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過以後會娶我!」日本修法打擊惡質牛郎店:為何火山孝女明知暈船,卻金援不手軟?
「他說過以後會娶我!」日本修法打擊惡質牛郎店:為何火山孝女明知暈船,卻金援不手軟?

「連續兩年營業額突破1億日圓!」、「現役模特兒駐店!」 走在日本鬧區街頭,時不時能看見這類宣傳詞,搭配精美男公關照片的平面廣告,在路口等處大張旗鼓地吸引女性顧客。

對客戶呵護備至的男公關們,儘管是現代女性的溫柔鄉,卻也被認為是導致許多年輕女性步入深淵的甜蜜毒藥。 如今,日本政府正採取行動,遏止男公關產業對女性造成的剝削問題。

日本修訂後的《風俗營業法》(簡稱《風營法》)即將在6月底上路, 新法規將禁止男公關提供「愛情服務」,利用情感手段促使顧客消費酒水、食物等。例如,告訴顧客若不點餐就無法陪在她身邊,或訴苦稱若無法達成銷售額將會被降職,以此希望客戶幫忙的話術。

值得一提的是,數年前曾登上新聞版面的「男公關刺殺案」,便是一位年輕女性愛上男公關後,每月不惜花費上百萬日圓把他拱上頭牌寶座,甚至為此去當酒店小姐。但她最後發現男公關手機裡有其他女性的照片,因愛生恨,當街持刀捅了男公關數刀。

此外,男公關也被禁止發布虛假廣告,例如以低價酒水吸引顧客,事後卻收取高昂費用;向顧客收取未主動下訂的餐飲費用,也同樣違法。違規店家將被勒令停業,若行為嚴重,更可能涉及刑事犯罪,面臨最高6個月的監禁或100萬日圓的罰款。

受害女性太多!惡質牛郎店成整肅對象

日本全國目前約有1,000家男公關店。在外界的印象中,男公關店是富婆尋歡作樂的地方,但疫情後顧客樣貌開始轉變為經濟狀況較不佳的年輕女性,她們為了享受被當作公主般的呵護而過度消費,部分人甚至不得不從事性服務來還債或應付開銷。

東京警方透露,2023年至2024年期間,歌舞伎町附近因性交易被捕的女性中,約有三分之一是為了支付男公關店的費用而下海。

根據日本警察廳的資料,2021年至2024年期間,警方接獲與男公關店有關的諮詢案件數顯著成長。2024年,因惡質行徑被取締的店家案件數較前一年增長近一倍,達到207件,其中就包括將女性顧客介紹給性服務場所並抽傭,或威脅顧客舉債還錢的店家。

日本此次修訂《風營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女性顧客為男公關過度消費,甚至因此背負債務,被迫從事性服務來還債。

牛郎的嘴、騙人的鬼⋯弱勢女慘遭「剝皮」

根據《彭博社》報導,日本中央大學家庭社會學教授山田昌弘表示,無法在工作、戀情或家庭中得到認可的女性,會去尋找能獲得肯定的地方,而男公關店就是其中一個選擇。

位於歌舞伎町的男公關店「愛本店」,提供60分鐘3,000日圓的歡迎方案,讓新顧客快速認識店內的男公關,之後再由顧客挑選心儀的對象並支付酒水費用。有顧客表示,男公關會仔細傾聽她們說話並給予讚美,讓她們感到備受重視。

aishop02.jpg
面對日本對男公關店祭出的新規則,位於歌舞伎町的愛本店也開始自肅,停止了提供客戶的賒帳服務。
圖/ 愛本店

曾經沉迷男公關店的29歲女性鈴木葵透露,許多常客因家庭背景問題而感到孤獨,「因此當一個妳中意的男生說喜歡妳、妳很漂亮時,就很容易愛上對方。」

化名希咲未來的25歲女性則透露,她18歲高中輟學後,在歌舞伎町街頭被男公關搭訕而誤入歧途,住進了男公關安排的住處並從事性工作。她一天平均能賺上8萬日圓(約新台幣1.6萬元),但所有收入都花在了男公關店上。 「他說過會娶我,但沒有成真;他也說要帶我去迪士尼,也成一場空。」她表示,「我已經什麼都沒有了。」

歌舞伎町生態難根除!貧窮、教育不足⋯成底層常態

不過,也有女性對男公關店及新法規抱持不一樣的看法。曾撰書揭露歌舞伎町生態的日本作家佐佐木吉娃娃(佐々木 チワワ)認為,修訂《風營法》本質上是對女性的性別歧視, 「制定法律的政客瞧不起去男公關店的年輕女性,認為需要建立一個系統來保護她們。」

「在媒體敘事中,這些造訪店家的女性是受害者。」佐佐木指出,「她們年輕又愚蠢、不諳世事,而且被男公關欺騙了。但男公關其實也只是年輕男性。」

不過,她也贊同有規範是好事,但對能否發揮效果抱持保留態度。「我認為任何法律都無法對歌舞伎町產生太大改變。」她強調,政府難以管制愛情,想去的人終究會去。

儘管在這些描述中,男公關被形容成剝削者,但就如佐佐木所言,他們許多人也只是涉世未深的年輕男性。事實上,他們與顧客一樣,往往也來自弱勢群體,通常家境貧寒、教育程度較低,並且同樣面臨達成銷售額的巨大壓力。

羅蘭炫富助長歪風?「賺快錢」成入行一大動機

《彭博社》提到,疫情後日本擺脫了數十年的通貨緊縮,但低收入工作者的薪資漲幅往往跟不上物價,加上許多年輕人透過社群媒體接觸到富裕的生活方式——包括日本第一男公關羅蘭(Roland)——因而對賺錢感到更加焦慮,最終選擇成為男公關。

目前擔任愛本店總經理的「蒼」,便坦承自己是為了快速賺錢才成為男公關。他出生於北海道的小鎮,原先為了追夢到東京迪士尼工作,但薪水極低,即使加班一個月仍賺不到20萬日圓。在輾轉嘗試幾份工作後,加上自身學歷不高,最終選擇加入愛本店。

Kabukichō.jpg
也有人認為,法規難以真正阻止年輕女性造訪男公關店,政府無法管到愛情的事。
圖/ Photo by Dick Thomas Johnson on Flickr

「我只有高中學歷,能找到比這薪水更高的工作嗎?」蒼表示。他現在是愛本店銷售額排名第7的男公關,業績最好的月份銷售額能達到1,200萬日圓,淨收入600萬日圓。

面對新法規,愛本店也開始自我約束,例如停止了提供給顧客的賒帳方案——這種服務被詬病可能導致過度消費。蒼也表示,他現在會先確認顧客預算,勸她們在能力範圍內消費,但他對禁止「愛情服務」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人際關係本來就多采多姿,不是嗎?如果服務結束後說聲謝謝、擁抱一下也不行,那還有什麼能做呢?」

延伸閱讀:你的包裹來自哪一國?揭曉台灣跨境電商Top5:南韓Coupang憑什麼贏?本土電商拉警報?
特斯拉Robotaxi變馬路三寶?超速、急煞⋯違規樣樣來,試營運首秀表現就翻車?

資料來源:Bloomberg南華早報Kyoto News

責任編輯:李先泰

關鍵字: #動態時報 #日本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漸強實驗室推「AI-First Communication Cloud」戰略,三大 AI 平台完整佈局、終結數據孤島
漸強實驗室推「AI-First Communication Cloud」戰略,三大 AI 平台完整佈局、終結數據孤島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MIT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高達 95% 的生成式 AI 專案無法創造實際商業價值。問題出在哪裡?不是技術不足,是多數企業僅將 AI 視為「工具」,而非「戰略」,結果往往購買了許多應用卻難以串聯,數據彼此割裂,遂形成新的「數位路障」。

台灣市場也有相同矛盾。《2025 台灣 AI+MarTech 白皮書》指出,近五年軟體工具數量暴增 264%,但企業卻普遍面臨「工具越多、整合越難」的困境。對此,漸強實驗室於 9 月 16 日正式發布「AI-First Communication Cloud」戰略藍圖,提出一站式平台,將行銷、銷售與客服的資料流整合,縮短企業從洞察到行動的距離,實踐「重塑商業溝通」的使命。

為什麼必須 AI-First?

2025 漸強年度產品發表會除了展示產品之外,更同步舉辦了「漸強實驗室 x 企業領袖共創圓桌:以AI 重構企業成長引擎」。活動由《數位時代》創新長 James Huang 主持,邀請 Google Cloud 大中華區企業雲端技術副總經理 KJ WU、國泰健康管理顧問資深協理郭怡賢,分享全球 AI 趨勢與導入挑戰。現場超過 50 位 C-level 高層齊聚,包括屈臣氏、kkday、雅詩蘭黛、全國電子等領導品牌,共同聚焦 AI 對企業未來的影響,展現漸強在 AI 轉型議題上的產業影響力。

在這場活動中,漸強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薛覲曾在產品發佈會表示,AI 已成為國家、產業與企業的分水嶺,如:美國人均 GDP 已達 9 萬美元,但增速放緩至 1~3%,因此政府選擇 All-in AI,以重燃生產力引擎;另一方面,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則將 AI 視為「彎道超車」的契機——AI 競爭,儼然成為國家實力再洗牌的契機。

回到企業層面,AI 不只加速工作流,也創造結構性的效率差異。薛覲表示,兩家同樣維持 20% YOY的公司,若其中一家具備 AI 能力,效率差距將被迅速放大。

漸強實驗室
圖/ 漸強實驗室

不過,更根本的挑戰是當 AI 接手重複任務後,員工時間如何被重新定義?如果 AI 僅僅讓回覆更即時、報表更漂亮,價值仍然淺薄;真正的關鍵是讓相同人力創造雙倍產出,或用一半資源達成既定目標。

因此,漸強實驗室提出「AI First、AI Driven、AI Built」的核心觀。對國家,AI 是戰略武器;對產業,是效率槓桿;對企業,則是生存門票。此刻若還選擇觀望 AI,代價恐怕是被淘汰,唯有主動擁抱 AI,才有機會獲得指數級成長。

漸強實驗室三大平台串聯,AI戰略再下一城

為了讓 AI 發揮戰略價值,漸強採取內外並進的策略。一方面重塑內部流程,包括目前約 90% 的程式碼透過 AI 協作完成,開發速度提升近五成;或透過導入 Google AgentSpace 將內部訓練效率提升 40%、業務提案時間縮短 80%。

同時,漸強也將AI經驗沉澱為產品,端出三大平台形成完整的 AI 生態。包括:

MAAC(企業專屬的行銷成長架構師),不再只是發送工具,而能在對的時間將對的內容送給對的人。如保健品牌 Vitabox 使用分眾功能,訊息點擊率提升六倍、廣告投資報酬率成長 3.7 倍;電商 Coupang 則將文案產出時間縮短 70%,團隊效率明顯提升。

CAAC(讓客服與銷售成為 Super Agents),則透過多角色 AI Agent 即時回覆,自動解決八成常見問題,以餐飲品牌為例,導入後對話處理量提升 233%,首次回覆時間縮短至原先的三分之一,成功優化客服團隊效率與工作量能。

DAAC(24 小時挖掘洞察、可自動行動的 AI 數據顧問),作為漸強實驗室的全新產品,定位為全自動 AI 數據分析平台,能將分散於行銷、客服、會員標籤的資訊整合,把以往3~5天的跨部門數據彙整加速到 3 分鐘內完成,並一鍵開啟執行建議,幫助企業立即把握機會、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漸強實驗室發布「AI-First Communication Cloud」戰略藍圖。為終結工具、數據
圖/ 漸強實驗室

漸強整合三大平台構成「AI All-in-one Solution」,形成一個不停轉動的生態系。從 MAAC 完整剖析全通路數據、一鍵觸發自動化行銷,到 CAAC 即時 360° 洞察顧客需求、一鍵啟動專屬對話,再到 DAAC 即時數據分析轉化為行動,一步步幫助企業決策不再依靠經驗直覺,而是由數據與 AI 驅動的最佳智慧。

AI 落地的最後一哩路

從產品戰略可見,漸強將 AI 的運作理解為一個不斷循環的系統:AI Agents 執行任務-結果沉澱為決策依據-經由大模型判斷方向-再驅動新一輪行動。唯有所有環節緊密相扣,AI 才能真正驅動價值;一旦斷裂,就會退化成孤立的單點工具。

因此在產品工具之後,漸強也提出 AI 顧問服務,將多年實戰經驗濃縮打磨,帶領品牌一步步界定痛點、快速試錯、人機分工、持續優化,協助品牌建立能長期演化的系統,讓技術在導入之後,還能持續成長。

薛覲比喻,漸強作為創新歷程就像是「蓋教堂」,目標使命始終如一,唯隨著時代演進,一次次聚焦解決某個挑戰,逐步將藍圖逐步堆疊實踐。走到 AI 時代的分水嶺,漸強不只給出解方,也盼能拋出更大的思考格局,帶動企業讓 AI 成為決策的核心,讓產品與顧問形成互補生態,陪伴企業從工具導入走向結構轉型;當多數企業仍在試水階段,那些率先建構 AI 驅動的組織,將更快抵達未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