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創造晶圓代工、黃仁勳開拓AI新局、蓋茲發展PC軟體,3個人的共同基因是什麼?
張忠謀創造晶圓代工、黃仁勳開拓AI新局、蓋茲發展PC軟體,3個人的共同基因是什麼?

最近,《寧夏璐66號茶坊》邀請我上節目聊3本書,分別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黃仁勳及張忠謀自傳。我花了不少時間把書讀完,想藉著這個專欄,談談讀這3本書的心得。

首先,在當下這個時機點上,這3本書有什麼共同點?我覺得,他們3位都是新行業的開創者,蓋茲開啟PC軟體行業,張忠謀創造晶圓代工時代,而黃仁勳則開拓了AI新局。他們都在新趨勢開展前就做好充分準備,比別人更早投入,也持續堅持下來,才能如此成功。

3個人的成功故事有哪些不同?我認為,所有成功故事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背後的成長過程。3位開創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不同的家庭背景,那些充滿奮鬥與掙扎的成長經歷,往往是傳記最吸引人的部分。

從3個人的出生背景與生活環境來看,蓋茲的家庭環境應該是最好的。他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老師,他就讀的湖濱中學,是學費很貴的私立學校,學生都來自高收入的白人家庭。

黃仁勳的家庭出身很一般,父親是工程師,在台灣出生後,先搬到泰國,又移民美國。黃仁勳讀的學校專收需要管教的學生,他在那裡遇到各種霸凌,要掃廁所、洗餐盤,成長過程永遠伴隨著欺壓與歧視。

NVIDIA黃仁勳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
圖/ NVIDIA

至於張忠謀的家境,應該介於2人中間。他的父親在中國時曾擔任地方財政處長,但遇到戰亂,搬到香港又移民美國,在上海與香港時有傭人照顧,但父親到美國求職不順,後來落腳紐約開小雜貨店勉強為生,張忠謀讀書時要不斷打工賺生活費,例如打字2小時才能賺到一頓中餐。從這些描述來看,張忠謀可以算是家道中落類型。

不過,不管出身家境如何,3人的成長過程,處處充滿驚奇,顯露出與眾不同的特質,也是日後有所成就的關鍵。

例如蓋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從小就喜歡追根究柢,有強烈好勝心,像是打牌,一開始他打不贏外祖母,但他不斷研究了5年,直到後來他學會算牌。

讀小學時為了做一份關於德拉瓦州的報告,他寫信給州政府,收集很多資料,做了一個400年的年表,找上該州最大企業杜邦要來年報等資料,仔細分析,還得出它的董事都是男性的結論。最後他用木片做了報告封面,總共寫了177頁,比其他同學只有10幾頁要豐富很多。

秉持這種精神,後來蓋茲學寫程式,曾連續4天沉浸在工作裡,沒洗澡也沒吃東西。再之後,全校200多個學生要選課,校方一直搞不定,他幫學校寫出選課軟體,解決困擾多時的問題。

這種熱情投入的精神,在黃仁勳身上也看得到。黃仁勳青少年時期桌球打得很好,為了更方便練球,還會睡在俱樂部裡。黃仁勳最精采的故事,是他如何克服霸凌的環境,他10歲時一起住的室友是個17歲高中生,身上有刀疤、不識字,結果黃仁勳教他識字,得到的回報是學會伏地挺身,到今天,他每天睡前都要做100個伏地挺身。

此外,這3個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小都愛閱讀。張忠謀小時候身體差,家裡也只有一個小孩,有空就讀書,父母買給他一整個書架的兒童文庫,小學就讀完。蓋茲家裡也買了20冊百科全書,他全部讀完後,還到圖書館找更多書來讀。

至於黃仁勳,倒是沒有描述他小時候讀多少書,但是他對自己有興趣的事,尤其是商業書籍都會認真閱讀。有次他與一位企管碩士畢業的主管提到訂價,但發現主管對訂價完全沒概念,不懂會計的他,卻在爭論中引經據典,因為他已讀過10到15本相關的書,把對方講到啞口無言。

敢於求助,也是鍛造韌性的一環

最後,主持人也問到這3本傳記,有哪些部分適合父母跟孩子分享?我提到,蓋茲小學就與父母抗爭,後來找諮商師談,結果諮商師給蓋茲的建議是:「你會贏的」,也告訴他的父母:「放棄吧!他會贏的」。

蓋茲最後自己找到答案,不再把力氣用在反抗父母,開始為獨立生活做準備。蓋茲的故事,可以給很多父母參考,真的過不去時,一定要找外面的專業人士幫忙。國內近期發生創業團隊凶殺案,我想也可以作如是觀。

張忠謀在自傳中也提過,他曾因為在MIT念書時,覺得打工很辛苦,去找一位中國教授聊,想獲得鼓勵慰藉,但沒想到那位長輩跟他說,學術界有2類工作:一類是需要思想的,另一類是單調乏味,「你既沒有資格做第一類,就只能做第二類!」張忠謀說,他沒有得到慰藉,卻得到了「社會是冷酷的,自己要爭氣」的教訓。

我相信,張忠謀學到的教訓,也能給許多奉行愛的教育的父母參考。就像黃仁勳說的,對自己期望太高的人,往往韌性也低,他的人生充滿困難與逆境,但韌性對成功至關重要,或許這就是給父母親子參考最棒的故事了。

延伸閱讀:比爾蓋茲:十年內,AI將取代醫生和教師!為什麼越專業越沒有人類的戲?

責任編輯:蘇柔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