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股市震盪,科技巨頭的執行長薪酬卻逆勢飆升。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Palantir執行長亞歷山大·卡普(Alexander Karp)和博通(Broadcom)執行長陳福陽在過去一年,其股票薪酬的價值雙雙暴增超過10億美元。其中, 卡普的股票薪酬增值逾60億美元(約新台幣1,796億元),而陳福陽的薪酬也增加了11.5億美元(約新台幣343.9億元) ,遠超過其他大型企業執行長。
這些數十億美元的巨幅變動,凸顯了企業界興起一種新型的「超級成就」,同時也反映出在當前市場環境中,高層薪酬方案的複雜性與潛在的鉅額回報。這 類薪酬模式不僅與公司股價和業績表現緊密掛鉤,更透過複雜的乘數效應,讓執行長們的收入遠遠超乎最初的估值 。
股票獎勵飆升,執行長薪酬再創新高
2位執行長的薪酬增長並非單純來自固定的薪資或獎金,而是源自於股票和選擇權獎勵價值的變動。
以Palantir執行長卡普為例,其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股票獎勵,主要來自於公司在2020年上市時,獲得了價值約11億美元的股票選擇權和限制性股票。這筆獎勵的一部分設定了長達十年的分期兌現(vesting)機制。
由於Palantir股價自2020年以來飆漲超過16倍,使得這筆股票獎勵的價值如滾雪球般迅速膨脹,其價值在2024年底已比年初增加約75億美元,而在今年初至今,價值又再增長了約60億美元。
博通執行長陳福陽的薪酬增長也同樣驚人。他自2021年以來三度收穫博通的限制性股票獎勵,其價值從最初近2.69億美元,飆升至2024年底約20億美元。這段期間, 博通客製AI晶片業務需求大增,股價成長了近3倍,遠遠優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約47%的漲幅 。
部分獎勵更設有附加條款,當公司股價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時,將會發放額外股票,進一步推升了陳福陽的薪酬總額。這類與公司績效緊密連結的薪酬設計,讓執行長們的個人財富與公司的成功緊密相連。
特斯拉提臨時薪酬方案,馬斯克能順利領取嗎?
在另一邊,曾達到巨幅薪酬成就的執行長,還包括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2020年創下高達430億美元的驚人紀錄。然而,他個人的薪酬爭議仍持續發酵中。
根據CNBC報導,繼德拉瓦州法院判定馬斯克在2018年高達560億美元的薪酬方案無效後, 特斯拉董事會近期為他批准了一項「臨時」股票獎勵方案,總計9,600萬股、價值約290億美元 ,只要馬斯克繼續擔任執行長或其他關鍵高層職位,2年後就能領取這筆獎勵,並分期兌現。
馬斯克曾因薪酬問題公開表達不滿,甚至揚言要將AI和機器人產品事業獨立於特斯拉之外,但這項新方案的批准,顯示出董事會仍視他為不可或缺的領導者。
然而,馬斯克的領導風格和政治立場也引發風波。他去年投入大量時間協助川普競選,爾後在川普政府中擔任特聘政府雇員。這些舉動引發部分消費者對特斯拉品牌形象的擔憂,對公司在美國和歐洲的電動車銷售造成負面影響。
此外,特斯拉近期公布的財報也不盡理想,第二季營收連續兩季下滑,汽車業務營收年減16%,也讓馬斯克公開承認公司可能會面臨幾個「艱難的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