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併Nissan正式告吹!「整合比率」談不攏成破局關鍵,一文解析雙方考量
Honda併Nissan正式告吹!「整合比率」談不攏成破局關鍵,一文解析雙方考量


日產汽車 (Nissan) 總裁內田誠正式告知本田汽車 (Honda) 總裁三部敏宏,將中止雙方合併的相關協議。

雙方原先計劃成立控股公司,以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為目標,但因整合比率等問題談不攏,導致合併計畫在一個月內宣告破局。

經《日經》新聞報導,日產汽車在2月5日已決定撤回2024年12月簽署的合併協議備忘錄 (MOU),並將此決定告知本田汽車。

雙方合併告吹的關鍵,在於日產與本田在整合比率的調整上陷入僵局。此外,本田汽車曾提出將日產汽車納為子公司的方案, 但此遭到日產汽車的強烈反彈, 使得日產汽車認為難以繼續協商,最終更決定中止合併計畫。

關於未來是否會重啟合併談判,以及是否會繼續推動電動車等領域的合作?雙方表示,將在未來再做討論。

汽車業世紀合併案陷僵局,原因是什麼?

本田角度:對日產財務狀況存疑

綜合《朝日新聞》與《路透社》的報導,Honda原本期望Nissan可以迅速完成財務重組,以滿足合併條件,但Nissan目前的營運狀況卻讓Honda感到不安。Honda官方表示,希望有更多時間來評估Nissan的重組計畫,以確保未來合作的穩定性。

「若Nissan無法證明自身具備獨立運營能力,(雙方)便不可能達成合併。」Honda執行長三部敏宏明確表示,這表明即便Honda有意拓展汽車市場的市占,仍不願背負Nissan的財務風險。

Nissan近年來深陷經營困境,自2018年前執行長戈恩(Carlos Ghosn)因財務醜聞下台後,公司營運狀況一直未能完全恢復元氣。

限編輯使用_Nissan日產汽車_1498300643
日產近年來深陷經營困境,本田表示,希望有更多時間來評估日產的重組計畫,以確保未來合作的穩定性。
圖/ via shutterstock IgorGolovniov

根據最新財報,Nissan 2024財年前半年的淨利潤暴跌93.5%,僅剩192億日圓,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更從3,367億日圓(約715億元台幣)驟降至329億日圓(約69.8億元台幣)。為了改善公司財務狀況,Nissan已經在全球裁減9,000名員工,並縮減20%產能。

然而,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Honda認為這些舉措仍然不足以確保企業長期穩健發展,並要求其採取更積極的成本削減措施。從目前的計劃來看,若Nissan要按照時間表在2026年8月完成與Honda的合併,是否能夠達成4,000億日圓(849億元台幣)的年收入目標將成為評斷標準。

日產角度:強烈反對成為本田子公司

除了財務因素外,企業地位的爭議也是此次合併受阻的關鍵原因。據《朝日新聞》報導,消息人士透露,Honda曾私下向Nissan提出成為子公司的方案,這一提議遭到Nissan的強烈反對,同時,Nissan與Honda計畫將於近期分別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正式終止合併談判的可能性。

根據日媒報導,Nissan的態度強硬,主要是出於對自主權的考量,作為日本第三大汽車品牌,Nissan雖然面臨嚴峻的財務壓力,但仍希望保持獨立運營,不願意淪為Honda的附屬公司。根據最初的合併計畫,Honda與Nissan原定於2026年8月共同成立控股公司,雙方股份將從公開市場退市,形成新的企業架構。但現在隨著談判進展受阻,這一計畫是否能順利推動已經成為疑問。

延伸閱讀:Toyota跌至第3名!Subaru登2024年「妥善率車王」:Top10榜單只剩2歐洲品牌

三菱選擇保持獨立,「合作模式」成為新方向?

在這場合併談判中,Nissan的戰略夥伴Mitsubishi(三菱)的態度也變得更加明確。最初,Mitsubishi亦考慮加入Honda和Nissan的合併計畫,然而,根據《朝日新聞》最新消息指出,Mitsubishi更傾向於維持獨立上市的地位,並非完全納入Honda與Nissan的整合架構。

Mitsubishi的考量主要來自於市場策略的不同。目前該公司在東南亞市場擁有穩固的基礎,並專注於混合動力與電動車領域,與Honda和Nissan在業務上存在一定的區隔。因此,Mitsubishi表示,未來傾向選擇與Honda和Nissan進行技術合作,而非直接進行資本合併。目前,Mitsubishi計畫在2月底前對未來發展方向做出最終決定。

此外,目前全球汽車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除了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的強勢崛起外,還有美國川普政府對進口車的潛在關稅政策,都讓傳統車廠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如果Honda與Nissan能順利合併,確實有望形成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與Toyota和福斯相互競爭,但目前來看,這場整合之路仍然充滿變數。

延伸閱讀:圖解|全球汽車業大洗牌,裁員、換隊友、價格流血戰⋯汽車巨頭遭遇哪些難題?

年薪中位數Top10產業出爐!2類工程師薪水「漲幅逾70%」

資料來源:《朝日新聞》《路透社》《共同社》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郭采樺

關鍵字: #Nissan #汽車產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買賣屋不再狂刷篩選條件!永慶「AI特助」用AI打造房產科技的個人化時代

人的一生中平均只買一到兩次房,不過面對買房的人生大事,卻最缺乏經驗,幾乎每次都是「買房菜鳥」。從動念開始,到真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過程中充滿資訊落差與溝通門檻,考驗的不只是預算,還有決策能力。

「永慶認為,房仲最重要的三大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消費者安全、公平、效率的購售屋體驗。」永慶房屋總經理吳良治指出,消費者痛點在哪,服務就該做到哪。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總經理 吳良治
圖/ 數位時代

所謂「安全」,不只是屋況與產權無虞,更包括房價是否合理、是否能杜絕投機與詐騙;「公平」則攸關資訊是否公開透明,買賣雙方對行情、屋況的掌握是否一致;而「效率」則是解決資訊爆炸與流程繁瑣的問題,讓交易更順暢——這三大價值,就是永慶服務設計的起點。

當傳統找房模式逐漸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安全、即時、便利與個人化的需求時,科技便成為破題關鍵。永慶房屋以「房產科技領航者」自居,從數位化、行動化一路推進至智慧化、人性化,最終定義出「個人化」的新世代房產服務,不只改變買賣流程,也重塑人與房產科技的關係,為業界開啟下一階段房產科技轉型藍圖。

永慶打造AI特助,開啟個人化買賣屋體驗

「安全、公平、效率。這三大價值講起來簡單,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深耕。」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買房過程從動機產生、資訊蒐集、實地看屋到談價與成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點,也正是永慶投入科技應用的核心動力。

他舉例,消費者可先透過「買屋力找房」掌握預算落點,或以「地圖/捷運找房」,針對區域快速聚焦潛力物件。同時搭配「誠實安心認證」,快速掌握房屋是否為短期交易、凶宅、輻射屋的屋況,也分享永慶提供的不限屋齡漏水保固保障。

進入看屋階段,永慶也推出「VR美裝」、「AI煥裝」等功能,讓線上賞屋一事更具象、更符合人性,不僅彷彿身歷其境走入房屋欣賞格局、更可以透過生成式AI,搶先欣賞房屋未來裝潢模樣。談價時,更有領先政府2-3個月揭露的「誠實房價報告書」。在交易過程和售後,永慶還有六大安心保障,讓消費者全程安心。

當消費者向永慶房屋經紀人員洽談服務時,永慶獨創的「i特助」將提供強大的「人機協作」服務。陳賜傑說明,i特助以LINE群組為載體,加入買家、家屬、永慶業務與AI機器人,從找房、比價、導覽到與家人討論,都能在平台上完成,讓「個人化」成為貫穿整體買賣流程的智慧服務,實現「一站整合資訊+多人參與決策+專人即時支援」的目標。

至於最新推出的「永慶AI特助」,顛覆傳統的篩選找房模式,直接向永慶AI發問找房,讓找房更容易!消費者可以用口語的方式,向AI特助進行提問,如問社區、問特色、問行情。AI特助系統即時整合龐大資料,自動比對條件推薦潛力物件、分享房屋特色、摘要重點。「目前市場上應該只有我們做到!」他直言。

永慶房屋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 陳賜傑
圖/ 數位時代

永慶一步步用科技解決消費者痛點,成房產科技發展史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科技演進史
圖/ 永慶房屋

圍繞著消費者需求,永慶房屋早已踏上科技轉型的旅程,一步步演進至今。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呂學堯回顧,從2000年永慶將紙本住宅資訊數位化開始,率先「e化」做出「永慶房仲網」,不只讓找房效率提升,也同步建置投機客資料庫,累積了9,000多筆投機客資料,為交易把關。隨後,因應智慧型手機普及,永慶再推出「永慶快搜APP」,實現隨時隨地找房的行動化革新。

進入2016年,大數據成為科技趨勢,永慶也積極應用大數據,推出「猜你喜歡」等智慧推薦應用,提升消費者與經紀人員的決策效率。為實踐「人性化」體驗,永慶聚焦網上看照片選物件的模式,查看屋況不夠直覺具象等問題,透過VR美裝、實境找房、AI煥裝,讓消費者即使遠距賞屋,也能輕鬆掌握空間格局、生活環境、模擬裝潢,全面掌握物件潛力。

邁入AI時代後,「個人化」成為永慶聚焦的目標。過去消費者需自行查找彙整,現在則是「不用找,只要問」,AI即可即時整理、摘要、推薦,甚至挖掘原本未被注意的潛力物件。

永慶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資訊部協理 呂學堯
圖/ 數位時代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技術被業界複製,呂學堯直言:「這些技術表面上大家都能做,但能不能做深、做在對的地方,才是關鍵。」永慶之所以能持續走在產業前端,背後仰賴四項核心能力:

其一、孫慶餘董事長對科技的堅持和遠見,從ADSL到iPad,永慶房屋總是率先導入科技。其二、永慶長期大量投資在房產科技開發。其三、集團內部擁有超過300人的數位與資訊團隊,自主研發不假外求。其四、技術與業務高度同步,能即時回應現場需求,提出真正可用的解方。

呂學堯分享,永慶房屋不斷升級的便利科技,再加上完整的誠實服務,獲得許多消費者的指名服務,如今已是雙北地區門店數量最多的房仲品牌。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永慶也不斷蓄積自己的科技創新能量,即使永慶數位與資訊團隊已有超過300人的規模,我們仍持續招募更多數位與資通訊領域的人才,為購售屋服務探索更多創意、落地更多應用。

人機協作新時代,誠實房仲角色更深化

陳賜傑表示,當AI能代勞繁瑣的行政作業,經紀人員就能將心力放在真正有價值的溝通與判斷上。他也強調,AI與人是協作關係,房仲其實很難被取代,因為無論如何都得走進實體流程。「進到現場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很多『眉角』,許多細節需要觀察與互動才能掌握,AI是看不出來的。」

他舉例,一位台商先生偏好安靜社區,太太則重視生活機能與市中心便利。實際上房子是買給留在台灣的太太住,應以她的需求為主。如何引導雙方表達意見、理解彼此的需求,並促成共識,就是經紀人員的專業所在。「AI可以幫你找到房子,但房仲才能幫你找到一個家。」

最後,在一切都能被自動化的時代,什麼才是無法被取代的?誠實,也許正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技術。先誠實,再成交——這是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提出的六字箴言,也是品牌最核心的堅持。未來,永慶房屋將持續以「誠實+科技」為基底,讓房產科技回歸人性,讓房仲專業發揮更深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