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舉起關稅大刀,並揚言對台灣晶片徵稅,還重申「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論調。假設川普真的對台灣晶片課關稅,那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台廠應該怎麼應對?
川普上任後舉起關稅大刀,1月27日,川普在對共和黨人的演講中表示,他打算對台灣計劃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促使將晶片生產轉移到美國。
川普在競選期間即點名台灣,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台灣占有95%的晶片市場,而且它們很有錢。
另一個箭靶是加拿大、墨西哥,川普預計課徵25%關稅(原訂2月4日生效,之後獲得30日關稅實施寬限期);對中國則課徵10%關稅(原本美國已對中國很多產品課25%關稅,加課10%後成為35%)。
2月14日,川普與也宣布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政策,只要有國家向美國徵收關稅,美國也會徵收同等的關稅。
對等關稅將為美國每一個貿易夥伴「量身定制」,並將增值稅等因素納入考量。
3月1日起,川普宣布對輸美鋼鐵和鋁材課全面開徵25%關稅。
川普利用關稅「殺手鐧」大殺四方,對於晶片業,川普說,除少部分的晶片在韓國製造外,98%的晶片都在台灣製造,川普希望把晶片製造帶回美國,如果不這麼做,美國將會很不開心。
川普說,美國曾經有英特爾這種非常好的公司,但這一切都被台灣「奪走」。
3張圖表,秒懂「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這句話錯在哪?
坦白說,川普這番攻擊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話,我覺得川普政府的幕僚太過膚淺,對半導體產業可說是完全陌生,引用的數據完全錯誤。
先從半導體的營收來看,根據SIA(美國半導體協會)資料,美國公司(指總部在美國的公司)半導體營收全球市占率為50%,其次是韓國14%,歐洲12%,日本9%,台灣7%,中國7%。
2024全球半導體營收市占率排名
由此可見美國半導體公司掌握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韓國則是記憶體市場的翹楚,因此能居第二,不過與美國的差距很大。
很多半導體公司沒有晶圓廠(IC設計公司),因此半導體公司的營收,不等同半導體製造業的營收。
從2024年市場規模來看,亞太區半導體市場營收達3,408億美元,占54%,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亞太區包括中國、台灣、韓國、東南亞等,因此市場很大。
美國2024年半導體市場營收達1866億美元,占30%,是第二大市場。
歐洲2024年半導體市場營收達520億美元,占8%,是第三大市場。
2024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排名
美國市場雖大,不過與亞太區比較仍差距不小,主要是亞太區是電子設備產品的生產地。
以半導體晶圓廠的產能來看,預估2025年美國產能占全球11%,歐洲占8%,日本占15%,韓國占18%,台灣占18%,中國占24%,其他地區占6%。
如果以上面的數據看,台灣在半導體的產能雖名列前茅,但仍較中國少,與韓國相同,怎可說台灣幾乎製造所有的半導體?
不過若將之聚焦在先進製程,則川普的話,與事實比較接近。
小於10奈米邏輯製程,2022年台灣產能占全球69%,韓國占31%。由於英特爾當時的10奈米製程(等同台積電7奈米)未能被列入小於10奈米製程,因此美國在此產能占比為零。
預估到2032年,美國小於10奈米邏輯製程產能占比將跳升到28%,台灣下降到47%,主要的原因是台積電、三星電子在美興建先進晶圓廠,加上英特爾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使美國先進製程產能大增。
對3奈米製程而言,台積電幾乎獨霸市場,無怪乎川普大喊台積電占98%市占率。
台灣「成就」美國晶片生意,而不是「偷走」!
另一重點是台灣沒有「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實情是台灣「成就」美國的晶片生意,少了台積電,美國的IC設計公司將無法研發生產先進的晶片,台積電是美國公司的夥伴(除格羅方德、英特爾等),不是競爭者。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美國人擅長設計,對晶圓製造這種需專注較「無趣」的工作,較不擅長。台灣人勤奮、服從性高,擅長做製造業。因此美國在IC設計勝出,台灣在做「苦工」的晶圓代工勝出。
川普的企圖已經很明顯地說出來,他要晶片在美國生產。目前媒體盛傳,川普要台積電去救英特爾,不過我認為這不是川普的主要訴求。
川普課晶片税的背後:台積電該怎麼應對?
對川普課晶片稅的解方是,台積電增加在美國投資興建更多座先進晶圓廠,台積電若宣布將蓋6座晶圓廠,投資總金額拉高到1,500億美元,相信可讓川普滿意。
當然全部計畫完成時間可推到2035年(或稍早),如此可緩解台積電資本支出的負擔。
除此之外,台積電應「廣結善緣」請朋友幫忙。
例如請蘋果、輝達高層以及馬斯克等重量級人士出馬,對川普說明台積電的誠意,以及闡述台積電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伴手禮」則是端出大舉在美國建廠的宏圖大計。
最壞的狀況是川普執意課稅,則台積電應該可以轉嫁關稅到客戶。對客戶而言,並不是所有在台積電代工的晶片皆會被課稅。
「關稅」是進入美國才會被課稅,因此理論上只有進入美國的產品才會被課稅。
以蘋果公司為例,它自己開發的晶片幾乎全部在台積電代工生產,因此對台積電課稅,應該是對蘋果公司課稅。
蘋果公司生產的iPhone皆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生產,然後運送到各國銷售。iPhone輸出到美國後,其中的台積電生產的晶片才會被課稅,輸出到其他地區iPhone的晶片理論上不應被課稅。
以此推演即使川普對台積電課稅,能夠課到的部分,應該只有台積電所有代工量的30%左右(假設美國市場占全球30%),影響沒有原本想像那麼大。
從實務上來說,只針對台積電一家公司課稅,很難找出適當的名目,最壞的狀況是針對台灣所有生產的晶片課稅。如此一來台灣其他晶圓代工廠將遭到池魚之殃,希望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川普這一關,可說是台積電的大考驗,好在這不是突如其來的問題,早在去年就已經知道,功課出了這麼久,如何回答出大家滿意的答案,考驗台積電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