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開始其實沒有想到要創業。」曾在美國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擔任應用研究科學家、在亞馬遜擔任研究科學家的陳品衣笑著說。然而,一次在工作中對「關稅退稅」的深入接觸,讓她意外發現了一個潛力巨大的「黑盒子」:每年數10億美元可退回的稅款,卻因流程繁瑣而石沉大海。
不想創業,但機會真的太大了。
2025年爆發關稅議題,以及近期美國取消針對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讓企業對退稅的需求變得空前迫切。4月剛帶領Pax完成45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1.35億元)種子輪募資的陳品衣指出,「以前公司可能會覺得退稅流程太麻煩,但當關稅提高後,那筆潛在的可退稅金額所帶來的價值,幾乎讓企業『必須要做』這件事。」
企業可以選擇自行申請退稅,但是要從PDF、提單、商業發票等各式文件中手動提取數據,並填入服務商提供的Excel模板,整個過程不僅耗時費力且錯誤頻出。
Pax的誕生,正是要用一套全新的方式來解題,甚至成功敲開矽谷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大門。
打破關稅退稅黑盒子:Pax如何用AI解決痛點?
「許多跨境電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退貨率不低,大約在5%到30%之間。」陳品衣分析道。她解釋:「以前,很多從國外寄到美國的小包裹是不用繳稅的。所以即使客人退貨,因為當初進口時就沒繳關稅,自然也談不上退稅。」
然而,隨著政策改變,這些小包裹進口美國時也必須開始繳納關稅。這麼一來,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假設被客人退貨,當初繳納的那筆進口關稅,大家都想拿回來。
然而,對那些商品種類繁多、每日處理大量交易數據的跨境電商來說,傳統的人工退稅流程如同一場噩夢。
「他們賣的東西金額可能不高,可能就幾十塊、甚至幾塊錢,但是每天的交易量非常大,進出口和退貨的紀錄加起來可能有幾百萬筆。」陳品衣強調,面對這種數量龐大、金額零散的數據,靠人工慢慢核對的方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為解決這些令人頭痛的資料收集與整理難題,Pax提供了全程包辦的服務。「客戶幾乎不用做任何事,」陳品衣笑著說,「就是把資料都給我們,不管是PDF、CSV還是其他什麼電子文件格式都沒關係。我們有辦法把資料自動提取出來。」
這份自信的背後,是Pax大量應用的AI和大型語言模型技術。其系統能夠自動從這些五花八門的文件中抓取、辨識和分類諸如進出口日期、產品編號、數量、價值等與關稅退稅密切相關的關鍵數據,並將其轉換、整理成系統可用的標準化格式。
資料準備就緒後,Pax的系統會接著分析所有相關的進出口交易記錄,並根據不同產業的法規或關稅退稅條款,自動進行精密計算與匹配,找出最高退稅金額的方案。整個過程中,客戶可以隨時登入Pax的平台,清晰地看到系統是如何解析原始數據,以及審查計算的每一個具體邏輯。
在數據提取和計算精準完成後,Pax系統能快速生成符合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嚴格要求的文件。客戶在平台上也能即時追蹤每一個環節,一切都一目了然。
這不僅真正解放了客戶的人力,使其能專注於核心業務的發展,正如陳品衣所強調:「讓客戶能依據國家、產品類型等多面向了解退稅狀況,更好地了解他的供應鏈。」她認為,這種程度的流程透明度和數據洞察,是當今市場上少見的服務。
然而,面對法規的錯綜複雜和供應鏈的變化,陳品衣也深知僅憑AI尚不足以應對所有挑戰。「第一天,我們就知道一定需要專家。」為此,Pax組建了一支平均擁有20年以上行業資歷的資深專家團隊。他們負責攻克那些AI初步處理後仍需人工介入的疑難案件,例如深入解析客戶極其複雜的供應鏈結構,從海量數據和法規條文中精準辨識出適用於特殊情況的退稅條款,並在必要時,代表客戶與政府部門進行專業溝通。
正是這種「AI自動化處理重複繁瑣、專家智慧攻克核心難題」的人機協作模式,構成了Pax高效率與高精準度的核心。為了直觀地向客戶展示其服務價值,Pax甚至會提供基準測試服務,而透過分析客戶過往的退稅記錄,往往能為其額外挖掘出15%~20%的潛在退稅空間。
不成功、不收費:Pax的市場破局之路
憑藉這套成熟的體系,在收到客戶所有必要的完整資料後,Pax最快僅需一週便可完成相關文件的準備與提交,其速度遠超傳統人工模式。
而Pax的商業模式是「成功才收費」,更是其競爭優勢和自信的體現:他們僅在客戶成功收到退稅款項後,才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
這種模式對剛創業的新創公司來說,會不會過於冒險?
「其實公司承擔了未能成功爭取到退稅的風險,這對於重視現金流的新創是個不小的挑戰。」陳品衣坦誠地說,然而支撐他們做出這個選擇的,恰恰是Pax創立的初衷「降低門檻」。
「我們就是想要告訴他們,你可以試試看,我們可以幫你,你拿到錢我們才收費。」這種與客戶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模式,不僅極大降低了企業嘗試的門檻,也充分彰顯了Pax對其技術實力、演算法精確度和專家團隊能力的絕對信心——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幫助客戶成功拿到退稅,最終實現雙贏。
除了直接服務有退稅需求的進出口企業,Pax也積極拓展與產業鏈上下游夥伴的合作,以觸及更廣泛的潛在客戶群。陳品衣提到:「很多物流公司跟報關行他們本身不做關稅退稅,但他們的客戶卻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我們等於是賦能他們,讓他們能用Pax為自己的客戶提供服務。」
針對不同類型的合作夥伴,Pax也提供了靈活的合作方案。
對於那些自身已經在進行退稅業務,但希望提升處理效率或處理更複雜案件的報關行,Pax幫助他們優化現有流程。而對於那些暫無能力或不願投入大量資源的團隊,Pax則可以提供完整的後端支持服務,「他們只需要將有退稅需求的客戶轉介給我們,後續的資料處理、申請等所有事宜,都由Pax完成。」
這種多元化的合作策略,使Pax能夠有效地將其專業服務滲透到市場的各個層面。目前 Pax服務的客戶類型多樣,包括化妝品、汽機車自動化零件、醫療器材,以及配飾、珠寶等高單價或具有獨特供應鏈的產品,也涵蓋了部分涉及化學品製造業的客戶。
本不打算創業,卻因為退稅商機創立了Pax
創業,從不在陳品衣的職涯規劃上,但命運的轉折點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真的是因為在Flexport看到那個退稅流程,我才瞭解到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有了初步的創業構想後,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成為關鍵。機緣巧合之下,陳品衣在YC的創辦人媒合平台「Co-founder Matching Platform」上遇見了Chris Le。當時她已有創業的想法,並對供應鏈領域有濃厚的興趣,便將自己的簡歷放了上去。
Chris,當時在亞馬遜擔任軟體工程師,剛好與陳品衣在博士期間的研究領域,如何在毫秒間決定龐大訂單流的發貨倉庫和配送路線的「訂單履行演算法」(Order Fulfillment Algorithm)重疊,「他好像也想要創業,但沒有一個一定要創的點子,可是他很喜歡供應鏈,」陳品衣回憶,「他就搜尋供應鏈,然後就找到了我。」
兩人線上交流後,Chris聽完陳品衣的背景和想法,儘管前素未謀面,但專業背景的契合與對市場機會的共識,讓他們一拍即合共同創業,團隊的雛形剛一搭建起來,申請YC的議題便被提上了日程。
「說實話,那時我根本沒想過要申請YC。」陳品衣說,「我知道YC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我們當時團隊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只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一些研究和一個簡單的原型,基本上沒有任何客戶,我不覺得我們ready(準備好了)。」然而,曾經也有創業經驗,有過YC申請經驗並進入過面試的Chris鼓勵她:「申請表只有12個問題,我們一定可以搞定,申請不上也沒關係。」
於是,兩人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提交了申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成功進入了面試階段,陳品衣回憶道,15~20分鐘的面試過程就像一場快問快答,時間緊迫,未來充滿未知,但她的思路卻異常清晰。
「我不希望我的成功取決於他們問了什麼問題。」陳品衣說,在面試前,她早已梳理出三到五個必須傳達的核心觀點,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讓面試官了解: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市場規模有多大,以及最重要的:
「為什麼我們是這個領域具備足夠專業背景的最佳團隊,足以讓投資人信賴我們可以把它做出來?」
最終,憑藉清晰的問題闡述、潛在的市場規模以及團隊背景,他們打動了YC獲得了入場券和早期支持,陳品衣和她的團隊旋即投入到將創業藍圖變為現實的戰鬥中。
即便現在營收穩定成長,更剛完成種子輪募資,陳品衣已想好下一步。對她來說,關稅退稅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我們能銷售更多供應鏈相關的服務,」陳品衣勾勒出Pax更為宏大的藍圖,「你掌握了數據,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Pax的長遠目標是建立一個類似市場平台的供應鏈協作生態,透過數據整合與分析,不僅能媒合供應鏈中的不同參與者,更發掘潛在的合作退稅機會,更能提供自由貿易區利用、保稅倉庫優化等多元化的關稅節省方案。陳品衣說,未來3到5年,Pax將持續深耕美國退稅市場,並逐步拓展至加拿大等國家,並繼續招募經驗豐富的專家。
從研究科學家,轉變為事必躬親的新創公司CEO,儘管創業生活異常忙碌,除了吃飯睡覺,全部都在工作,但當被問及是否曾有過撐不住的時刻,陳品衣的回答簡潔而有力:「沒有。」
她笑說,如今不僅要領導技術研發,還要親自負責公司的財務、處理員工薪資,甚至研究員工的醫療保健福利,「每天都在做第一次做的事情,每天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但還是做了。」她說,從解決有趣的問題、對團隊的熱愛、擁有事業的主導權以及對未來願景的幻想跟希望中,找到了巨大的充實感。
在YC以及Pax的個人介紹中,陳品衣都特別加上了「#Taiwan」的標籤。談及作為一名來自台灣的創業者,在國際化的創業舞台上,這個身份帶給她的獨特感受時,她沉思片刻後分享道:「我覺得很多時候,身為少數者可以是一個優勢。它讓你更特別,或許也讓你看事情有不一樣的角度跟解法。」這成為一股意想不到的推動力,反而讓她在眾多競爭者中更容易被記住,讓她能在全球的舞台上,書寫出自己的故事。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最多人問我們:「你們跟其他關稅退稅服務有什麼不一樣?」我的回答是:Pax不只是幫你申請退稅,而是用技術主動用最少的時間人力成本幫你找錢、找錯、找風險。傳統的退稅流程又慢又仰賴人工,往往錯過申請時效或少退了很多應退的金額。
我們開發的AI引擎可以自動從不同格式的報關、出口、BOM 等資料中提取關鍵資訊,把處理時間縮短80%,同時幫客戶多拿到10-20%的退稅。我們也讓整個過程完全透明,客戶能透過我們的平台即時看到進度和金額預測。對我們來說,退稅不是事後的補救,而是主動的財務策略。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我們現在最缺的是專注在成長與市場擴張的資源,包括資深的業務夥伴、行銷人才,以及更多能與大型客戶對接的客戶成功經理。技術方面我們很穩,但要快速進入更多垂直市場,需要更多對產業有理解、又能執行的人才加入。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創業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是:「不確定性是常態,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很多時候你不可能等到所有資訊都齊全再做決策,我學會了如何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做出合理判斷,快速執行,然後根據市場反饋再調整。還有一點是:再厲害的產品,也要有人知道它存在,所以「怎麼賣」跟「怎麼做」一樣重要。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找到一個對的市場切入點:我們選擇從痛點明確、但被忽略的領域切入,讓產品一開始就有清晰的價值主張。打造一支信任彼此、速度極快的團隊:我們從一開始就用創業者心態去找夥伴,而不是只找員工。每個人都能獨立作戰,也願意互相補位。不斷傾聽用戶、快速迭代:我們的產品演進幾乎都是從第一線客戶需求來的,而不是關在辦公室自己想功能。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Pax
成立時間:2024年
產品名稱:Pax
官方網站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