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自曝童年黑歷史!小學就進叛逆期、常與家人爭吵⋯這句忠告成為人生轉捩點
比爾蓋茲自曝童年黑歷史!小學就進叛逆期、常與家人爭吵⋯這句忠告成為人生轉捩點

編按:比爾.蓋茲的商業成就已廣為人知:21歲從哈佛輟學,成立了一家軟體公司,並將公司發展成為產業巨擘,徹底改變了全球工作與生活的方式。後來,這位億萬富豪投身慈善事業,致力於解決氣候變遷、全球健康與美國教育等問題。

這本書不是關於微軟公司、蓋茲基金會,或是科技的未來。這是關於比爾.蓋茲如何成為今日的比爾.蓋茲,最真摯、最私密的故事:他的童年、早年的熱情與追求。在這個故事中,你會看見他極有原則的祖母、滿懷抱負的父母;他第一段深刻的友誼,面對摯友的突然離世;他努力融入社會的掙扎,以及在新時代的曙光中遇見了程式與電腦的世界;他在十多歲時深夜潛入附近的電腦中心,進入大學後,引發一場改變全世界的革命。

小學五年級時,我只有在自己的腦中感覺最自在。我有感興趣的事,但我的成績很差,與家人的爭執也愈來愈激烈。那段期間,有時候我會連續幾天沒說話,只有吃飯和上學時才會走出房間。叫我吃飯,我不會理你。要我收拾衣服,不可能。清理餐桌,沒反應。叫我上車出門吃晚餐,沉默不講話。很多年後,我父母告訴記者,有一次我母親試圖讓我開口說話表達時,我生氣地說:「我正在思考!你難道都不會思考嗎?你應該試試看。」我必須很痛心地承認,這是真實故事。

有時候我特別怕聽到我爸下班回家時咚咚咚的腳步聲,他進門跟我母親打招呼,我會聽到父母低聲交談,媽媽會告訴他當天我們發生了哪些爭執,或是我在學校又遇到什麼問題。沒過多久,我爸就會下樓走到我房門前。有幾次,我被他打屁股。那種情況很少發生,我看得出來,他打我時自己也覺得很受傷。我覺得他不完全認同我媽嚴格的教育方法。但是在教養小孩這方面,他們是同陣線的合作夥伴,所以他永遠會站在她那一邊。

有段時間,我父母報名參加了教會辦的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這種課程發展於1960 年代,主張父母應該傾聽孩子的需求,不要使用懲罰性管教。這是現代教養模式的先驅,強調父母與孩子之間更像是合作關係、地位更平等。回顧過去那段時間,我意識到我爸媽一定是非常挫折,才會採取這種方式,我媽想必是真的非常辛苦,才會承認自己需要外界的幫助。後來我聽到克莉絲蒂回想這段經歷時,也感到很愧疚,我的行為消耗了母親幾乎所有的精力,讓她心力交瘁。

我不確定我父母在那個課程堅持了多久,但無論他們做了哪些嘗試,全都無效。某天晚餐時,我們之間的緊張關係達到了頂點。我和母親再度發生爭執。我想不起來原因,只記得我像往常一樣無禮、自作聰明。從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來看,我想必說了特別刻薄的話:坐在餐桌另一側的父親拿起一杯水往我我臉上潑。我當場愣住了,眼睛直盯著餐盤。「謝謝你幫我洗澡,」我說,然後慢慢放下叉子、起身下樓走回我的房間。我從未見過溫和的父親發脾氣。看到我把我爸逼到那種狀態,對我來說也很嚇人。

016_Gate_Credit_作者提供.jpg
比爾蓋茲一家。
圖/ 天下雜誌出版

因為我製造了太多混亂,我父母只好向查爾斯.克雷希博士(Dr. Charles Cressey)求助。他是一名社會工作者,經營自己的診所。他的專長是教導醫學院學生如何對待病人,以及協助解決伴侶關係問題。我們全家一起參加了第一次面談,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原因全都是為了我。

「我正在和我爸媽打仗。」我告訴克雷希博士。

每個星期六早上,我爸媽會開車送我到克雷希博士的診所。等待時,我可以透過石膏牆聽到在解決婚姻問題的夫妻針鋒相對的說話聲。我第一次去面談時心想:這些人是真的有問題需要解決。我為什麼要來這裡?

你很難遇到比克雷希博士更平易近人、更富有同理心的人。他總是能引導我敞開心扉,他會問聰明、有見解的問題,包括我過去一週的生活、學校的事情、以及我跟媽媽之間的關係等等。在正常情況下,我多半會拒絕回答那些問題。但是他似乎是真心對我說的話感興趣,而不是為了引導我接受某種教導,或是想要引導我產生什麼行動。克雷希博士本人也非常有趣,但他不太談論自己的事,他關注的焦點是我。他總是提出問題,從不會告訴我應該要怎麼想,或是我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你會贏的,」他向我保證,沒有解釋更多。

回想起來,我明白他其實是在引導我自己得出結論。透過我們之間的談話,我發現克雷希博士是對的,在我自己想像的親子戰爭中,我一定會贏得最後的勝利。隨著我不斷長大,我會變得愈來愈獨立,終有一天,我會獨立生活。在此期間,不論是現在或未來,我父母都會一直愛我。這樣多好啊?贏得這場戰爭,又不會失去父母的愛。

克雷希博士沒有對我下指導棋,而是幫助我理解到:一、我的父母愛我;二、我不可能永遠待在他們的屋簷下;三、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他們是我的盟友;四、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一直覺得他們有錯,是很荒謬的想法。與其浪費精力與父母抗爭,我應該把精神放在學習將來在社會上需要的技能。

後來我才知道,克雷希博士的童年過得很辛苦,他曾經被虐待,但戰後決定放下心中的憤怒,將人生奉獻給他所形容的「把愛傳遞出去」。他當然知道,跟他小時候的經歷相比,我的問題根本微不足道,跟他的許多客戶相比也是。但是他從來沒有貶低我當時正在經歷的煩惱。他曾對我說:「你是幸運的孩子。」我凝視著窗外的景色,沒有回答。但我心裡知道,他是對的。

後來,父親跟我分享了克雷希博士對他們說的話:「放棄吧,」他對我父母說,「他會贏的。」放手吧,不要強迫,給你兒子更多自由。

多年後,我父親回想起那次訪談,他告訴我,他和我媽當下非常震驚。克雷希博士的建議讓他們希望破滅了,原本他們期望博士可以分享一些可執行的行動建議,幫助我重回正軌。對他們來說,放手看起來就像是認輸,是無計可施時才迫於採取的行動。對我媽來說尤其困難,因為她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一向是加倍努力。

我與父母的關係逐漸改善。不是因為他們突然之間放手讓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克雷希博士的建議改變了我的心態,讓我重新調整要把力氣放在哪裡。

許多年後,準確來說是1980 年,我去電影院看剛上映的《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從那之後我又看了好幾遍,每次都忍不住哽咽。當時的我太年輕、充滿迷惘,經常與追求完美、特別是希望在外界眼中很完美的母親發生衝突。我父親就像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飾演的律師,竭盡全力維持家庭的穩定。而就像電影中康拉德(Conrad)的境遇,我也遇到一位優秀的諮商師,幫助我理解自己的處境、引導我自己找到改變的方向。

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
圖/ 天下雜誌出版

本文授權轉載自 《原始碼:成為比爾.蓋茲》,比爾.蓋茲著,天下雜誌出版

延伸閱讀:核電是AI耗能救星嗎?比爾蓋茲支持的新世代核電廠動工,號稱「40年免換燃料」
吃素比吃肉貴?比爾蓋茲「未來肉」股價暴跌,麥當勞、塔可鐘也停用:素食為何退燒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ESD防護IC到微系統工程:晶焱科技以BCD製程跨足霍爾電流感測領域,布局車用與AI伺服器電源市場
從ESD防護IC到微系統工程:晶焱科技以BCD製程跨足霍爾電流感測領域,布局車用與AI伺服器電源市場

走進晶焱科技,很難不注意到企業牆上掛著的一段話:「積體電路與微電子系統的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防護設計,不只是高深的學問,更是一門追求極致工藝的精品藝術。」這句出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柯明道的話語,也正好體現了晶焱科技過去二十年來在技術領域持續深耕、追求極致的最佳寫照。

作為國內的IC設計公司,晶焱科技長年專注於電子產品中那顆不起眼、卻肩負系統安全重任的防護IC。「看似沒什麼存在感,但如果沒有它,輕則訊號中斷,重則整個系統癱瘓。」晶焱科技總經理姜信欽博士笑著說,也因此所有用過筆電、手機、電視或AI伺服器的消費者,或許都曾經間接受惠於晶焱科技的這門技術。

從守護到進攻,晶焱科技瞄準霍爾電流感測

晶焱科技總經理姜信欽博士強調,從靜電防護到電流感測,團隊深耕超過20年,致力於在保護與訊號品質間取得
晶焱科技總經理姜信欽博士強調,從靜電防護到電流感測,團隊深耕超過20年,致力於在保護與訊號品質間取得最佳平衡。
圖/ 數位時代

姜信欽回憶,晶焱科技自1998年投入ESD研究,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市場,花了七年蹲點。如今,團隊已累積超過400種產品規格,滿足不同電子產品的需求。而這背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防護」與「不干擾訊號」間取得平衡。姜信欽說,過高的箝制電壓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完全防護,過低的話則可能會過早啟動防護機制,影響正常運行。「難的是要像避雷針一樣,瞬間導走危險電流,卻不影響正常訊號的傳輸。」

雖然在ESD防護市場打下基礎,但姜信欽也坦言,單靠防護IC未必能支撐企業規模與競爭力。「留在舒適圈不是我們的選項。我們想找出下一條能跟臺灣半導體共同成長的路。」而這條路,就是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Hall Current Sensor)。

晶焱科技設計開發部資深經理楊鴻銘博士說明,透過磁場感測可精準掌握電流變化,尤其適用於電動車與AI伺服
晶焱科技設計開發部資深經理楊鴻銘博士說明,透過磁場感測可精準掌握電流變化,尤其適用於電動車與AI伺服器電源電流監測。
圖/ 數位時代

所謂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是透過偵測電流所產生的磁場變化,進而反推出電流大小,達到非侵入式監測,避免干擾原本電路的運作。晶焱科技設計開發部資深經理楊鴻銘博士補充說明,傳統作法通常會將感測器直接串入電路中,但這樣往往會影響電流本身。「我們現在是利用磁場感測的方式,完全不會干擾訊號流。」他說。尤其在電動車產業快速崛起之際,這樣的方案更顯關鍵。因為電動車在瞬間加速或充電時,經常出現突波電流,若偵測不夠精準,可能就會影響整體能效與行車安全。姜信欽也表示,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能在有限空間內精確掌握電流變化,正是車用領域最迫切需要的技術。

姜信欽進一步透露,其實在創立晶焱科技之初,就同步規劃了兩條技術賽道:一條是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防護IC,另一條則是類比IC。當年之所以先選擇投入防護IC領域,主要是因為較容易找到市場需求。而隨著AI伺服器、電動車與綠能應用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電流精密監測的需求急遽攀升,也讓晶焱科技看見切入霍爾電流感測器的絕佳機會。「現在所有電子產品都在往微型化發展,傳統電流感測模組體積太大,根本無法塞進未來的車用或伺服器設備裡。」姜信欽說。

鎖定AI、車用與綠能場景,晶焱科技迎向藍海市場

然而,要做出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遠比外界想像困難。除了必須解決溫度漂移問題,更要處理雜訊、封裝熱效應,以及如何讓感測器在不同電流範圍都能保持精度。「這不是單純的IC設計,更是一個微系統工程,必須同時理解電、磁、熱三種物理效應。」姜信欽坦言。過往若要自行投資,研發時程往往得拉長到五年以上,且這方面技術臺灣其實是相對缺乏的。

「計畫對我們來講就像沙漠裡看到水。」姜信欽口中的計畫,正是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他表示,若沒有本計畫的支持,這顆產品恐怕還要再拖個兩年才能進入量產。

由於晶焱科技選擇採用高壓金氧半導體製程(BCD),改變傳統霍爾感測器使用雙極性製程(Bipolar)或外掛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元件的做法,並將霍爾元件、放大器與溫度補償電路全部整合在單一晶片中,這不僅大幅降低成本與體積,也顯著提升靈敏度。姜信欽表示,他們甚至在封裝內設計了特殊的導電結構,用以將磁場集中至霍爾元件上,進一步提高感測精度。「過去的霍爾感測器多是獨立模組,但我們希望將它做成一顆IC直接放進系統裡,這樣不僅能節省空間,還能實現自動零點校正與溫度漂移補償。」他說。

楊鴻銘補充指出,晶焱科技瞄準的市場涵蓋AI伺服器電源監控、電動車車載充電器(On-Board Charger, OBC),以及太陽能系統的最大功率追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以AI伺服器為例,在直流-直流(DC-DC)降壓模組從48伏轉換至12伏的過程中,需要透過霍爾感測器即時監控電流並執行相位平衡。此外,晶焱科技的產品同時具備ESD防護與高隔離耐壓設計,能滿足車規與工規等嚴格標準。

迎戰千億市場新局,晶焱科技要以新技術開創新篇章

晶焱科技背後擁有一支穩健紮實的團隊,是推動技術不斷前行的最大後盾。
晶焱科技背後擁有一支穩健紮實的團隊,是推動技術不斷前行的最大後盾。
圖/ 數位時代

「未來臺灣很多AI伺服器大廠以及車廠,都將是我們的潛在客戶。」姜信欽有信心的說。目前,晶焱科技的首款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IC,已進入客戶測試階段,預計最快2026年開始量產。雖然姜信欽謙虛地說市場量體規模難以預測,但根據晶焱科技內部的預估,到2032年全球高精密霍爾電流感測器市場將有望上看新臺幣1,000億元。對晶焱科技而言,這不只是開發新產品,更是把過去在ESD防護累積的工藝精神延伸到新的成長曲線。正如企業牆上那句話所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晶焱科技正用二十年的技術底蘊,敲開另一道更高的門檻。

「我們不是只想守住舊市場,而是要在下一個二十年,找到屬於臺灣IC設計的新位置。」姜信欽說。從電子產品背後默默防護訊號,到如今挑戰更高精度、更高附加價值的微系統設計,晶焱科技迫不及待要展開新的篇章。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創辦人:姜信欽博士
- 核心技術:靜電放電(ESD)防護 IC
- 資本額:新臺幣9.8億元
- 員工數:約15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