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家新創聚首!2025亞灣新創大南方8/22開幕:展會有何亮點?誰是下一個「護國神山」?
300家新創聚首!2025亞灣新創大南方8/22開幕:展會有何亮點?誰是下一個「護國神山」?

南台灣年度創新創業盛典:第五屆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今(22)日上午於高雄展覽館盛大揭幕,聚集9國、300家新創團隊、數十位國際與產業界領袖。

經濟部長郭智輝、高雄市長陳其邁、AIT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及《數位時代》榮譽發行人何飛鵬等重量級貴賓,皆親臨南台灣最具規模的新創展會,呼應今年展會主軸「打造最能代表高雄產業創新與科技未來的創新創業嘉年華」,並強調半導體、AI 與淨零永續等領域是驅動南台灣產業升級的核心動能。

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盛大開幕
第五屆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盛大開幕,眾多中央與地方政府到場支持,前排由左至右分別是:《數位時代》執行長陳素蘭、文化內容策進院副院長張文櫻、高雄市青年局局長林楷軒、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詹方冠、AIT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經濟部長郭智輝、高雄市長陳其邁、《數位時代》發行人何飛鵬、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李冠志、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劉威亷、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高雄市議員邱俊憲、《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
圖/ 創業小聚

從「護國神山」到潛力新秀:產官學齊聚高雄,點燃南方創新引擎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全球創新能量正加速向南方匯聚,而高雄正站在這股浪潮的最前端。本屆大會的主軸「半導體、AI、永續」並非遙遠的未來,而是高雄的「現在進行式」。從台積電2奈米廠,到輝達(NVIDIA)、思科(Cisco)等國際大廠相繼進駐,一條完整的科技廊帶正在南台灣逐步成形。

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盛大開幕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過去五年新創與大企業相輔相成,構築完整創新生態系,吸引輝達、鴻海等指標企業進駐,高雄正從在地出發,邁向無限可能。
圖/ 創業小聚

陳其邁強調,這些指標企業的落腳,不僅推動南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重要聚落,更讓許多北漂青年得以回到家鄉貢獻心力。最後,他承諾市府將持續成為產業與新創團隊最堅強的後盾,並期待大家以高雄為基點,為南台灣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創新活水。

在地方積極布局的同時,中央也點出產業轉型的方向。經濟部長郭智輝致詞時,首先肯定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已是南台灣指標性的新創盛會,並強調經濟部從第一屆開始就全力支持,一路陪伴南部新創成長。

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盛大開幕
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強調,經濟部將持續透過資金、輔導與國際鏈結三大面向,全力支持台灣新創邁向國際。
圖/ 創業小聚

郭智輝以「亞灣新創園」為例,說明園區至今已引進13家國際級加速器,促成超過27億元的投資與商機。同時,為協助在地產業轉型,經濟部更串聯15個研發法人,將先進的AI技術導入傳統產線,協助在地中小企業,加速智慧製造的升級與產品開發。

國際夥伴同樣看好這股南方能量。AIT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Neil Gibson)表示,美國高度重視南台灣的發展潛力,並看到大廠近年相繼擴大投資。他強調,AIT 將持續深化美台新創交流,並期待南台灣的創新實力與國際連結更緊密。

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盛大開幕
AIT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Neil Gibson)一上台即以台語開場,強調南台灣正迎來關鍵時刻,隨著台積電與輝達落腳高雄,這裡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圖/ 創業小聚

《數位時代》榮譽發行人何飛鵬致詞時則指出,高雄同時展現兩種最美的科技風景:一是台積電、輝達(NVIDIA)等已登上世界舞台的「護國神山」,二是現場300家充滿潛力的新創團隊。

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盛大開幕
《數位時代》榮譽發行人何飛鵬表示,隨著台積電與輝達落腳高雄,這五年間高雄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轉變;今年齊聚的300家新創團隊,更進一步展現共創未來的強大企圖。
圖/ 創業小聚

他強調,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的核心使命,就是創造大企業與新創之間的碰撞:前者擁有資源與市場,後者帶來技術與創意,唯有互補合作,才能激盪出新的可能。「今天的一個微小合作,都可能成為改變南台灣產業樣貌的巨大能量。」他期許展會不僅是交流平台,更能為台灣創新生態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半導體 × AI × 永續,激盪南方科技想像力

邁入第五屆的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今年主打「半導體 × AI × 永續」三大關鍵命題,並以高雄為起點,鋪展一張連結全球新創與在地產業的共創藍圖。過去四屆展會累積吸引超過5萬人次參與、促成逾250場商務媒合,已成為南台灣創新創業的核心平台。

8月22日登場的「亞灣AI半導體經濟論壇」,由前台積電研發長楊光磊開場,深入剖析先進製程與AI應用交會的產業機會;韓國AI晶片新創DEEPX發表低功耗方案;中華電信、新漢智能、GoEdge.ai分享製造業AI落地實例,矽谷創投則從策略與人才角度提出全球視野下的競爭建議,完整勾勒南台灣產業升級的技術藍圖。

第五屆Meet 亞灣新創大南方
第五屆Meet 亞灣新創大南方在高雄登場,今年以「半導體、AI、永續」為核心,鏈結全球新創與在地產業,激盪南台灣的創新能量。
圖/ 創業小聚

隔(23)日接棒的兩場重點論壇,則展現出從生活到新金融領域的多元創新能量。延續歷年受歡迎的主題,「大南方餐飲創業沙龍」聚焦鐵粉經濟,邀請迷客夏、Ocard、馬修嚴選、享溫馨等品牌操盤手,分享餐飲業在缺工時代如何以會員經營、品牌體驗與數據洞察打造長期競爭力。

同日登場的「大南方投資未來式Web3+特別場」,則由 PwC、中國信託、房地產科技協會及刑事局等機構,從加密貨幣策略、房產投資規模化到綠色金融與防詐指南,為參與者建構兼具安全與國際視野的未來金融知識體系。

國際鏈結再升級,300家新創點燃創新引擎

今年展區規劃同樣聚焦於前沿技術與跨域應用,依產業議題劃分為AI與半導體應用、AR/VR與數位內容、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電動車與綠色能源管理、智慧城市與物聯網、Web3與新金融等專區。

各展區不僅展示技術與產品,更強調現場互動與情境體驗,例如智慧製造專區將首度展示AI自動化生產線模擬,數位內容專區則融入沉浸式體驗裝置,讓觀眾能直觀感受創新技術的應用潛力。其中,榮獲2025 CES創新獎的韓國新創IPIN Labs以室內定位技術切入智慧物流與製造場域,泰國CHOSEN Digital深化電動車能源轉型合作,英國CUBEWORKS,則將智慧共享空間與無人咖啡師落地高雄,展現國際新創與在地產業攜手合作的實質成效。

除了硬科技與產業鏈,今年展會首度與高雄地方創生品牌「米濃聚落」聯名,打造大型生活風格市集,將手作工藝、特色飲食與在地文化引入科技展會,讓科技人與文創者進行跨域對話,為南台灣的創新底蘊注入更多人文溫度與創業想像。

第五屆Meet 亞灣新創大南方
2025 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吸引300家新創團隊展示創新技術,其中包含美國、日本、泰國等9個地區、超過30家國際新創團隊前進高雄。
圖/ 創業小聚

因應高雄科技廊帶的快速成形與人才需求,今年展會首度與1111人力銀行合作設立「科技人才交流專區」,邀請日月光、亞馬遜全球開店、台船、長華科技等企業現場徵才,並舉辦「未來職涯講座」,由產官學專家剖析AI時代的人才策略、產業趨勢與職涯發展,讓創新動能與人才資源在高雄實現雙向落地。

從產業升級、國際合作、人才鏈結到文化整合,在8月22、23兩天的Meet亞灣新創大南方中,將有10場舞台節目、300家新創團隊在2天內輪番上陣,帶來精彩豐富的內容、解決方案與創新點子,預計吸引數萬人次參與,為南台灣創新場景注入強勁動能,也為城市與產業鏈結全球市場奠定更深厚的基礎。

延伸閱讀:今年最強卡王來了!「中信uniopen聯名卡」強勢誕生,解析羅智先背後3大盤算

觀展資訊

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
日期:2025年8月22日(五)到2025年8月23日(六)
時間:上午09:30到下午5:00
地點:高雄展覽館北館(地圖)
報名方式:免費觀展

本文授權轉載自:Meet創業小聚

關鍵字: #新創公司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