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蘋果高層確認將在 iPhone、iPad、Mac 的 Safari 瀏覽器中新增 AI 搜尋選項。
重點二 :促使此舉的關鍵因素包括 Safari 搜尋量自第一代 iPhone 推出後首次下滑,以及與 Google 高額預設搜尋協議面臨終止威脅。
重點三 :Apple 預期 AI 搜尋將成為網路資訊獲取的主流方式,計劃在 Safari 整合多元 AI 供應商,並評估建立新的營收分享模式。
蘋果正積極考慮將 AI (人工智慧) 搜尋引擎整合到其 Safari 網頁瀏覽器中,這項重大的潛在轉變,部分原因來自於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長期合作關係可能終止的影響。
蘋果服務資深副總裁 Eddy Cue 在美國司法部對 Alphabet 的訴訟中作證時透露了此消息。此案的核心是,兩家公司估計每年價值 200 億美元(約為新台幣 6,053 億元)的協議,該協議使 Google 成為蘋果裝置 Safari 上的預設搜尋引擎。
此消息傳出後,Alphabet 股價於美國時間週三下跌 7.3%,創下二月以來最大跌幅;蘋果股價也因 Cue 的評論而走跌 1.1%;一言以蔽之,這場訴訟可能迫使這兩家科技巨頭解除合作,顛覆 iPhone 等裝置長期以來的運作模式。
AI搜尋崛起!蘋果擬導入ChatGpt、Perplexity等第三方業者
Cue 在證詞中指出,AI 已在使用者間普及,Safari 上月搜尋量首次出現下滑,他歸因於人們轉向使用 AI 服務。Cue 認為,包括 OpenAI、Perplexity AI Inc. 和 Anthropic PBC 等 AI 搜尋供應商,最終將取代如 Alphabet Inc. 旗下 Google 這類標準搜尋引擎。
他表示,蘋果未來會將這些 AI 選項加入 Safari 的列表中,但「可能不會是預設選項」,因認為它們仍需改進。Cue 證實,公司已與 Perplexity AI 進行過一些討論。他表示:「在 AI 出現之前,我認為其他選項都不是有效的選擇。我認為今天有更大的潛力,因為有新的參與者正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Cue 強調,技術變化太快,幾年後人們可能就不會再使用同樣的設備了。他說:「雖然聽起來很瘋狂,但 10 年後你可能就不需要 iPhone 了。」真正競爭的唯一方法是技術變革,而人工智慧就是一項新的技術變革,它正在為新進入者創造新機會。
蘋果高管:向AI搜尋轉向是不可避的
蘋果目前已在 Siri 數位助理中提供 OpenAI 的 ChatGPT 選項,並預計今年稍晚也會加入 Google 的 AI 搜尋產品 Gemini。Cue 指出,Apple 也曾考慮 Anthropic 旗下的 Claude、中國的 DeepSeek 以及 Elon Musk 旗下 xAI 的 Grok。
Cue 表示,在去年 ChatGPT 被選為 iOS 18 中 Apple Intelligence 的一部分之前,曾與Google進行過一場「較量」。他說,Google提供的條款清單「有很多內容是蘋果不會同意的,而且也沒有與 OpenAI 達成一致。」
換言之,蘋果在選定 ChatGPT 整合到 iOS 18 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之前,曾經評估過 Google 的方案。但 Google 提出的合作條件(在條款清單中)包含許多蘋果無法接受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在蘋果與 OpenAI 簽署的協議中也是沒有的。
Cue 認為,AI 參與者需要改進其搜尋索引,但即使改進不快,它們仍有許多「好得多的功能會讓人們轉向」。他相信,有足夠的資金和大型參與者的投入,這種轉向是不可避免的。
若Google預設搜尋引擎協議破裂,恐衝擊蘋果營收
從傳統搜尋引擎轉向AI搜尋的趨勢,對 iPhone 以及擁有超過 20 億部啟用裝置的蘋果來說影響巨大。自 2007 年首款 iPhone 推出以來,使用者一直透過 Google 進行網路搜尋。
未來,消費者將可能進入一個由多家公司 AI 主導的世界。Google 與蘋果每年約 200 億美元的合作協議為 Apple 帶來可觀的收入,主要歸屬於服務部門。Cue 作證時表示,他對可能失去這項協議帶來的收入分潤感到憂心,認為目前與 Google 的標準搜尋協議仍具有最優惠的財務條款。
Cue 負責 iCloud、TV+、Apple Music 等服務,同時也是公司的主要交易撮合者。合作協議破裂造成的任何損失將反映在他負責部門的財務業績上。
隨著硬體銷售放緩,服務部門近年來一直是蘋果的主要營收亮點,該部門在截至三月份的季度創下 266 億美元(約為新台幣 8,085億元)的營收紀錄。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