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煤礦小城的男士西服家族小店發跡,一開始,是掙扎蟄伏的十年。儘管全新的概念店帶來可觀的營收,製造零售業模式使得貨源不再受制於人,年輕人才的加入有助於公司改革,刷毛外套更成為打響名號的大功臣,但UNIQLO的發展並未因此一帆風順。海外展店屢遭挫折、品牌定位不清、「黑心企業」的指控,都讓「世界第一」的目標變得更加遙遠。
包括柳井正在內,許多人賭上自己的能力、人生、驕傲,即使飽嘗失敗、挫折、衝突、不甘,仍不斷朝目標前進。如此周而復始地層層累積,才讓UNIQLO一路挺過日本30年低迷經濟,成為全球性品牌,並持續邁向「世界第一」。
結果,柳井正只在佳世客待了九個月就辭職,但他並沒有回老家宇部,而是來到東京。即使經歷了九個月的上班族生活,他骨子裡還是原來的那個學生。
沒找到工作意義,也沒什麼特別想做的事。
他心想:既然如此,不如去美國留學吧。於是在東京一所英語會話補習班上課。
再怎麼說,總不好意思要家裡繼續幫他出房子的租金,因此柳井正跑去投靠山本善久,也就是當初跟他一樣,從宇部來到早稻田大學就讀的好朋友。山本善久因為大學重考,所以比柳井正晚一年畢業;不過當柳井正在1972年2月辭去佳世客工作時,山本善久已決定進入日本可口可樂公司了。
山本善久在東京的雪谷大塚租房子,位置就在日本可口可樂總公司附近一條名叫吞川的小河邊。
「在佳世客做些跑腿打雜之類的工作也沒什麼搞頭。」
面對如此大言不慚地說著、並回到東京的柳井正,山本善久默默接受了他,讓他住進家裡。位於河岸邊的木造公寓裡,六張榻榻米大(約三坪)的房間就這樣住了兩個男人。由於房東抱怨:「兩個人一起住的話,房子很快就會壞了。」於是額外加收了一千圓房租,這筆錢就由柳井正支付。
山本善久一大早就出門上班;過了一會兒,柳井正才動身去補習班上英語會話課。上完課,就到圖書館打發時間,再回到住處。
山本善久被分發到日本可口可樂公司的電腦部門,雖然是菜鳥,卻負責計算該在全國哪些地方設置裝瓶工廠與營業據點的工作,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偶爾聊起工作上的事:「關於電腦,日本可是比美國還先進喔。說起來,可口可樂的品牌力量是很強大沒錯,不過在資訊系統方面還早得很呢。」山本善久興致高昂地對柳井正說著。
好友的話深深刺入懶散青年柳井正的心。早上起床後,就去上英語會話課,傍晚再回到空無一人的房裡。耳邊只聽見窗外下方那條吞川的流水聲。雖然努力讀英文,卻怎麼也讀不進去。開始像個幹練上班族般工作的身影,讓過去的損友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太一樣了。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半年左右,柳井正的內心好像開始有了變化。
(一直過著這種生活好嗎?再這樣下去,我是不是真的會完蛋……。)
也是在這段期間,柳井正開始考慮結婚的事。他仍持續寫信給在西班牙認識的長岡照代,也經常去大阪找她。不久後,當雙方談起結婚這件事情時,柳井正寫了一封信回老家,隨信附上結婚對象照代的介紹文和照片,簡直就像在寫履歷似的。
「全家看到那封信時,真的好驚訝。我一直以為哥哥會是那種相親結婚的類型,而不是透過戀愛。我心想:『咦?騙人的吧?』」
妹妹幸子如此回憶道。據她表示,別說是高中時期了,即使是去了東京之後,也完全感覺不到哥哥在跟誰談戀愛的蛛絲馬跡。至於那封信,一本正經讀得格外認真的,是父親柳井等。讀完後,他在家人面前果斷表示:
「如果是阿正找的對象,絕對不會有問題。我馬上去找她談妥這件事。」
柳井正還在宇部時,一直躲著父親。主要是對父親那種拉攏地方權貴、私下協商串通以推動建築事業的做法反感。後來即使隱約察覺到父親「做什麼都好,就是要拿第一」的嘮叨其實是對自己的期許,依然無法坦率地面對他。
總之,雖然是一對很少溝通的父子,但父親終究還是相信這個總是躲著自己的兒子。
柳井等在沒告知兒子的情況下就前往大阪,打算見見這個未來的媳婦。他在大阪梅田和照代碰面後,一起去看了當時非常熱門的電影《教父》。
看完電影,他們換了個地方聊。「兒子也跟我說想結婚,可以讓我訂下這門親事嗎?」柳井等開門見山地說。據說結婚這件事原本一直是單方面一頭熱的情況,但在照代見過柳井等之後,心境上有了一些變化:要嫁到宇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讓她十分不安;而在見過柳井等後,心中的焦慮似乎少了一點。
「老實說,那時候阿正看起來並不可靠。但如果是在這樣的父親身邊長大成人,那麼我想他總有一天會振作起來吧。因為他父親是一位很有威嚴的人。」
初次見到的柳井等簡直就像電影《教父》裡的黑手黨老大──由知名演員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托.柯里昂。身為義大利黑手黨老大,固然有著強勢凶狠的一面,卻也比任何人都強調對「家庭」的愛,簡直就是維托.柯里昂的化身。
於是照代就這樣拿定主意,要嫁到宇部了。
「我同意你結婚,你回來宇部。」
接到父親彷彿最後通牒般的通知,柳井正終於決定結束無所事事的寄居生活,返回故鄉。
「我暫時回老家一陣子。」
柳井正只對供他住宿的山本善久這麼說,連行李也沒拿就回宇部去了,而且也沒再回到東京來。過了一段時間,山本善久接到柳井正的電話。
「我要在我老爸的公司工作了。」
柳井正來到吞川邊的公寓取回行李,又匆匆離開東京。在此刻的山本善久眼中,仍絲毫看不出任何足以預見柳井正日後成就的跡象。不過,搭上火車、一路搖搖晃晃準備回宇部的柳井正心中卻有所期盼。
「繼續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遲早會完蛋。」
從這裡往上爬
地方都市的商店街上,由家族經營的典型小企業。繼續原地踏步的話,永遠不會進步──不,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八成總有一天會遭遇困境。
1970年代前半,一直是當地經濟支柱的煤炭產業已日落西山。礦區接連被迫關閉,以石油代替煤炭以進行能源轉型的呼籲也開始普及。要是真的這樣,目前繁華依舊的銀天街,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步上衰敗之路。
留在原地是對的嗎?
話說回來,這種帳目不清、籠統草率的家族經營模式,還會有未來嗎?
如果要從這裡往上爬,該怎麼做才對?
結束逍遙自在的尼特族生活後,柳井正心中似乎漸漸起了變化,開始燃起火苗。
他並沒有立刻找到答案。柳井正接手商店街的男裝店後,即將面臨一次重大的挫敗。曾支持父親的那些元老,在對這個從東京回來的少東家失去耐性後,一個接著一個離開。
(為什麼大家都不明白?我的方法錯了嗎?)
柳井正回到家裡,不斷捫心自問。然後每一次都這樣告訴自己:
(不,不可能。我的做法沒錯。可是,就算繼續這樣經營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成果吧?)
看不到該前進的道路。
(難道我真的不適合經商嗎?)
這樣的念頭不斷在腦中打轉,完全找不到頭緒。在失去自信的過程中,年輕的柳井正開始自問自答的每一天。
本文授權轉載自 《世界的UNIQLO:優衣庫的崛起、挫折與成功》,杉本貴司著,究竟出版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