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皮蔡QA|搜尋帝國不保?Google繳「AI Mode」答案券:用戶的每句話,都會是一種搜尋

Google於I/O大會推出AI搜尋模式,執行長皮蔡親自回應媒體提問,強調AI將提升搜尋體驗、帶動多元內容崛起,並保有個人化優勢。這場轉型被視為正面迎

傳統搜尋模式正在受到生成式AI挑戰,用戶的期待似乎從「連結整理推薦」轉變為「直接得到回答」。

而今年,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展現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大膽在搜尋引擎事業裡擁抱AI。

Google於2025年度大會I/O中,公開了搜尋引擎全新的AI模式(AI Mode),當用戶點到這個頁面,可以打下長而複雜的指令,例如在尋找餐廳時強調自己愛吃海鮮、希望步行距離、適合家庭聚餐等,讓Google直接在搜尋結果頁面,整理出符合需求的餐廳,並說明推薦的理由,也能在對話框及時新增需求。

甚至,AI模式可以「代理」,在用戶的授權下自動預定票券、下單搶購商品等,也可以利用Google Lens相機,針對畫面中的內容及時提問和收到回應,展現全新的搜尋模式。

Google AI模式搜尋

這是Google搜尋對生成式AI挑戰的首次正面迎擊,可能徹底改變「Google it」的定義,也改變搜尋廣告的遊戲規則。

在Google I/O兩天活動的尾聲,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Google搜尋副總裁伊莉莎白.瑞德(Elizabeth Reid)回答了國際媒體關於搜尋的提問。

他們認為, 整體流量會因為新AI功能而提升,只是用戶的注意力可能從大型網站轉移到小型創作者、更多元的內容身上。

稱霸市場的Google搜尋,真的被AI衝擊了嗎?

外界會把注意力擺在搜尋引擎身上,是因為生成式AI時代,為一直以來坐穩寶座的Google帶來不少強勁的對手。

包括ChatGPT Search、Perplexity、微軟bing等,連蘋果也在近期表示可能會在Safari瀏覽器中提供ChatGPT或Perplexity的AI選項,這項消息也導致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下跌。

但Google的搜尋帝國真的被撼動了嗎?

根據Statcounter截至今年4月的統計, 目前Google搜尋引擎的市佔仍高達89.66%,作為比較,2022年底ChatGPT登場時,Google市佔約為93%,等於只掉了3%左右 ,似乎沒有如外界預期地出現雪崩式的下滑。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個統計裡,會發現Google市佔在過去6個月,多數時間低於90%,是至少10年沒有出現過的景況。這可能代表的意義是,雖然垂直變化不大,但離開Google搜尋的用戶,很可能會是長期地離開。

因此,留下被AI改變搜尋行為的用戶是一大策略重點,今年Google選擇直接「改頭換面」擁抱AI和新的趨勢,AI模式並非只在Gemini App或者其他實驗性的新應用程式裡推出,而是直接嵌入在Google搜尋本體中,逐步開放給全球用戶使用。

「我們期待搜尋成為人們不需要費力就能使用的產品,並且讓用戶覺得自己的任何想法,不論困難或簡單,都能來詢問Google。」伊莉莎白.瑞德回應《數位時代》提問指出,搜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目標永遠都只有一個——幫助人們獲取資訊。」

Google io25_Liz Reid
Google搜尋副總裁伊莉莎白.瑞德(Elizabeth Reid)。
圖/ 隋昱嬋攝影

她認為這個核心,在新時代的AI競爭裡也不會改變,只是借助AI的力量,人們可以接觸更多新鮮的事物、高品質的資訊,並且答案的呈現是更清晰有條理的,而非散落在各處。

網站流量下滑?小眾多元內容崛起

至於國際媒體詢問AI模式對網站流量的影響,皮蔡強調,去年推出的AI摘要(AI Overview)功能,在頁面頂端顯示整理資訊,目前每月活躍用戶已經高達15億人,並帶動了Google搜尋使用量超過1成的成長。 「借助AI的力量,用戶點擊的品質提升了,在網站上待的時間增加,甚至更多的小眾的內容受到重視。」

Google io25_Sundar Pichai
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
圖/ 隋昱嬋攝影

伊莉莎白.瑞德則指出,AI Mode帶來的主要效果之一,是使用者會提出更複雜的問題,「將會帶出以前沒有被抓到的小型和專業內容建立者」,搜尋方式的多樣化,也提高了結果的多樣性。

簡單來說,Google主張整體流量會提升,只是可能出現板塊轉移,從過去永遠霸佔第一頁的大型網站,流向擁有優質內容的小型創作者身上,把用戶的注意力擴散出去。

優勢:廣告數據、個人化體驗,「未來每句話都是搜尋」

面對搜尋界虎視眈眈的對手,專家認為,Google最強大的一張牌可能是「個人化」(Personalize)能力,甚至在發表時直接把AI模式和購物功能綁定,包括虛擬試穿、直接下單等功能,都讓搜尋的體驗變得更個人化、差異化。

這其實很容易想像,就如同現在網頁上跳出的廣告經常讓人驚呼「怎麼會知道我想買這個啊?」顯示Google早已靠搜尋引擎建立起廣告霸業,並握有龐大的用戶資料,坐擁「搜尋個人化」需要的一切能力。

Google開發者專家廖聖傑(Jimmy Liao)則點出,這似乎解釋了Google今年取消「第三方Cookie退場」的舉動,因為用戶數據將是這些個人化體驗的核心,「如果是以網路透明性來說,當然不是大家樂見的,但是對於業者來說,就是能推薦更適合的東西給消費者,電商下廣告的遊戲規則也會因此改變。」

Cookies
第三方Cookie進行多次的退場預告,2025年Google宣告將保留下來。

放眼未來,Google今年也展現另一種領域的野心,推出內建Google AI助理的Android XR眼鏡,如同鋼鐵人電影裡的賈維斯,隨時互動、回答問題。

「未來不會只有在搜尋視窗裡面才叫搜尋,我今天戴上眼鏡,對著畫面去詢問問題,也是一種搜尋。」 Google開發者專家、APMIC工程師劉育維指出,Google正在把搜尋這個定義模糊和擴大化,變成每一句對話、每一個想法都會是一種搜尋。

延伸閱讀:Google推AI工具Stitch!一句話就可生成UI設計:VibeCoding新利器,如何顛覆設計流程?

責任編輯:李先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