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2025年7月,台灣信用卡簽帳金額達6,53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月增率逾65%,年增率逾64%。
重點二:刷卡金額暴增主因為綜合所得稅申報遞延至7月入帳,稅款達2,185億元,占比逾三成。
重點三:暑期旅遊與海外消費需求強勁,帶動7月海外簽帳金額達638億元,刷新單月紀錄。
信用卡市場再掀高峰!根據金管會公布數據,統計台灣32家發卡機構,2025年7月台灣信用卡簽帳金額首度突破6,500億元,達6,533億元,刷新歷史單月新高;相較6月月增2,596億元,增幅達65.94%。而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成長2,565億元,年增率高達64.64%。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此一驚人漲幅,主要受惠於綜合所得稅申報遞延至7月入帳,以及暑期旅遊消費旺季的雙重推力。此外,銀行局也透露,今年度繳稅刷卡金額高達2,185億元,較去年6月的2,099億元,高出86億元,成長約4%。
據《卡優新聞》指出,海外刷卡是表現亮眼的另一因素,7月海外簽帳金額高達638億元,改寫歷年單月新高紀錄,顯示暑期旅遊與跨境消費需求大幅升高。
金管會預估,若此成長趨勢持續,全年信用卡簽帳金額有望突破去年的4.68兆元,再創新里程碑。
若觀察個別銀行表現,中國信託單月刷卡金額近1,260億元。據《經濟日報》指出,該金額不僅創下台灣信用卡史上單月最高紀錄,更一舉奪下「刷卡王」寶座,中信累計1至7月消費金額達5,131億元,穩居市場領頭羊。
玉山銀行、國泰世華銀行亦分別繳出1,212億元及1,017億元的單月成績,摘下亞軍與季軍。三家銀行首次同時突破千億元大關,形成罕見的「千億俱樂部」現象。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7月底,信用卡總流通卡數達5,995萬張,有效卡數3,986萬張,分別月增0.13%及0.61%。循環信用餘額約1,145億元,未到期分期付款餘額2,411億元,逾期帳款比率維持在0.23%,顯示信用卡市場在消費旺季下仍保持穩健。
展望下半年,隨著連假、百貨周年慶及電商雙11等消費檔期接力登場,第三季刷卡金額可望維持高檔,全年市場規模再創高峰已成業界共識。
資料來源:金管會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