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週末,高雄巨蛋剛舉辦完台語天后江蕙的演唱會,這是江蕙於2015年「封麥」後、再回歸歌壇的第一站。在此之前,光是今年上半年,高雄就迎來魔力紅Maroon 5、張學友等巨星的演唱會。
「演唱會之都」名號打響,一有最新消息公布,社群就會出現 「又是高雄!」 的呼聲。事實上,相準活動觀光經濟,高雄市政府祭出免收場地費、娛樂稅減免等誘因,也提供從交通疏運、安全維護、環境清潔到商圈行銷的全方位行政支援。
究竟一場世界級的演唱會,能為一座城市帶來什麼?
萬事達卡數據分析與顧問服務團隊,攜手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聯卡中心),發起「演唱會經濟分析」計畫。針對2023~2024年間,高雄舉辦的4場演唱會:BLACKPINK、Coldplay、紅髮艾德 Ed Sheeran和火星人Bruno Mars,運用去識別化的信用卡交易數據,結合AI演算法平台分析。
從數據發現到演唱會期間,高雄整體住宿消費提升48%,餐飲消費則提升10%。透過交叉比對,團隊也發現演唱會經濟的4大特徵。
演唱會經濟學4大關鍵洞察
洞察1:住宿業是最大引擎,Coldplay帶動效應最強
演唱會對經濟最直接且強力的拉抬,展現在旅宿業上。整體而言,演唱會期間高雄住宿消費增長48.4%;餐飲業與陸上運輸則分別有9.5%及10.7%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演唱會的「含金量」也不同。舉例來說,Coldplay演唱會帶動住宿消費最高、達68.8%;而BLACKPINK與Bruno Mars的演出也分別帶來了36.2%及36.7%的顯著增長。這背後的原因,是外地旅客湧入,同時拉高了住房筆數與平均客房單價的雙重效應。
洞察2:Bruno Mars粉絲愛跑趴、Coldplay粉絲愛深度旅遊
報告其中一項有趣的發現,是揭示了不同粉絲群體的輪廓和對應的消費行為。
Bruno Mars的粉絲以20~30歲的年輕男性為主力,他們的消費足跡高度集中在夜生活豐富的市中心,餐飲消費熱點與酒吧區高度重疊。
Coldplay的粉絲輪廓則較為多元,雖以年輕女性為主,卻也吸引了大量50歲以上的資深樂迷。這種跨世代的吸引力,也反映在他們的消費模式上。Coldplay粉絲的消費足跡遍布高雄各觀光景點及沿海風景區,呈現出「演唱會+深度旅遊」的複合式行程。
洞察3:8成粉絲來自外地,香港旅客是海外主力中的主力
數據也證實了演唱會強大的「人流磁吸」效應。在高雄看演唱會的歌迷中,僅有20.8%是高雄本地居民,將近8成的粉絲都是特地前來的外地旅客。
其中,國內旅客以雙北及台中為最大宗,分別佔據32.89%和12.61%;而國外旅客的來源地則高度集中,有高達40.83%來自香港,其次有8.51%來自菲律賓、6.54%來自新加坡。
演唱會期間,香港旅客的消費金額佔比也隨之提升38.11%。顯示這股「演唱會觀光」潮流,已成為推動城市國際能見度與觀光收入的實質動力。
洞察4:城市屬性決定演唱會效益
透過對比分析,萬事達卡也發現演唱會對城市的經濟效益,取決於城市本身的觀光屬性。以泰國曼谷來說,因為本身就是國際觀光熱區,日常消費基準高,演唱會帶來的邊際效益相對有限。
然而對高雄而言,大型演唱會成為了吸引旅客專程前來的強力誘因,成功將原本可能不會到訪的旅客吸引至此,並延長其停留時間,因此對在地住宿、餐飲、交通等產業的拉動效果極為顯著,創造了遠高於曼谷的經濟效益。
AI神算打造「平行時空」,精準剝離演唱會的真實效益
「我們不是只比較這個地方上個月和這個月的信用卡消費。」萬事達卡數據與顧問服務部資深副總裁戴輝瑾表示,這次分析最核心的突破,在於如何知道「多出來」的消費,到底有多少由演唱會貢獻。
因此,萬事達卡的做法是建立一套AI模型、創造出一個「平行時空」。模型會根據歷史數據,推算出在正常、無演唱會情況下,高雄的經濟活動應該是什麼模樣。接著,再將這個推論的數據,與舉辦演唱會的真實世界數據進行比對,「兩者之間的差額,才是演唱會真正帶來的『增量效益』(Incremental Value)。」戴輝瑾說。
也因為消費分析需要套用性別、年齡和地區等不同變數,當每個變數都要建立一套平行時空,戴輝瑾表示,整個分析過程,團隊總共建立了300多個模型。其中,自2016年成立信用卡大數據平台的聯卡中心,也提供超過220億筆消費行為資料助攻。
不過,儘管演唱會經濟潛力巨大,但報告也點出了台灣觀光產業的「最後一哩路」挑戰。
萬事達卡指出,台灣雖然以美食著稱,但許多著名的小吃店、夜市攤販仍無法使用信用卡支付,這也導致觀光體驗消費數據,出現一塊「盲區」。
萬事達卡台灣區董事總經理陳懿文表示,以餐飲消費來說,實際上提升的經濟效益應該高於10%。她表示,先前去高雄聽陳奕迅的演唱會時也發現,許多餐廳都要付現,「這的確是個痛點,導致我們可以看到住宿消費帶來了很大的成長,但是餐飲消費在數據上,只看得到微幅的成長。」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