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蘋果正經歷大規模高層地震,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即將退休,多位資深主管也屆高齡,預告未來數十年來最大的人事異動。
重點二: 爆料指出,儘管AI發展受挫,且面臨產品線老化等挑戰,執行長庫克仍將長期留任,董事會對其領導能力充滿信心。
重點三: Meta以逾2億美元的鉅額薪酬,成功挖角蘋果人工智慧模型主管,讓蘋果在AI。
蘋果近年被指稱在AI領域發展落後、產品線老舊,甚至與開發者及監管機構關係日趨緊張,加上二把手營運長傑夫·威廉斯(Jeff Williams)宣布即將退休,引發外界對接班人選的揣測,而《彭博》知名記者 Mark Gurman透露,根據多方跡象顯示,提姆·庫克 (Tim Cook) 仍將穩坐執行長寶座至少5年,並深受董事會堅定支持。
威廉斯的退休,意味著庫克目前缺乏立即的接班人選,同時也沒有內部跡象表明庫克正準備卸任或培養繼任者。
庫克自2011年接任執行長以來,蘋果股價已飆升約1,500%,即使今年股價下跌,董事會仍對其長期領導能力深具信心。此外,由亞瑟·萊文森(Arthur Levinson )、蘇珊·華格納(Susan Wagner)和羅納德·蘇格(Ronald Sugar)等忠實董事會成員,也傳出無意更換執行長。
Gurman指出,庫克在創辦人賈伯斯去世後,帶領蘋果開創新局面,例如推動高價款iPhone、進軍中國市場,並推出Apple Watch和AirPods等新產品線,市值飆破3兆美元,庫克創造的市場財富遠超過賈伯斯,這些表現都讓他備受董事會支持,其影響力不減反增。
然而,蘋果高層也出現改革聲浪。資深副總裁艾迪·庫伊(Eddy Cue)曾對公司內部發出警告, 指出如果不像過去一樣不斷創新、快速適應AI新技術,蘋果恐會步上 BlackBerry(黑莓)或 Nokia(諾基亞)的後塵──兩者在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都曾是市場霸主,但最終因為未能及時轉型,或創新停滯而跌落神壇 。
管理層大換血、AI人才流失,蘋果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蘋果高層管理團隊的重組早已隱約醞釀多年。據悉,庫克麾下約20名直屬主管中,約半數已年屆60歲,未來幾年內可能陸續離職,其中包括資深行銷主管、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主管、晶片總監等人。
除了威廉斯將由營運資深副總裁薩比·汗(Sabih Khan)接替之外,資深財務長盧卡·馬艾斯特里(Luca Maestri)已於今年一月將職務移轉出去,而另一位直屬庫克麾下的丹·里奇歐(Dan Riccio)也已於去年底離職。
這場大規模的人事異動,主要原因在於多位高階主管已屆60多歲,但執行長一職仍由庫克把持,因此許多人選擇退休。
另一方面,在管理層動盪之際,蘋果也面臨著AI人才流失的挑戰。Meta 近期以驚人的高薪報酬成功挖角蘋果AI模型重量級主管龐若明(Ruoming Pang),其數年期的總報酬可能超過2億美元(約為新台幣65.7億元)。
儘管蘋果曾提出反向合約留人,但與 Meta的報價相去甚遠,對蘋果AI發展來說無疑是一計重擊。
為了彌補人才缺口並強化 AI 實力,蘋果可能將破天荒地啟動大型收購機制。據報導,蘋果在自家AI模型團隊遭遇瓶頸之際,曾評估過Mistral、Anthropic等AI新創,並正在考慮與Perplexity合作或收購。
庫克接班人會是誰?
儘管如此,蘋果目前仍缺乏一位能立即接替執行長的緊急備案人選,接班人之位是庫克的當務之急。
雖然薩比·汗將出任營運長,但實務經驗不如威廉斯老練;另一位候選人硬體工程主管約翰·特努斯(John Ternus )被視為最有可能的繼任者,他相對年輕且擁有超過20年的蘋果資歷,符合「產品導向型執行長」的期待。然而,他的財務和營運經驗有限,未來可能需要依賴強大的財務長和營運長輔佐。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