集⋯稽查過關
饗饗疑食物中毒升至39人!北市打槍復業申請,旗下饗A Joy、旭集⋯稽查過關

【2025/1/9 10:30 更新】
饗饗微風信義店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由於醫院通報就醫人數增至39人,且有持續擴大之虞,北市府不同意業者復業,同時全面稽查饗賓其餘5家自助餐店。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8日晚間指出,同時針對饗賓集團旗下另外5家自助餐店進行稽查,內容包含食品業者登錄、產品責任險、技術證照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等, 其中饗 A Joy、旭集和食集錦天母店符合規定。

不過,旭集和食集錦信義店查獲冷食區牆面不潔、熟食區設備不潔、製冰機後方不潔及3名員工未更新廚師證,饗食天堂京站店有冰箱內及邊框不潔、生魚片下方濾網不潔等缺失,饗食天堂信義店則是庫房風扇不潔,皆要求限期改善,否則開罰新台幣6萬元到2億元。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截至8日中午為止,醫院通報至INPARADISE饗饗微風信義店用餐後身體不適的19人,大多是5日至此餐廳用餐,另有部分民眾是6日前往,共同食用品項包含生魚片、生蠔及干貝。

由於停業通知7日下午就已送達業者手上,但衛生局人員晚間到場仍發現營業事實,考量此案影響層面廣大,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第13款,處最重罰新台幣300萬元。

饗饗出包!1/5起傳出食物中毒案例

人氣自助餐廳「INPARADISE 饗饗」傳出食安疑慮,多名網友分別在不同論壇發文,表示 1 月 5 日至微風信義店用餐後,隔天出現頭暈、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質疑為食物中毒。 饗賓集團已初步回應,表示積極配合衛生局調查,釐清事件原因。

一名網友於 Threads 發文詢問,表示 1 月 5 日中午至饗饗微風信義店用餐後,隔日出現食物中毒症狀,包含畏寒、噁心嘔吐、頭暈頭痛、發燒、腹痛腹瀉等。

饗饗微風信義傳多人餐後不適.jpg
圖片擷取自 Threads,因內含個人資料,《經理人》以協助註銷處理。
饗饗微風信義 dcard.jpg
圖片擷取自 Dcard。

Dcard 也有類似貼文,不少留言回應出現相同症狀,且不限用餐時段,午餐、下午茶、晚餐時段均有網友回報相關症狀。

饗饗微風信義 dcard 留言.jpg
圖片擷取自 Dcard。

「INPARADISE 饗饗」為饗賓集團旗下知名品牌,以提供無限量的豐富餐點聞名,目前共有信義店、新莊店 2 間分店。然而目前微風信義店 Google Maps 留言評論區出現多則留言,表示用餐後身體不適,且時段多集中於 1 月 5 日。

饗饗於 Google Maps 留言區表示,公司非常重視消費者的反饋聲音,於接獲評等第一次回文聯繫,期盼能取得更直接的聯繫方式,極力關懷貴賓當日用餐過程。

饗饗微風信義 google 評論.jpg
圖片擷取自 Google Maps 評論。

衛生局已依法要求停業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7日表示,接獲醫院通報有9人於1 月5日至知名自助餐信義店用餐後,隔日起陸續發生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並至醫院就醫。

因通報就醫人數超過6人, 已依《疑似食品中毒通報調查採樣標準作業流程》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41 條要求停業。該業者需向衛生局提出復業申請、完成從業人員4小時教育訓練及相關改善措施後,並經衛生局審查同意暨複查合格始准副業。

衛生局日前稽查,查獲冰箱食材未覆蓋及部分牆面不潔,責令1月10日前改善完成,期屆複查如不符合規定將依違反《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及第44條,處新台幣6萬到2億元罰鍰。

雙月為同業喊冤

日前被菲律賓餐飲巨頭快樂蜂併購的雙月食品則為饗賓發聲,認為優質企業在真相待查,事實也未明前,就也已經被鞭一頓,滿身是傷,呼籲別歹幣驅除良幣,也別把好的企業逼走。

雙月食品社長賴永晟懇求,別讓台灣餐飲變成了「慘影」,蔬菜農藥超標、進口原料有問題、查不出原因的中毒,最後餐飲都是代罪羔羊,用心經營的品牌任意就是一頓鞭,因為餐飲最模糊,最難查清。

延伸閱讀:2025換新鈔|什麼時候換新鈔?需要帶證件嗎?全台換新鈔地點、ATM一次看

饗賓集團聲明稿

敬愛的消費者您好,
今⽇饗賓集團接獲顧客通報,回饋 1 ⽉ 5 ⽇於饗饗信義店⽤餐後⾝體不適的情形,本公司嚴謹看待顧客的⽀持信賴,於 1 ⽉ 7 ⽇積極配合政府⾷安政策,釐清事件可能的原因,並⽴即改善衛⽣局所提點的事項;同時亦即刻展開顧客關懷聯繫⾏動,蒐集更詳細的體驗經驗,並慎重表達本公司的重視⼼意。

饗賓多年來堅持每⽇每餐期投以⾼規格的⾷安與清潔管理,⾯對此事件所帶來的顧客關切,主動於 1 ⽉ 7 ⽇晚上⾄ 1 ⽉ 8 ⽇中午進⾏⾃主查核與全⾯性清消作業,對於此異動所影響的顧客⽤餐⾏程,我們深感抱歉,餐廳團隊已積極聯繫與提供最適切的安排。

饗賓始終堅持⾷安、堅持品質,我們會繼續精益求精,守護顧客安⼼美好的⽤餐體驗。如顧客有聯繫需求,敬請可使⽤服務專線(03) 332-1000 ext.525,我們將有專責團隊為您服務。

延伸閱讀: 台股ETF大爆發!2024年逾415萬人砸錢上車:10檔最夯ETF有哪些?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關鍵字: #時事追蹤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用50元硬幣大小的晶片決戰邊緣運算!鈺創科技以AI微系統概念,為百工百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用50元硬幣大小的晶片決戰邊緣運算!鈺創科技以AI微系統概念,為百工百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下,「大模型+高算力」似乎已成為技術競賽的主軸。然而,當AI應用要真正落地,走進生活並進入裝置與第一線場域時,卻面臨高成本、高功耗與硬體無法升級等瓶頸。尤其在台灣這個製造與應用密集的環境中,產業真正需要的是兼具低功耗、高效率與易於整合特性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小而精、小而強的AI架構。這正促使鈺創科技提出以記憶體為核心的「記憶體驅動AI邊緣系統平台」(Memory-Driven AI-Edge System Platform)構想。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顆很炫技的晶片,而是一種AI新架構,讓現有系統都能以最輕量、最安全的方式,加上一顆AI的腦。」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表示。

一顆50元大小的AI腦,為裝置插上智慧的翅膀

手上的一枚50元硬幣,盧超群指著說:「這個AI微系統就只有這麼大而已。」他語帶驕傲地表示。這正是鈺創科技整合30年記憶體設計經驗與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技術的成果結晶。其設計理念並非依賴大規模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資源,而是從「記憶體為核心」出發,將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與控制器進行深度整合,再透過「AI賦能器」的方式,成為主系統晶片(System on Chip, SoC)旁的一顆輕量協作處理器(Companion Chip)。

盧超群指出,不同於傳統以處理器為中心的架構,鈺創科技的「記憶體驅動」(Memory-Driven)設計能有效縮短資料傳輸路徑,大幅提升運算效率,同時顯著降低能耗與整體系統成本,這對於資源受限的邊緣裝置來說,是實現AI智慧化的重要突破。不僅如此,它還搭載鈺創科技獨有的遠端處理器通訊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與良品裸晶(Known-Good-Die, KGD)技術,在整體功耗與體積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也能同時保有即時運算與AI推理能力。

換句話說,不需要拆解原有平台,也無須仰賴雲端計算,既有設備便能快速升級生成式AI功能。這不僅解決了硬體升級的痛點,更為終端裝置的資料隱私與自主運算提供堅實保障,尤其是在對即時性與安全性要求極高的工業和車用領域,其價值更是充滿潛力。盧超群形容這是「加翅膀」的概念,「你本來有輪子可以跑,我再給你加上AI的翅膀,讓你可以飛。這不是全面取代,而是一種共生的AI策略。」

在實際應用層面,這顆晶片的最大突破不只來自硬體設計,更來自於一種嶄新的AI運算思維──視覺導向記憶體(Vision-Oriented Memory, VOM)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機器不再只「看到影像」,而是能「聽懂場景」的關鍵創新。

從影像到語意:讓AI真正「理解場景」並即時行動

現場說明如何將影像內容轉化為文字,以提升AI在智慧應用中的理解與反應速度。
現場說明如何將影像內容轉化為文字,以提升AI在智慧應用中的理解與反應速度。
圖/ 數位時代

舉例來說,以保全場景的網路攝影機發生異常為例,過去往往只發出警報,還需人力再去翻看影像辨識,既耗時又費力,但若能導入VOM技術,系統可即時將畫面影像以文字化方式標籤出來,如「左上角有一名戴帽子的人走進來」,有效減少誤報並提高反應速度。此外,在智慧機器人應用中,VOM技術則能讓機器人精準理解周遭環境的動態變化,例如「貨架上少了3個藍色盒子」,進而做出更精確的判斷與協作行為,大幅提升自動化效率。這種「影像語意化」的轉譯能力,將成為工業自動化、零售門市、智慧監控等領域的重要人機介面革新。

盧超群進一步指出,這種以記憶體為基礎、貼近任務特性化的設計,也為邊緣AI運算帶來新的效率模型。與其將所有任務丟上雲端處理,不如讓裝置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感知與語意運算能力,使AI不僅強大,更能即時、節能且安全,這也呼應了當前AI發展從雲端走向邊緣的趨勢,而鈺創科技的解決方案將成為推動AI應用廣泛落地的關鍵推手。

鈺創科技以這顆AI微系統作為主題,向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申請114年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盧超群表示這不僅是晶片的創新,更是一種能被多場域導入、易於整合且可廣泛擴散的AI架構策略。

「我們提供的不是單一產品,而是一種讓既有系統升級AI功能的解決方案。」盧超群指出,在晶創IC補助計畫資源的資源挹注下,不僅能讓公司擴大研發量能,也加速推動與軟體業者、新創團隊及終端應用方的合作對接,進一步將創新技術拓展至智慧家電、工業設備、服務業終端等百工百業。這樣的發展策略,也讓鈺創科技的晶片自一開始便具備可插拔、可搭載、可快速部署等模組化思維,成為推動AI普及化過程中的「加速器角色」。

不只晶片創新,更是主權產業的戰略佈局者

鈺創科技展現其在AI微系統領域的創新與領先地位。
鈺創科技展現其在AI微系統領域的創新與領先地位。
圖/ 數位時代

從打造這個AI微系統的概念便可看出,鈺創科技的發展歷程從來不只是為了追隨趨勢,而是在每一個技術躍進的節點上,選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開創另一條路。盧超群有感而發地表示,從1999年提出KGD概念、2004年於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大會(ISSCC Plenary Talk)發表系統積體電路(System IC)解決方案,再到近期推動異質整合與生成式AI應用的結合,鈺創科技始終扮演著最接地氣的創新者角色。正是這份堅持,讓鈺創科技不隨波逐流,反而能開闢出獨特的技術道路,為產業帶來真正具差異化的解決方案。

也正因如此,盧超群始終強調「主權產業」的概念。他直言,若AI是全球未來20年的鑽石產業,那麼台灣不能只有護國神山,還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產品、平台與價值鏈,才能藉此掌握從設計到應用的一條龍自主能力。

「台灣擁有設計能量與製造基礎,理應能做出最適合邊緣裝置與在地應用的AI微系統,這不只是為了競爭力,而是責任感。」他說。展望未來,鈺創科技也提出「Six-I's」作為下一階段技術布局藍圖,亦即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半導體(Semiconductor)、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記憶體內嵌(DRAM-In)與個人智慧(Personal Intelligence)等6大面向。其廣泛的涵蓋範圍,將從雲端到邊緣端展開全方位布局,試圖在AI浪潮中建構出屬於台灣自己的創新戰略陣地。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鈺創科技
- 創辦人:盧超群
- 核心技術:專精型緩衝記憶體產品、USB高速傳輸產品及3D感測影像產品
- 資本額:新台幣32億5600萬元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鼓勵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