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 40 人的部落客聚會演講,途中聽到主持人嚴厲但苦心的勸告:「不是 Google 在針對你,是你的內容,真的太爛。」
大量寫手受到「網路賺錢」鼓舞,紛紛投入內容經營,追逐差不多的關鍵字、寫著差不多的長文、業配差不多的廠商。
當景點懶人包被「終極」景點懶人包追上,寫手該怎麼競爭?答案是再寫一篇「終終極」景點懶人包,硬多加 3 個景點上去,把文章寫得更長。最後,你查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內容、差不多的長文。
然後,ChatGPT登場了。堆疊字數、彙整重寫,它只花5秒就搞定。
這個時候, Google 突然動刀了:大量純內容型部落格崩跌 90% 流量。
發生什麼事?有專家發現,原來 Google 早在 2022 年就悄悄申請一個專利,用來判斷內容的「差不多程度」。這專利叫「資訊加分值」(Information Gain Score ),用來判斷你的內容有多少「真正加值」的地方。
不只「換句話說」,更要「從沒說過」
資訊加分值,是判斷讀者看過各種資訊之後,再進到你的頁面,還能吸收多少「新知」。更白話來講,就是「你寫了多少Google 查不到的東西」?
我自己經營 SEO 顧問公司,被很多寫手問過一個問題:
「把前 3 名的文章集中,用 ChatGPT 彙整,再叫它吐出一篇新的,行嗎?」
行。就算你不靠 AI 人工智慧,也早就有很多寫手靠「工人智慧」自己手動拼湊、改寫。
好啦,然後副作用也來了。
部落客聚會的主持人又說:「東京旅遊景點,這個主題超熱門的,大家都擠進去寫,寫成這樣的文章:〈東京必訪景點終極懶人包〉,列出像是:
- 淺草寺
- 明治神宮
- 東京晴空塔
- ⋯⋯
查下去才發現,幾十個部落客都寫這種『懶人包』,叫Google 怎麼選排名?」
於是,整個搜尋引擎再也看不到原創。因為大家的內容都差不多,沒有人願意講「Google 查不到的知識」。
寫出 Google 查不到的東西?怎麼可能!
我在訓練寫手的時候,聽到一句經典問題:「名詞定義Google 都有,不可能再講出什麼獨特的原創知識。」
於是我就用了案例示範:「SEO 是什麼」。這是每個行銷廠商都「講到爛」的定義,確實很難再創新。
搜尋引擎最佳化,是讓搜尋引擎更容易發現網站的程序。
→ 這是 Google 官方的定義文字。
講得挺無聊的,但沒辦法,這就是 Google 官方答案。
SEO 是透過了解搜尋引擎運作規則來調整網站,以及提高目的網站在有關搜尋引擎內排名的方式。
→ 這是《維基百科》的定義。
寫得挺爛。這解釋不但快比沒解釋還難懂,更用了奇怪的中文語法。但沒辦法,這是《維基百科》。
仔細一看,頁面果然有各種警語:「此條目需精通或熟悉主題的編者參與、翻譯拙劣……。」
SEO 就像把店開在黃金地段,路過的人,可能走著走著就進去消費了。有流量就有人潮,有人潮就能賺錢,於是品牌就能生意興隆、訂單接不完。
→ 這是我寫的,曾經排過第 3 名的 SEO 公司文章,說不定你會覺得它還有進步的空間。
SEO 就是讓別人一搜尋就找到你。搜尋引擎像一座圖書館,怎樣讓自己的書被優先推薦?直接寫出讀者最想借的那本書,不就好了?執行這個動作,就是 SEO。
→ 這是從我寫的書裡再改寫的版本。
所以,其實只要認真思考、用自己理解之後的話講,並沒有「定義不可能再創新」的問題。
你可能會想問:「這是作者的專業,當然寫得出新東西啊?」
沒錯。在你最有經驗、最有熱情的領域, 你更能講出Google 找不到的東西。而且,除非你是我同行,否則你的主題肯定不會像 SEO 在 Google 上被講到「這麼爛」。
**「資訊加分值」的含義就是,只要相關主題裡內容有越多新知識,你的排名可能就越高。
**
實際怎麼做?別和 AI 比賽打字
寫出「資訊加分值」夠高的內容並不難,但你要做的事絕不是拚命寫,而是去研究。
不增加知識卻瞎寫,那就像寫手和 ChatGPT 比賽打字速度,絕對慘輸。當你認真增加知識再回來寫,會發現毫不費力就能寫出 ChatGPT 講不出來的東西。
實際做法有這幾招:
讀書
只要你願意翻書,裡面的知識幾乎是 Google 查不到的。
書裡的內容,是作者辛苦凝鍊過的高濃度知識。書的章節,也是你現成的內容架構參考來源。
跑腿
我有個同行,他說自己「靠雙腿」而不「靠雙手」,把「有機超市」關鍵字排到第 1 名。
原來,為了寫文章,他親自走訪 12 間有機店,拍下超過300 張照片。
訪問專家
你沒經驗,也不是業內人士,但又想寫某個主題,怎麼辦?沒問題,去深度訪問領域裡的專家、取得第一手資訊。只要你願意,寫出資訊加分值夠高的內容,還是有門路的。
難度很高?這是當然的。
大家都能開 ChatGPT「召喚」60 分的答案,那及格邊緣的文章,當然再也滿足不了讀者。當寫手都能開 ChatGPT ,用60 分的文章淹沒搜尋引擎,你也必然要變得更優秀。
留意「資訊加分值」,成為優秀的創作者
有人預言:AI 出現,將會取代掉 99% 的人類寫手。
從悲觀視角來看,你的寫手之路可能早已經被 AI 阻斷了。但從樂觀視角來看,成為那 1% 並不難。
AI 語言模型必須有來自真實世界的人類文字餵養,Google也必須填充「沒出現過的資訊」滿足搜尋者。讀者更期待查到真人撰寫的獨特內容,而不是 AI 彙整的「差不多內容」。
要動腦、動腳,而不光只是「動手」,就是在內容新時代達成「資訊加分」、成為 1% 優秀寫手的關鍵策略。
本文授權轉載自 《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Jemmy Ko著,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