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咖啡路易莎6月18日召開股東會,會上通過發放現金股利4.5元決議,與去年發放股利金額相同,但其實2024年,路易莎年營收約23.92億元,較去年小減1.04%, 稅前淨利相較前年更減少了4600萬元,EPS也從2023全年的6.28元縮減至4.64元。
而4.5元的現金股利,相當於97%的配發率,路易莎如此大手筆讓利股東,換取市場支持,是因為路易莎過去一年正面臨兩大環境不利因素。
首先是咖啡豆的物價波動。據路易莎表示,2024年淨利減少最大主因就是咖啡豆期貨飆高,造成的業外虧損。
咖啡豆價格波動劇烈,短期造成業外虧損、長期仍有成本壓力
去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路易莎陸續公告多筆「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達所訂個別契約損失上限」,並陸續認列損失。若從年報數字來看,路易莎2024年的營業外收入及支出,虧損3917萬元,而附註也說明其虧損,正是該年度購買咖啡期貨價格及匯率波動所致。
有國內連鎖咖啡同業就觀察,路易莎原本應是想透過操作咖啡期貨,想辦法買到更便宜的價格,好壓低咖啡豆成本,沒想到卻因為市場短期劇烈波動,反而造成業外虧損。
而從長遠來看,國際咖啡豆的價格若持續走高,遲早也會影響到連鎖咖啡業者的營業成本。據《紐約時報》報導,今年2月咖啡豆價格創下50年來新高,從國際咖啡期貨走勢來看,原本一磅通常在2美元以下,在去年一路升高到3塊多美元,今年2月甚至一度飆破4美元。
而歸結背後原因,主要來自氣候變遷、降雨異常以及關稅、運費增加等環境因素。
另一項不利因素,則是國內市場。據國內兩大連鎖咖啡星巴克、路易莎近期公佈的官方數字顯示,兩者的店數大約在2023年超過550間後,就進入展店數量相對趨緩的階段,據路易莎指出目前全台最新店數約為560間。
即便兩間咖啡巨頭在近年也都不斷有新店型推出,或是原有門市的擴大、改建計畫,意味著總面積數仍持續增加,但總店數的成長趨緩,某種程度上仍顯示連鎖咖啡品牌在台灣市場的胃納量,逐漸逼近高原期。
併入多間餐廳強攻用餐市場,預計未來餐飲可占營收5成
面對國內外不利環境因素。路易莎在去年積極推展多角化經營策略,搶攻咖啡以外的餐食市場。今年元月路易莎一口氣併入多個餐飲品牌,除了初泰3間、Louisa BAKERY麵包坊2間、self room 健身房1間之外,還包括文青火鍋「丹生炊事」(1間)、茶食館「玖仰」9間(6間直營、3間加盟)、蔬食餐廳「光焙若蔬食」3間、牛排館「青焰炭火熟成牛排」3間。
另外,路易莎也藉由央廚運作的效益,發動提升毛利率的四支箭,包含:
一、 垂直整合與自有供應鏈 :積極打造從咖啡豆、食品到原物料,都大量自製或控管來源,降低了對外購進的成本,提高了毛利空間。
二、 產品多元化 :高毛利品項增加,不只賣咖啡,還賣輕食、甜點、餐盒等高毛利商品,拉升了整體毛利。
三、 規模經濟:大量採購原物料,能以更低成本取得,進一步優化毛利結構。
四、 調整定價策略:產品升級和微幅調價,使得客單價提升。以上種種措施帶動路易莎,雖去年淨利減少,但毛利率達毛利率 46%,高於前年的43%。
展望未來,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表示,路易莎將全力搶攻餐食市場,尤其是對於自助餐市場,目前旗下半自助餐廳品牌青焰與知名飯店合作成績斐然,每月營收達兩千萬,且跨足中南部發展,預計今年至少增加到6間,明年預期有倍數成長到12間的機會,若加計玖仰、丹生炊事及光焙若蔬食等品牌的收入,預計將佔集團總營收超過五成。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