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eSIM崛起!一張QR Code,如何滑出跨國流量大生意?
03

出國eSIM怎麼挑?吃到飽暗藏限速陷阱、總量型更划算?三大問答一次看懂

eSIM成為出國上網新主流,消費者面對市面上各種產品,經常不知從何下手。《數位時代》整理常見三大問答,協助你找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項。
2025.07.16 | 5G通訊

隨著eSIM成為愈來愈多人出國上網的首選,消費者在選購時,面對琳瑯滿目的各種方案,難以得知實際服務差異,多半只能比價、查詢評價來參考。

曾在eSIM公司擔任產品經理的喜仔(匿名),經常以「eSIM稽查員」帳號在Threads上參與討論,並提供網友諮詢,短短一個月內就收到近千人提問。可見即便eSIM日漸普及,許多消費者對於產品規格、安裝流程和運作機制,都還不是非常熟悉。

《數位時代》整理常見三大疑惑,協助消費者挑選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方案。

Q:旅遊eSIM和國際漫遊服務,各有哪些優缺?

旅遊eSIM只要掃描QR Code即可啟動,不需要更換實體SIM卡。這類產品瞄準出國旅遊需求而設計,並通常提供多種方案,可依實際旅程天數與流量需求挑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身手機型號無法相容,即使掃描QR Code也無法啟用eSIM。消費者在購買之前,應先確認手機規格是否支援eSIM。

延伸閱讀:eSIM是什麼?哪些手機支援?eSIM優缺點、安裝一次看

相對來說,傳統電信商提供的國際漫遊服務,則是讓消費者出國開啟功能後,即可自動連上當地網路,並繼續使用原號碼的通話與數據服務。免換卡、免設定是漫遊最大的優勢,用戶在國外也不會漏接台灣來電,但費用相較更高。

短期商務出差、重視通訊穩定性的使用者,常使用國際漫遊服務,價格敏感度較高的觀光客則普遍傾向性價比更高的旅遊eSIM。

Q:旅遊eSIM要選吃到飽,還是總量型方案?

在面對各式各樣的eSIM產品時,消費者經常面臨的難題,就是要選「吃到飽」還是「總量型方案」?

旅遊eSIM業者威訊商務經理鄧禮恩表示,台灣消費者在國內電信資費上普遍都選擇吃到飽,這樣的偏好也會延續到eSIM產品上。以威訊銷售的eSIM狀況來看,超過一半的用戶都選了吃到飽方案。

eSIM稽查員喜仔也提到,台灣消費者平日就習慣用吃到飽方案,在選擇eSIM產品時,往往不太清楚自身對流量的需求,「相較之下,其他國家的使用者對於每天、每月大約需要多少流量,都有明確概念。」

他建議,消費者可以從手機設定中查看一段時間內的數據使用量,藉此推算每日平均流量,選擇相應適合的總量型方案。「吃到飽就是在跟業者對賭,你沒用到他預設的流量,就是他的利潤所在。」喜仔指出。

鄧禮恩表示,吃到飽產品毛利確實相對高,但市場上更大的問題在於,有部分業者推出價格低廉的吃到飽方案,卻在使用達2GB或3GB後即降速,引發相關消費糾紛,「以過度低價當作主打的吃到飽產品,往往容易藏有手腳。」

對於需要使用影音、直播的重度使用者來說,吃到飽可能是理想選擇;而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而言,如果願意檢視每日用量來預估需求,選擇總量型會更划算。

Q:安裝日本漫遊eSIM,手機上為什麼顯示來自中國電信商?

也有許多使用者反映,向台灣業者購買日本漫遊eSIM,產品明明標示是連接docomo、SoftBank網路,安裝後手機卻顯示來自中國香港移動,引發相關資安疑慮。

eSIM稽查員喜仔表示,這類情況多半與業者採購來源有關。他解釋,中國香港移動是二類電信商,eSIM業者會向其採購數據流量,並透過其漫遊機制,到日本連接到當地電信服務。

「可以把他想像成,你會不會介意用小米、華為這些中國品牌的手機?」喜仔建議在意的使用者,直接購買標示「當地原生線路」的eSIM。舉例來說,去日本旅遊就選擇標示「日本原生線路」的eSIM,中間未經過漫遊和其他途徑轉接,降低相關疑慮。不過,通常售價會略高於一般漫遊eSIM。

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則提醒,透過批發商層層轉售的漫遊流量,因非由電信業者直接提供,較難掌握資料傳輸途徑與網路封包處理過程。如果在意安全與品質的消費者,直接選擇旅遊當地電信業者的服務,或是原號電信業者的國際漫遊,都是相較有保障的選擇。

關鍵字: #電信通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