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同意將中國AI晶片銷售收入的15%繳交給美國政府,作為取得出口許可的條件,開創業界先例。
重點二:該協議僅適用於Nvidia H20與AMD MI308等特定AI晶片,且美國官方強調此舉不影響國家安全,但外界質疑其合理性。
重點三:中國市場對兩家公司至關重要,2024年輝達中國營收達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594億元),AMD則為62億美元(約新台幣2,040億元)。
輝達與超微近日達成一項史無前例的協議,兩家公司同意將其在中國市場銷售H20與MI308人工智慧晶片所得營收的15%,直接繳交給美國政府,作為獲得出口許可的交換條件。
根據《金融時報》與多家外媒報導,這是美國首次要求本土半導體廠商以「分潤」方式換取出口許可,被認為是出口管制下的「特例談判」。
這項協議的背景,是美國自2023年起以國安名義,嚴格限制高階AI晶片出口中國,輝達為此特別設計H20以符合法規,但今年四月又遭川普政府進一步禁止。
不過,近期美中雙方貿易關係略有緩和,北京放寬稀土出口,美國則解除部分晶片設計軟體的限制,雙方並於五月達成90天關稅休戰協議。此時,輝達與AMD的「分潤換出口」安排,正好成為美中科技角力下的特殊產物。
報導也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週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積極爭取出口機會。輝達於聲明中強調: 「我們遵守美國政府針對全球市場所制定的規則。」 而AMD則未對外發表評論。
以國安為名對企業抽成合理嗎?
據《彭博社》報導,華府此舉反映了川普一貫希望藉由貿易讓美國獲得財務回報的策略。
Jacob Feldgoise(美國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研究員)表示: 「這種看似交換條件的做法在出口管制領域前所未見,可能會使美國出口管制的國安理由失效。」
他補充:「這也可能削弱美國與盟友協商共同管制時的立場,因為盟友可能不再相信美國政策制定者會堅持國安立場,而是願意為經濟利益做出讓步。」
Vey-Sern Ling(瑞士聯合私人銀行新加坡董事總經理)則指出:「美國政府顯然需要資金,急於徵收關稅,但中國指控H20晶片存在後門,這可能是談判策略,藉此強調中國並不急需美國晶片。」
Hebe Chen(Vantage Markets分析師)則認為:「這是一個戰略籌碼,能在美中貿易談判中加強華府對關鍵科技領域的掌控。長期來看,這項障礙可能會阻礙輝達和AMD在中國市場的擴展,反而讓中國本土晶片廠商有機會搶占市佔,加速半導體自主創新。」
總結來說,儘管美國官方強調,這些晶片的出口並未危及國家安全,部分專家質疑,若真有安全疑慮,應全面禁止出口,而非徵收「罰金」式分潤。例如前美國商務部顧問Alasdair Phillips-Robins就批評, 「這形同以國安為名換取財政收入。」
中國市場太香!為營收只好接受川政府抽成
輝達與AMD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不言而喻。2024年,輝達在中國的營收高達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594億元),佔公司總營收13%;AMD則有62億美元(約新台幣2,040億元),佔總營收24%。
換言之,面對美國出口管制與中國本土替代壓力,兩大晶片巨頭一方面積極遊說美方放寬限制,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接受分潤協議,以確保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業務持續。
美中近期在稀土出口與晶片設計軟體等領域均有政策鬆動跡象,但雙方科技戰的結構性矛盾仍未解決。美國商務部長盧克尼克(Howard Lutnick)強調,讓中國企業繼續使用美國技術,有助於維持美國科技生態系的主導地位,即使最先進產品仍有限制。
因此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這場「抽成換出口許可」的交易,有可能成為美中科技角力下的新常態。
延伸閱讀:川普宣布100%半導體關稅,排除條件是「在美設廠」!台積電可望豁免
黃仁勳突圍了!美國解禁H20晶片出口中國,輝達推「RTX PRO」新顯卡攻中國市場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