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這麼多年,發現大多數人其實不太有未雨綢繆以及居安思危的準備,尤其當他們順風順水的時候。
這幾年電商市場改變非常巨大,也造就了許多短線奇蹟,紅利英雄。但往往前段時間能讓你賺得盆滿缽滿的方法,過段時間就呈現斷崖式的下跌。
臉書廣告有紅利時,很少有人去想如果紅利不見怎麼辦?該怎麼提早準備。團購與直播紅利時,賣什麼粉絲都買單,滿屏的+1,覺得靠這個就能吃一輩子。短影音紅利時,一支有點梗剪輯又不太差的影片,可能隨便就能取得10萬+的瀏覽,破百萬瀏覽更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蝦皮紅利時,靠著低價低毛利平推市場,那時社群上感覺誰都是營收破千萬破億的大賣家。
卻沒想到,臉書說變臉就變臉,投放廣告的業主每年呈倍數成長,廣告獲客成本越來越貴。粉絲經濟紅利時,只想著賺錢賣貨,一味的割韭菜,沒留下太多的鐵粉,然後迎來臉書對社團與直播限流降觸及。短影音就不用說了,都還沒想到變現模式,紅利就沒了。
原因其實也不複雜,因為決定你生意的命脈,一直都掌握在別人的手上,平台演算法只要稍微一調整,對你可能就是種毀滅式的打擊。
打好基礎:別把生意建立在流沙上
我舉個例子,家裡附近有一條台北知名的美食街,是許多老饕的最愛,但有許多經營了幾十年的店家,靠的是不開發票以及占用騎樓,幾乎沒有內用的座位,不跟外送平台合作也常排出長長的人龍。後來搬來了一個檢舉魔人,一天打幾十通電話檢舉,警察幾乎每隔半小時就來開單,店家不能再占用騎樓作生意了,沒有內用座位的店家生意一落千丈。
你生意的根,如果是扎在違規違法上,不管現在生意做多大,都屬於朝不保夕的高風險產業。
如果在臉書廣告紅利時期,透過短線操作賺進了第一桶金,然後開始調整品牌調性與商品毛利結構,粉絲經濟紅利期間,認真的經營內容,加深與紛絲的互動,同時開拓更多元的渠道加強自己的破圈與曝光。
這樣頂多就是存活機率更高一些,但都不見得能撐過時不時就天翻地覆大變動的現在,更何況只想用一種方法就吃一輩子呢?
經營企業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現在,我們一起加油,互勉之。
延伸閱讀:「你想賣糖水,還是改變世界?」從一筆和Google的交易,看蘋果為何正在失去創新
吃過日高屋嗎?靠一碗86元拉麵登頂「CP值之王」:5坪小店面,如何變身450家中華食堂霸主?
